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质量发展观的机构养老服务供给评价指标构建

2020-01-16王先菊司建平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供给养老高质量

王先菊 司建平 (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机构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中最具专业水平、示范效应、社会影响、需求潜力的内容,为解决困扰政府、社会、家庭的养老服务供需结构性冲突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7年9月,全国经民政部门许可设立的养老机构总量超过2.8万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数量为超过1.25万家,同比增长7.8%,约占总量的44.6%,北京、吉林、上海、浙江、江苏等9个地区的民办养老机构占比已超过50%〔1〕。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供给不均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由关注需求更多向关注供给转变,由供给规模扩张向高质量供给转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第五部分“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及责任单位〔2〕。在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指引下,通过持续推进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性变革,完成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效率变革、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力变革,最终实现高质量供给的质量变革目标。

1 高质量供给核心要义

1.1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 2013年10月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3〕。”为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并做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提出发展要肾质量第一,效益优先〔4〕。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5〕。2018年9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体系和政绩考核办法〔6〕。认为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4,7〕。

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的历史逻辑是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论述,即内涵式增长理论。马克思在 《资本论》第2卷第8章讲到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时,提出了外延式和内涵式增长的概念,即:“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8〕。”在马克思以提高效率为特征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通过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才能推动质量变革与效率变革,实现质量与效益提升,达到高质量发展要求,才能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9〕。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升华。

1.2高质量供给要义 质量即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10〕,供给质量即供给的优劣程度。高质量供给侧重的不是消费者服务感知评价,而是服务生产行为、供给过程的好坏和优劣程度,用高质量发展观和经济发展质量来解释。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前提。高质量供给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满足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的供给,即满足“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的供给。

2 机构养老服务高质量生产函数

机构养老服务高质量生产和高质量供给的判断需要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围绕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学术界对高质量发展的指标选择主要有以下论证。

高质量发展包括体现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等三个方面〔11〕(陈耀,2018);靠创新驱动达到动力变革实现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7〕;高质量发展涉及增长质量上升(如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环境改善及经济稳定增长和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12〕;党的十九大报告〔4〕明确指出,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即“索洛余值”,是指经济增长中不能被资本、劳动力、土地等投入要素数量增加所解释的那部分增长源泉,这包括马歇尔提出的企业家才能、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泰勒提出的管理、凡勃伦等提出的制度等多种因素〔13〕。

经济学认为,函数是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生产函数表示要素投入与产品产出关系。本文中高质量生产函数的因变量为机构养老服务产出,自变量为高质量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生产和供给质量的高低体现在是否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影响因素即为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4〕”。由于养老服务为服务业范畴,而绿色发展即为对社会环境不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发展,可以理解为可持续发展,因此将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替换为“可持续”。同时,为便于测度,将影响因素表示为新发展理念的体现程度,即“创新度、协调度、可持续度、开放度、共享度”。

构建机构养老服务高质量生产函数Q=f(T,C,S,O,H),其中Q表示“高质量养老服务产出”,T、C、S、O、H分别表示“创新度、协调度、可持续度、开放度、共享度”。函数中有n项评价指标、m个年份,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ij:Xij=(xij)n×m(0≤i≤n;0≤j≤m)。

利用高质量生产函数可进行静态的单因素结构评价,亦可运用指标体系综合检验数值进行动态的纵向和横向评价。进行供给质量纵向综合评价,即通过计算5个自变量检验值总和,与某一参照年份或者前1年份进行纵向比较,若数值提高即表示供给质量提高。进行供给质量结构评价,即根据计算出的5个自变量检验值的动态变化,评价供给质量提高的各因素贡献度和结构,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该因素的提高。

3 机构养老服务高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根据建立的机构养老服务高质量生产函数,其中的自变量即“创新度、协调度、可持续度、开放度、共享度”构成高质量供给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均以百分比表示,因此不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各一级评价指标又受相应因素影响,这些指标中属性有差异,为便于进行数值检验和数理分析,需要对具有不同属性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建立二级评价指标层,最终建立起包含有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3.1创新度(T) 创新度表示创新的程度,提高创新度就是推动创新成为高质量生产和供给的第一动力、主要动力,成为效率提升的主要手段。走过了资本要素密集投入的粗放型扩大再生产阶段,机构养老服务生产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型,表现为生产理念、生产组织、生产内容、供给方式、供给市场全面升级,由此构成创新度的5个二级指标〔16〕。二级指标值越大代表创新度越大。

T11生产理念创新度。生产理念创新体现为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等现代化生产经营理念的植入和落实。建立健康咨询与管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康养旅游、老年教育、临终关怀等养老服务完整链条;培育养老机构品牌和龙头,引导做大做强,实现连锁经营〔15〕。

