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实践类课程改革研究
2020-01-16王志辉
王志辉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物流与电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其中本科教育则在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之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和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通用的理论知识、掌握专业的技术技能和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转变。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时俱进,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融入教学体系当中,对原有的实践类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另外,绝大多数本科生希望开设更多实践类课程,以提升就业资本。但因实践类课程涉及经费、场地、指导教师等一系列问题,[1]应用型本科不愿意或无力应对,使得实践类课程难以得到有效供给。
“互联网+”为应用型本科开设实践类课程提出了机遇与挑战。慕课、微课、创客课程、翻转课堂、智慧教学以及深度学习等新兴教学理念与技术,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广大高校教师在惊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如何重塑实践教学、拓展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本文以实践类课程集合为研究对象,从逻辑上回答以下问题:实践类课程为何要进行改革?实践类课程设计的要求是什么?“互联网+”背景下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哪些?相应的改革措施又有哪些?科学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丰富教育信息化相关理论,对应用型本科制定培养计划、开展实践类课程改革都具有参考价值。
二、应用型本科实践类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人才需求
在宏观层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难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要引入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要素以提高技术生产率,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在微观层面,生产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主体提出了新要求。现代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都提出了高要求,一方面强调综合素质和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强调针对特定行业的管理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拿来即用”的用人观普遍存在。由此可知,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的用人倾向,均对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要求,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技术型与工程型人才。
2.人才供给
应用型本科承担着培养高端技术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应用实践类课程则是其中重要的实施手段。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应用型本科主要面临着三方面的困境。一是受课程总量与课时量的限制。由于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固定要求,专业核心课和实践类课程的数量和课时量被压缩,较少的课时量难以有效支撑实践类课程所需的技术训练。二是受应用型本科师资力量的限制。实践类课程对师资力量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任课教师紧跟相关技术发展动态,保持知识体系与相关企业岗位需求同步,并能够解决领域内的技术问题。三是受经费与场地的限制。实践类课程通常需要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所,校外实践则需要一定的社会关系资源和后勤保障支持。由此可知,应用型本科在人才供给方面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需要探寻具有可行性的方法与策略,以有效提高应用型本科技术型人才供给质量。
综上,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有效供给。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对实践类课程进行改革,拓展教育教学资源,以提升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应用型本科实践类课程设计的要求
课程通常被认为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如何教。[2]实践类课程基于系统的理论与知识,依托特定的现实与技术环境,产生相应的物质结果或精神结果。伴随着互联网时代与智能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虚拟现实、商务智能等技术为实践类课程重构提供了发展契机,需要应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对应用型本科实践类课程进行设计。
1.实践类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需要同应用型本科办学特色与专业培养计划保持一致,具有契合时代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实践类课程的整体目标需要突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以结果或作品为导向,注重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知识目标应突出实践类课程所需的系统理论与知识,明确课程特色,以有用性作为重要的评判依据。其一方面要反映技术层面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迁移性与通用性。要强调获取跨时域知识,既要对在校学习阶段有用,又要对就业创业阶段有用。能力目标应突出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3]批判性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对结果提出质疑的能力,破除唯一答案的惯性思维,提倡同一问题跨领域求解。沟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传统社交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理解、传递和表达技术问题的能力。协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共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素质目标应突出实践类课程所形成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强调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
2.实践类课程内容设计
实践类课程内容应紧紧围绕特定行业、职业资格和工作岗位等多方面要求进行设计,既重视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又注重提升专业技术知识。一方面要提升知识的通用性,另一方面要提升知识的专业性。在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方面,要及时跟进行业、岗位、技术变化,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引入相关交叉学科知识。依据实践类课程在专业培养中所承担的作用,实践类课程可分为基础类、拓展类、创新类。其中,基础类实践课程由于知识点相对分散,且知识点之间具有较强的逻辑关联性,可采用模块化的内容设计。以功能为导向设计的知识模块,注重同一功能的多方法实现。拓展类实践课程除具备基础类课程的特征,更加强调专业性和前沿性,可采用任务驱动的内容设计,所选取的任务贯穿该类课程,采用设计迭代思维不断完善任务,最终形成课程结果。创新类实践课程强调高阶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采用以学习制品为导向的内容设计。该类课程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可采用问题定义、方案设计、迭代修订等方式,使用改进的设计思维。
