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职教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2020-01-16马成东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法课程

马成东 张 丽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教学信息化已进入智能化阶段,智慧职教技术支撑日臻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专家称为中国模式。然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同样存在着痛点,特别是课堂教学不适应现代智慧职教理念,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产生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人才发展动力不足、社会声誉低等问题。

一、课堂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组织形式及其不足

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桌椅、固定的黑板和固定的投影,这是班级授课的标配,高等职业教育有50%以上的教学任务是在这样的教室中通过课堂教学完成。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办学效益、扩大学校的影响力,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招生人数,同时教学资源又相对不足。为了解决教学资源与办学规模的差距,相对较大的班容量和班级授课这种形式成为最优选择。这种职业教育形式延续了工业化生产的范式,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保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设置结构及其不足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训练课,这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标配。课程设置结构的逻辑起点是知识的完整性,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所有课程都以提高学生素质为设置的理由,公共课越设越多,用课程解决社会的热点问题。体育课、思政课、心理课、创业课、就业指导课、军事理论课等都有相应文件,必须保证开课门数、课时。外语、高数(部分专业)、法律基础、传统文化等必不可少。专业基础课不开专业课无法上,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在5门课以上。板块之间、课程之间相对独立、互不沟通,各自强调课程的重要性。

(三)课程内容及其不足

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教师根据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名称选择教材,教材大多数都是章、节结构,每一节又以概念、定义、原理、问题、案例等组成。授课教师按照课程章节制定授课进度计划,认真完成授课内容。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强,知识体系完整,然而知识更新慢,与专业缺乏直接联系。内容缺乏鲜活性和生动性,学生很难产生兴趣并予以关注,感觉都是无用的内容,只是为了考试不得不学。

(四)教学方法没有变化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按照PPT编排好的提纲,从上课讲到下课。按照复习、新课引入、概念、原理、案例、小结、作业顺序完成教学全过程,中间或许增加一些提问、小测、讨论、看书等环节。单调而枯燥的讲座式教学,并不合适高等教育,学生精神状态和学习习惯很难在课堂中得到丝毫改变。

二、课堂改革的有益尝试

(一)课堂组织形式的改革

通过软硬件的建设,营造真实的情境或适合讨论的环境,彻底改变教室的形态。将固定桌椅改为活动桌椅、营造企业氛围、实训室设置教学分区,建设智慧教室和“理实一体化教室”。经过实践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获得职业教育界的普遍认同,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和明显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1]。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

课程设置由课程类别设置改为模块设置,重点对专业课程进行结构化重构,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课程模块。模块化项目课程重构和将项目(任务)颗粒化是创新课程体系的关键。模块化项目课是根据项目(任务)实际情况,细分为相对独立的颗粒化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这种设置化繁为简,有利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保证专业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前沿性。由实践专家和资深教师针对专业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构建中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复合、从初级到高级螺旋上升的原则,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项目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二级或三级分析、拆解,将任务颗粒化,确定工作程序、工具、方法、内容在特定情境下的描述。从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到学习领域课程的转化,从学习课程确定到学习任务的设计,都是在相对稳定和绝对变化中前行[2]。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百花齐放、应接不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法,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智慧教室、翻转课堂、云班课、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需要改变也需要坚守,网络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程、私播课、微课等教学资源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更多挑战。

三、深度推进课堂改革的路径与对策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坚持内涵发展,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课堂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克服课堂教学面向中段位学生的弊端,如何解决好“学”的问题,需要彻底的课堂革命。

(一)重新认识课堂教学意义

课堂在人才培养中有其存在的价值,课堂教学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形成相互影响的学习生态,产生相互约束的管理氛围。而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革命性变革,而不是取消课堂。“课堂革命”应注重微观、多样态的课堂教学层面。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学生日益增长的对高效课堂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课堂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具体体现在: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的不平衡;个体需求和统一供给的不平衡;知识和技能的供给与学生的基础不平衡等。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课堂革命”一定不能只发生在课堂形态的变化上,伴随形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在智慧职教背景下,“课堂革命”一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参与,离不开互联网思维的生长[3]。

(二)学习空间创新重构

对学习空间的重构,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提出了他的观点。首先,学习空间要突出以人为本和个性化设计。比如桌椅板凳、学习工具,甚至每一个教材教具,都应该思考以人为本和个性化设计问题。其次,要符合人体工效学和认知工效学的原理。办公设备要简单、舒适、美观、实用,文化氛围有启发性、感染性,突出专业性。再次,不同的学习空间应该具有不同的功能,应该满足不同的学习或教学需求。有一些学习空间是满足群体活动的,有一些是个体活动的;有一些适合动的,有一些适合静的。然后,要打破物理学习空间、数字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的边界,帮助学习者便捷地穿梭于不同类型的学习空间。最后,拓展学习空间,增加移动终端使用的便捷性,让学生对移动终端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有感”。要把物理空间、数字空间和虚拟空间打通,让教室成为一个学生喜欢待的地方、一个可爱的地方。

(三)课程内容创新重组

职业教育要彻底改变学科化课程体系和课程逻辑结构,按照“整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思路对课程内容创新重组。结构化课程体系从行业企业需求出发,以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导,以教学与课程改革为基础,突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特点;从职业岗位出发,把知识和能力目标拆解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沿着课程、项目、任务这样的拆分逻辑,形成结构化课程。课程由多个工作任务、技能训练项目等组合形成,包括逻辑合理、内容完备、周期完整的标准化课程以及能够满足不同需要、教师或学生自行搭建的个性化课程。课程根据任务拆分为若干片段,每个片段都相对独立,用于解决一个问题,每个片段的文稿和视频等资源形成颗粒化,这样的颗粒资源常常体现为微课。微课是课程内容改革的最小单元,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四)师生地位重新确认

一切教育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有时是主导,有时是引导,有时是倡导,有时是编导,要根据阶段、内容、对象作相应调整。作为教师需要主动适应新的变化,切换思维,“以变应变”,但是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教育规律、学习规律、认识规律,不变的是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我们必须遵循学生人性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知识发展的逻辑规律,这些不变的部分需要坚守,这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基础。改变的是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学工具、现代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方式,我们应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适应自身教学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达到教学最佳状态。

(五)多元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建立

美国教育专家戴安娜·拉维奇说:“在教育中没有捷径,没有乌托邦,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终极武器,没有神话也没有童话。”用智慧职教理念,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得到成长。首先,是构建多元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资源本身就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等优秀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资源提供给学生,同时也要制作部分课程资源包括课件、微视频、习题等。提供的学习资源要有吸引力,同时也需要有相对多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基础学生使用,从技术层面实现因材施教。“互联网+教育”或“教育+互联网”,加的都是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是本,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用时间用精神精细打磨。其次,是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评价主体多元性,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充分利用云班课、学习通、钉钉等App学习工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些App效仿游戏设计理念,对所有学习成效都以经验值等奖励方式显现,学生会及时看到自己的经验值,形成及时反馈、时时激励。最后,是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元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有多元的教学方法供教师选择,适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其二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情境设置的多元化,学生讨论的多元化,信息反馈的多元化,学习进程的多元化,学习任务的多元化,知识提供途径的多元化等。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一场革命,在逐步解决痛点中重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纠偏。纠偏不是理论层面的纠偏,不是坐而论道的纠偏,而是在行动中不断校正方向,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智慧职教促进教学改革成果多维转化,全面提升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方法课程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多元化——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则」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