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2020-01-16李爱国

黑河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辅导员

李爱国

(遵义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微信以其免费的即时通信、个性化的操作界面、符合需求的丰富功能等特点,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便利了沟通交流,提供了个性化展示平台,迅速成为新兴媒介的重要代表,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对其学习与生活方式,行为与价值观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增加,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受到冲击,基于辅导员工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被弱化,成为高校当前应高度重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微信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之间的耦合关系,探索基于微信的话语权提升策略,对于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话语权界定

“话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言语;说的话。《牛津词典》中对于Discourse 的解释为:a long and serious treatment or discussion of a subject in speech or writing或the use of language in speech and writing in order to produce meaning,由此可见,阐释更多的是立足于语言学角度。话语的构成要素有多重,知识、语言、表达途径是其中三个核心要素,[1]如今“话语”一词在社会科学各领域被广泛应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关系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最根本的特性。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建立、社会实践的开展与推进都离不开“话语”,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话语内容与表达方式,“话语”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本工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对于“话语权”,广义上的含义为说话或发言的权利,也可以理解为说话权或舆论控制权,包含自由表达话语的权利与通过自由表达对他人产生影响力与支配力的话语权力。随着社会发展,“话语权”一词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在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从形式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说理”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活动,以“话语”为主要材料的交往活动,[2]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与教育属性,思想与政治内容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可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循序思想政治基本规律,结合教育目标要求,通过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运用话语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以期实现对教育对象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引导的权利与权力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包含了话语权利与权力两层含义,权利即教育者进行观点与思想表达的自由,是教育者开展工作的前提,而权力反映的是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教育、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资格,体现的是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与把控力。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要性

当前,辅导员与思政课程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等九大职能,随着全员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队伍范围更广,教职员工人人皆是教育主体,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与广度,进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初心与使命具有重要意义,但辅导员工作仍是践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渠道,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语权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失去话语权的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话语权的弱化或缺失,直接影响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更遑论教育效果;二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都渴望在校园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与管理,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很大程度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知识与能力是支撑话语权的重要载体,话语权的提升意味着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高水平的教育管理能力,才可能在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等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进而保障学生成长成才;三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辅导员的核心工作,话语权是其工作的前提,更是知识、能力与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随着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要求将会更高,因此,追求话语权的提升是每一名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责任感的辅导员的内在需求。

三、微信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困境

(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受到冲击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由于辅导员在信息获取方面有绝对优势,在掌握教育素材方面拥有主动权,有利于权威形象的塑造,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容量与更新速度,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微信等新媒介的出现,信息的交互更加频繁,获取更加便捷,海量的信息中蕴含着丰富的对大学生行为、思想、价值观念等产生影响的内容,其中不乏优秀的教育素材,知识的传播突破校园内的时空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碎片化、去中心化特点显著,辅导员或其他教育主体不再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大学生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甚至不亚于辅导员,他们可仅凭手机便能博晓古今、学贯中西,及时了解最新政策法规、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权威的、鞭辟入里的解读,而辅导员受囿于知识的限制与其他因素影响,在网络中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力远低于学生关注的一些网络大V,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比重有所降低,话语权威性有所弱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的拥有绝对权威的形象,大学生对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依赖与期待也在降低。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有待提高

信息交流的便捷,加之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新时代大学生呈现出明显的身心特征:自信敏感、个性张扬独立、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追求价值多元等,在话语表达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偏好,虽然年轻化趋势是辅导员队伍的明显特征,但相对于大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代际差异现象,而辅导员受所学专业的局限及繁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过度的精力投入,一定程度上造成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重管理轻教育的情况,影响了对新时代学生身心特征、价值偏好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影响了话语能力的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多集中在文件通知的传达、政策法规的宣讲或是重大事件的解读,教育理论的深度与价值引领的高度有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选择的途径或者话语多以传统的说教形式为主,语言多呈现明显的正规性、严肃性,不能很好契合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话语障碍,就难以引起教育对象的兴趣与共鸣,教育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是新形势下做好相关工作的重要前提。