3.实践类课程评价设计
实践类课程评价可采用师生共评、多元评价、教学相长的评价机制。在评价主体方面,除了教师起到关键作用,还要积极引入学生、同行(专业教师、企业人员)进行评价。一是要设计自主考核机制,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对照,促使学生进行周期性的系统反思;二是要设计学生之间的互评机制,采用小组互评方式,展示实践作品,提高学习主动性;三是要邀请同一门课教师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员参与到评价环节,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同时获取相关改进建议。在评价内容标准方面,需要参照培养计划、课程大纲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要求等,兼顾评价的标准化和柔性化。一是以学习产出为导向,注重学生提交的实践作品或数据结果;二是以巩固理论基础为导向,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术操作的理解与应用;三是以能力与素质并重为导向,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评价方式方面,除了采取传统的闭卷考核形式,还可采取实践操作、机器模拟和学科竞赛等方式进行,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场竞争意识。
四、“互联网+”与应用型本科实践类课程模式分析
互联网为广大学习者带来了优质的课程资源,使学习者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要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步伐,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开放共享的精神推动教育信息化变革,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断探索新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手段。
1.“慕课+线下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课程是私有的、非公开的,仅限于本校学生使用。学生所学知识也受到教师资源和开设课程的限制。慕课代表着互联网的共享精神,打破了高校边界和资源限制,促进了教育资源在学习者之间的充分流动。国外的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大平台,以及国内的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和爱课程三大平台,所提供的课程几乎涵盖了综合型大学的所有学科。慕课平台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且还提供一定的交互功能,对学生的观看时长、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和课程得分进行统计计算。
应用型本科要利用慕课平台所提供的技术和资源,拓展实践类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为在校生储备就业资本。“慕课+线下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遵循实践类课程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由任课教师推荐慕课资源,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在学期伊始,任课教师首先需要从国内外慕课平台中选择课程资源。对慕课资源的选择,主要依据与开设课程的相关程度、知识体系的互补性以及较高的平台排名。其次,任课教师要对所推荐的慕课资源有充分的学习和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延伸理论知识,设计一系列的讨论问题和实践任务。再次,在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强调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次序翻转。在课余时间,学生按照慕课平台的进度安排开展学习,掌握知识要点,记录下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疑问。在实践课堂上,任课教师扮演着“设计师”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讨论问题和实践训练,逐步加大实践任务和技能训练的难度,并对学生学习情况与实践任务进行综合点评。
相应的评价考核要结合慕课学习与线下学习两个方面。在对学生的慕课学习考核方面,任课教师要注重过程管理和善用聚类思维,提高慕课学习成绩在总评中的比重。通过慕课平台实时监测学生的上课率、课后习题正确率以及在线讨论的互动程度。通过慕课平台所提供的评分和数据分析系统,将学生划分为积极学习、一般学习和懒惰学习,据此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加减分制度。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考核方面,注重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思考深度、小组内的互动程度以及应用技术的熟练程度。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采取传统闭卷考试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的检验。
2.“微课+线下教学”的建构式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尤其对于实践类课程而言,技术技能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现有课堂的技术环境难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微课基于泛在学习与移动学习的理念,主要通过短视频,用于讲解某一知识点或实现某项技术操作,可起到对传统教学有效补充的重要作用。国外的可汗学院、TEDEd以及国内的微课网等平台,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将微视频应用于教学的资源支持。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微视频,需要具备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等支持资源。
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实践类课程可利用微课,分析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解析重要的技术难点和实验步骤,提升课堂效率、学习效率以及资源利用率。“微课+线下教学”的建构式教学模式,要求任课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实践技能的基础上,系统设计、组织、录制微视频,并穿插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弥补教学资源劣势与课程时间限制。任课教师需要将微视频、实践课程体系以及建构主义思想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将重要知识单元和操作技巧制作成微视频,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现出建构主义理念。借助微视频,学生可对知识内化与再造,进行概念反思、反复实践锻炼以提升技术素养与操作技能。在微视频与线下教学的交互作用下,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教学互动,对知识要点进行二次提炼,对操作技能进行提升。