T12生产组织创新度。生产组织创新体现为实现智慧化养老生产和供给,实现“互联网+养老”,创新度以最终输出智慧养老服务比例表示。

T13生产内容创新度。生产内容创新体现为产出服务能实现新功能,以体现养老服务消费需求升级内容的融合度来表示,如:融合医疗护理、旅游、文化教育服务的医养结合服务、旅游养老服务、文化养老服务的比例。

T14供给方式创新度。供给方式创新体现为供给主体属性的多样化,以养老服务实际覆盖老年人比例表示,比例越大,创新度越高。

一是公益性质的基本养老服务,属于必需消费品;二是普惠养老服务,是指在基本养老服务以外,面向广大老年人、靠市场供给、由政策引导的一种养老服务。区别于基本养老、高端养老,普惠养老重点扩大服务供给,让大多数人老年之后都能负担得起,同时促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从中央补贴、政府支持等多个方面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此种层次的养老服务处于公益性向私人产品的过渡阶段,属于必需消费品的补充;三是完全由社会资本投资生产和供给的补充养老服务,属于特需消费品。

T15供给市场创新度。供给市场创新体现为机构养老服务生产和供给场所的拓展,以延伸到居家养老市场、嵌入到社区养老市场的程度表示,拓展的程度越大,创新度越高。

3.2协调度(C) 协调供给就是养老服务供给与相关服务部门、产业间水平和结构的同步,表现为产业间、部门间、区域间、城乡间、事业与产业协调,由此构建了产业间协调度、部门间协调度、区域间协调度、城乡间协调度、事业与产业协调度5个二级指标〔16〕。5个指标值越大代表协调度越大度越大。

C21产业间协调度。以养老服务业产值占服务业、幸福产业产值比重表示。

C22部门间协调度。以养老服务与老年救助、老年福利融合度表示。

C23区域间协调度。由于目前已经实现了省内区域的统筹,因此以省际统筹度,即以中央调剂金比例表示;同时,区域间养老资源存量差异如养老基金结余可支付月数、老年人抚养比等的差异表示不协调程度。

C24城乡间协调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于2014年正式统筹,生产和供给产品总量和人均量的差异缩小体现了城乡协调度。养老服务供给差距(即不协调)主要体现在养老服务设施占有量、养老服务人才占有量、养老金实际领取数额指标,即以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占有数之比、千名老年人护理人才占有数之比、养老金之比表示。

C25事业与产业协调度。养老服务不仅是养老事业,更是养老产业,在养老压力相对增加的背景下,养老事业只能解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针对需求升级的高端、专业化养老需求只能依靠社会资本提供,二者之间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和责任要界定清楚。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表示。

3.3可持续度(S) 绿色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不造成困扰的发展,体现为养老压力在老年人所在社会的可承受范围,不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反应。由此构建了养老服务生产和供给的经济可持续、制度可持续、自然环境可持续、社会结构可持续4个二级指标。

S31经济可持续度。经济可持续体现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生产资金的不断投入,资金在要素、生产、产品阶段的连续供给,才能保证养老服务生产和供给的持续性。由此构建了老年人抚养比、养老基金结余可支付月数。其中老年人抚养比越大可持续度越小,养老基金结余可支付月数越大可持续度越大。其中老年人抚养比=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15~59岁劳动力人数。养老基金结余可支付月数=养老基金结余存量/现发放标准。

S32制度可持续度。制度可持续体现为养老服务生产和供给的制度衔接,只有前后衔接的制度建设和变迁才能给投资者、经营者以明确的预期,给需求者可期的未来,才能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S33自然环境可持续度。自然环境可持续体现为养老服务的生产和供给不出现成本外溢,即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S34人才供给可持续度。人才供给可持续体现为养老服务相关人才的培养和输出能力不断提升,以养老服务人才和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的年增长率、千名老年人配给量为指标。

3.4开放度(O) 养老服务市场开放包括对社会资本开放,对外资开放,以社会办养老机构占比、外资市场占比、老年人社会化管理占比表示,由此构建了3个二级指标。

O41社会资本参与度=社会办养老机构数量/养老机构数量。

O42外资参与度=外资参与的养老机构数量/养老机构数量。

O43社会化管理度=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人数/养老金实际领取人数。

3.5共享度(H) 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人人共享,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体现在老年人养老金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福利的改善、养老机构和设施供给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等,以养老金筹资个人比例、养老金社会工资替代率、养老社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表示,由此构成了3个二级指标。

H51养老金社会工资替代率=养老金发放标准/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H52养老金筹资个人负担率=养老金人均缴费/养老金水平。

H53养老社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养老金财政补贴/财政支出水平。

根据研究需要,在机构养老服务高质量供给评价时,一级、二级评价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可按相同比例赋值进行粗略的检验〔17〕,也可通过层次分析法赋值进行精确的检验〔18〕。

猜你喜欢

供给养老高质量
养老生活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