APP下载

农村孝道的“敬”与“养”
——基于传统儒家的视角

2020-01-16赵志浩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孝敬老人子女道德

赵志浩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哲学与宗教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02)

一、孝道的“敬”“养”层次

现在农村年轻人大多在城里打工,老年人留在家中。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并非说子女不能“远游”,只要“有方”(告知出游方位)即可。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和通话工具的普遍使用,更是打破了“远游”带来的诸多不便。为了多挣些钱和节省交通费用,只有到了重大节日,儿女们才会返归故里,平日里只是寄给父母一些钱物。

满足父母衣食住行之需,是否做到了“孝”呢?《论语》记载子游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仅仅“能养”,满足父母生活日用,并非真正践行了孝道,因为那与养一只动物无别。因此,“徒养口体不足为孝。”[1]26缺乏敬重之心和敬爱之情,像例行公事一样让父母吃好穿好,只能算是低层次的“孝”。

“孝”有不同层级。《大戴礼记》引曾子言:“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2]368曾子还指出:“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2]201对父母不但要“乐其耳目”,还有“乐其心”,才算是“大孝”,仅仅“养”父母之身,不算是大孝和至孝。毕竟“小人皆能养其亲”[2]409。

“孝养”是孝父母之身,“孝敬”是孝父母之心。有些人虽然给父母不少财物,父母依然感受不到儿女的孝心,原因就在于其“孝”仅限于“养”,而没有做到“敬”。子夏曾向孔子请教何为孝?孔子回答:“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说明,对父母的孝不应停留于外在的形式,还要有发自内心的敬重和敬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父母感恩之情。

“孝”是存乎心、发乎情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如果只是装作很爱父母,或者做一些表面和形象工作,则远离了孝道。梁漱溟认为孝悌之根本是“一个柔和的心理,亦即生命深处之优美文雅”,“是生命里面灵活的、自然的一个心情”,“自然活泼有兴趣”[3]106-107,对父母和颜悦色、恭恭敬敬,倾听父母的心声,尊重父母的意见,完全是出自内心的活泼灵动,而不是社会教条。

二、贯彻孝道应加强制度规范

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人与其他动物并未真正区别开来。为了让子女认识到父亲也是亲人,需要强调“父子有亲”,孝道文化由此而来。很显然,注重“孝”与“孝道”是人类告别动物世界、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

从汉代开始,朝廷提倡“以孝治天下”,皇帝带头弘扬孝道文化,并对践行孝道者进行褒奖和赐爵,“孝”成为选拔官员的基本标准。汉武帝时,《孝经》成了国家教材,各类学校、官员和平民百姓,都要接受孝的教育。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孝道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道文化曾一直占据着传统中国主流文化的位置。到了近代,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固有伦理秩序被打破,原本由亲情维系的家庭关系转变为法律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只负有法律责任,亲情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但出台法律规定不代表一定就会被执行和贯彻。用强制性的法律处理家庭关系,必然会加剧家庭成员之间的“陌生感”,家庭矛盾、家庭纠纷、家庭悲剧等,在家庭关系模式转变过程中变得频繁。

同时,用权利、义务范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导致不少子女对父母的孝至多维持在“养”的层面,即“孝养”而不是“孝敬”老人。在一些农村地区,对父母甚至连“养”的程度都无法达到,更有甚者,还出现抛弃、虐待父母的行为。那么,如何引导民众“孝敬”而不只是“孝养”老人呢?

在农村,很多子女不懂得如何做才算是真正的“孝”,这与当事者对“孝”的理解层次有关。让子女认识到不仅要“孝养”父母,还要“孝敬”父母,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孝亲”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还应扩展到整个社会。那么,由谁来开展以敬重、尊敬父母为基础的“孝亲”教育呢?无疑,政府应积极号召开展孝亲教育,并倡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比如,可以邀请宣讲孝道文化的志愿者深入农村,宣传孝敬父母的道理和故事,还可以采用有关孝敬父母的戏曲、电影、文艺演出、绘画展出等方式,感染感化农村子女。同时,为了确保孝敬老人落到实处,也应有制度层面的保障,即在维护老人权益和尊严方面作出制度层面的规定。毕竟,家庭孝道不仅是血缘亲情问题,还是重要的政治和制度问题。

在古代社会,政府在确保孝道落实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在唐代,规定79~88岁的老人必须要有一人服侍,89~99岁的老人要有两人服侍,99岁以上的老人要有五人服侍。服侍人选从子孙、亲戚或邻居中选取。开元年间,政府规定,侍奉百岁以上、九十岁以上和八十岁以上老人的,分别给予上州刺史、中州刺史和上州司马的头衔。毫无疑问,唐代的这些规定对宣扬和落实孝道文化大有裨益。