基于建构主义理念,该模式要求任课教师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具有学生观,教师要善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网络调研平台,设计相关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二是要具有知识观,即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作为持续性的体验、认知和建构的过程。该过程可充分反映在微视频的录制上,微视频可从学生的固有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对知识要点与技术难点进行解析,并进一步对知识升华,拓展技术的应用范围。关于微视频的素材来源,可来自企业或示范基地的真实取景,以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也可从学生录制的视频中择优选取,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三是要具有学习观,促使学生通过微视频不断巩固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新旧知识融合与技能的娴熟应用,不断调整学生的固有知识结构。
3.“在线课堂+同步指导”的互动教学模式
传统实践教学受到特定实验场所的限制,要求师生在同一空间范围内。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学生参加校外的企业实训或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事件),在线课堂也就成为可供选择的有效形式。在线课堂是依托网络平台所提供的视频直播功能,将师生聚集到特定的网络空间中,实现教与学共进的教学形式。国内现有较多可供选择的平台,如腾讯课堂和腾讯会议、阿里钉钉和超星学习通等都可提供相应的功能。在线课堂的核心是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知识讲授和远程实践指导,同时对师资力量、课程设计、交流互动、课程监控以及效果评价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可直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实践操作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纠偏,并可直接感知到教学效果。对于在线课堂,存在着监控难、纠错难、效果评价难等诸多问题,这源于教师从面对学生到面对计算机屏幕的场景切换。
对于实践类课程,可利用在线课堂提供的直播、演示、互动以及监测等多种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线课堂+同步指导”的互动教学模式,要求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重构教与学的过程,多种形式展现知识要点和技术操作,加强与学生的网络互动,同步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在该模式下,任课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的惯性思维,除了利用语言与PPT等传统教学手段,还需要充分利用演示板、屏幕共享、留言板、讨论组、在线答题等多种功能。关于在线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任课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连线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和注意力;二是要设计奖励策略,为课堂表现良好和积极互动的学生提供虚拟积分奖励;三是要引入课堂竞争机制,在网络社群中开展提问与抢答,并要求答案尽可能多样化;四是要加强实践类课程的实践指导,通过屏幕共享及时发现学生在应用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相应的评价考核要注重过程管理与实践结果。虽然教师不能直接感知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可在每次课程之后,设置相应的在线讨论题,依据学生的作答情况给出评价。另外,可以利用某些平台提供的在线考试功能,导入试题库,对实践类课程的知识要点进行考核。对于实践结果的考评,可采取演示讲解、作品展示、计算机模拟实验以及提交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
五、“互联网+”与应用型本科实践类课程改革的措施
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应用型本科实践类课程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推动传统课堂教学变革,不断探索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1.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思想变革
充分肯定互联网技术在实践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思想意识上,加强教师对新兴教学理念、方法、技术的认识,通过会议、培训、教研活动、观摩教学、课程竞赛等多种形式驱动教师主动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提高教师对慕课、微课、在线课堂等技术手段的利用程度。在教学理念上,要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动实践类课程朝着教学形式多样性、课程内容前沿性、教学场景现实化的方向发展。在教学模式上,要鼓励教师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践课堂与工作实训”相结合,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将教师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微课资源库建设、在线课堂等级评价、网络社群互动程度等纳入考核范围,制定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实际结果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2.采用新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采用小组讨论、课堂竞赛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在实践课程的设计上,将课程内容重构为工作任务,依据业务流程进行细分,将知识要点与技能训练分配到具体的任务环节中,以此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内化。在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以学习产出为导向,重视实践应用过程,引入工程设计方法到实践类课堂教学之中。采取开放的小组合作形式,采用可视化、汇聚式的交流模式,促使学生深度参与到工作任务之中;采取逆向的翻转课堂形式,采用设计任务、评估任务的汇报模式,驱动学生主动学习;适时引导学生到威客、创客平台接受真实工作任务,参加实践训练。在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中,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综合考评学生的课业作品、实际产出和实践作品等。要善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实践类课程综合表现进行管理,划分评价等级,实施课程的动态管理,因材施教。
3.应用新技术,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全方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建设立体课程资源库。在资源建设平台选择上,除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资源平台,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在校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的力量。在资源建设技术上,引入教育大数据、商务智能、计算机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到实践类课程当中,推动开放课程建设与网络资源建设。在资源建设内容上,建设跨专业与跨学校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聚合同类课程资源。加强校校之间、校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促进资源共享,提高课程资源的覆盖面与利用率。在资源建设保障措施方面,建立信息技术的分享与传播机制,定向推送给实践类课程教师,促进教师自主学习;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灵活引进校外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和器材;支持教师到高层次院校、龙头企业进修和挂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