在今天,为了让子女们更好地孝敬父母,也应有具体的制度规定,让孝敬父母的子女获得相应的奖励,形成激励机制,孝道文化才能够在广大农村重新落地生根。

三、落实孝道应强化政治引导

传统政治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现代社会把道德从政治中剥离出来,政府负责社会管理而不负责道德教化。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一些社会组织承担了道德教育的任务,如开展宣扬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讲坛、讲座、课程等,提醒儿女们践行孝道,有些甚至把家庭关系与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个人幸福等关联起来,这些形式多样的孝道教育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道德教化虽然有深远意义,但真正发挥作用需要较长时间,而且,道德教化的效果不像其他指标那样容易量化和测量,对于那些希望很快作出政绩的官员来说,德治并不作为首要的选择。孔子认为:“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以德治国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够发挥作用,可见其时效性较差。同时,以德治国内在地要求政府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这无疑都增加了德政的难度。传统儒家认为,以德治国首先要求为政者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为政者首先要修身养德,然后才能作为道德模范影响整个社会,“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在现代社会,政府不再负有道德教化的责任,多数民众自然也就无法直接获得有关“孝道”方面的认知指引,对待老人只要做到能“养”,便心安理得。按照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能够“孝养”老人也算尽到了义务,“孝敬”老人的美德不复存在。那么,当今社会怎样才能保证对老人的孝敬呢?应该注意到,道德行为虽发自内心,但道德法则的贯彻和落实,还需要外在的引导和规范,甚至还需要外在的强制。如果说法律属于外在强制,道德则起始于内在强制,即自我约束。“自我”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与他者对比和互动中形成的,周围的环境形塑了“自我”。

因此,“自我”的道德律令源自周围环境的塑造。按照这种思路,如果创造一种环境条件,使“自我”朝着道德的方向发展,“自我”便是道德的。反之,则有可能是不道德的。这表明,周围的环境在确保道德落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为了确保孝道文化落到实处,就需要培植孝敬老人的土壤和氛围,使子女们得到不断的熏染和熏陶。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培植农村孝敬老人的沃土呢?我们认为,应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比如,选派党员干部到贯彻孝道文化较好的地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经验、党员干部带头孝敬父母并做好孝敬老人的宣传、树立孝敬老人的道德模范等,还可以引入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孝道文化宣传,鼓励、奖励那些孝敬老人的儿女,给予到了一定年龄的老人一定的资金补助和“养老津贴”等。

四、践行孝道应发挥党组织的示范作用

传统社会实行家庭养老,家庭也是生产单位,生产与生活是统一的,甚至是合一的。家长是家庭生产生活的负责人,子女对家庭老人承担无限责任。进入现代社会,生产从家庭中脱离出来,企业或生产单位承担生产的任务,个人对企业或单位领导负责。由于受惯性风俗习俗的影响,多数子女尚能够尊敬老人,并承担孝养老人的义务,但老人失去了传统社会那样的权威和权力,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处境。

年轻人有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多数情况下只能放弃家庭方面的部分责任,对老人缺乏孝敬态度在所难免。可以说,仅仅责备子女于事无补,甚至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和冲突。那么,如何让传统的孝道文化发扬光大、保证家庭老人在精神层面获得关心和尊重呢?

引导村民从“孝养”老人走向“孝敬”老人,基层党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组织力量和组织能力是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因此,应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长辈,同时还要有为村民们做事、开展精神文建设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不然,遇到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便有可能心灰意冷。

当前,不少基层党员干部自身的德行就成问题,当然也就无法感化他人,更不能起到模范引领的作用,而有些孝敬老人的党员干部,却没有引导村民践行孝道、孝敬老人的自觉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宗教组织便趁机占领了“精神领导权”的空缺。比如,一些基督徒出于信仰或善心,非常关心农村的老弱病残群体,生活起居上给予照料,心灵上给予安慰,基督教组织便成了边缘老人的精神依赖和情感依靠。不少养老院也只是满足老人生活起居上的需求,至于精神情感则没有被特别地关注,老人们只能从别处寻求精神安慰。

一个健全的政权一方面要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有效管理人们的心灵世界,让人们普遍感受到温暖与爱。孟子认为,政府不但要满足民众吃、穿、住、用等方面的诉求,即让民众拥有所谓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等,还要兴办学校教育,“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样才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

让老人感受到温暖和被尊重,虽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引导,这是德政的基本要求。德政一方面要求为政者具备较高的德行,另一方面要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和教化民众,以确保整个社会的幸福与和谐,这便是孔子所谓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如此才能够长治久安。只是让民众吃饱穿暖,并不能确保整个社会的和谐幸福,让每一个人“安”(让每个社会成员安康、安心、安宁、安然等),才能够大治和善治天下。只是让民众生活富足,而忽略或忽视他们心灵上的需求,并不能“安百姓”和“安天下”,天下的安稳与安定就成问题。

五、小结

在广大农村,与对老人的生活照顾和照料等物质养老相比,对老人的精神赡养相对缺乏,这与子女们对孝道的理解偏差有关,也与政府职能的缺位有关。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提高幸福指数,成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乡村振兴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目前情况下,应从制度、政策、教育等层面入手,培植农村孝敬而不只是孝养老人的氛围和土壤,逐步引导子女从内心生出对父母的尊重、尊敬和感恩之情,让孝道文化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从而满足老人们精神、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猜你喜欢

孝敬老人子女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我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