(三)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缺位现象

微信是大学生沟通、交流与展示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在微信平台上不断更新的心情状态、生活感悟或者对某些事件的观点与见解,反映出个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追求,是辅导员应重视并努力开拓的大学生政治教育新阵地,通过了解微信中大学生的言论,可以推测或掌握思想动态,有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引导与解决。当前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日常教育与管理的方式,具体形式多是通过面对面的一对多或者一对一进行,大学生通过参与辅导员开展的工作或设计的活动接受教育,虽然年级、班级组建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了解大学生基本情况、协助辅导员开展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掌握学生最新动态等方面仍存在不全面、不及时的情况,加之微信平台的优势没有被充分重视并加以开发利用,辅导员对学生网络态关注不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不足,对学生发布的不当言论或接触到的不良信息就不能及时发现并发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缺位现象,不当言论或者其他不良网络信息一旦在平台发布,短时间即可造成大规模传播,若不及时引导,极易造成网络舆情的泛滥,造成巨大影响。

四、基于微信平台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策略

(一)因势而谋,搭建话语平台

按照教育部要求,高校辅导员岗位设置,师生比不低于1:200,每位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数量仍然较多。受场地、时间等因素制约,对学生思想动态难以及时、全面掌握,线下集中的主题教育等某些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法经常性开展,造成教育时效性降低。辅导员理应敏锐把握微信成为大学生主流社交媒介这一趋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因势而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场域,借助微信丰富的功能搭建思政治话语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为此,可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通过微信加好友形式将所有学生加为好友,建立微信好友关系,可实现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的一对一的交流,同时能够及时查看学生通过微信发布的思想动态,第一时间掌握基本情况;第二,组建涵盖所有学生的微信群,丰富工作内容,通过微信群实现各种通知、文件以及其他教育内容的发布,方便日常沟通交流与教育管理;第三,创建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平台的功能,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设置不同板块,比如热点推送、主题讨论、特色展示等等,将其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同时拓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重要发声平台。

(二)应势而动,敢于主动发声

及时主动发声是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要前提之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决定了信息一旦发布到网络平台,短时间即可对大规模的用户产生影响,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职责,面对这一趋势,需应势而动,敢于主动发声:一是及时关注并掌握网络舆情,以高度的政治鉴别力与敏锐度对网络平台上的社会热点问题、各种价值观念、多元的文化等可能会对学生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信息认真研判,对于正面的、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及时通过转载加评论或自己撰写网文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对于负面的、危害大学生思想的信息或谣言则要及时地加以批判与澄清,坚守底线,旗帜鲜明,敢于表明自己观点,确保行动不迟缓;二是对于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可以结合重要节日或重要会议节点通过微信及时发布,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预案,工作有条不紊;三是对于大学生群体已经出现的关于对时事热点或其他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话题讨论,要及时主动参与,结合教育目的,进行有理、有据、有针对性的分析解答,做到解惑答疑与思想引领相统一,确保关键时刻不失声。

(三)顺势而为,优化话语内容

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职责与使命,这一定位与要求,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以及围绕高等教育目标而设置的教育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系统的理论素材,但特色性、时代感、新颖性有待增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高度重视内容的打造与优化:一是注重引领性,做到不跑题、不偏题、不漏题,围绕立德树人教育主线,立足教育需要,从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内容的收集、提炼与整合,重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党的最新理论、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确保方向性、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引导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二是注重内容的新颖性与吸引力,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与生活实践,将鲜活的案例或重要的社会热点糅合到理论性较强的教育内容,在奏响主旋律的同时增强内容的时代感;三是注重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打造要以事实为依据,避免为达到教育效果而盲目对原话语的严肃叙事进行还俗和解构。[4]捏造扭曲事实、掺杂明显主观性的评价,虚假消息,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反感与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教育主体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有久久为功的精神,切不可为实现目标而不顾教育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四是充分挖掘个人及周边素材,对于学生来讲,大学期间接触最频繁、关系最密切的教职员工多是辅导员,辅导员个人及周边的话题往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可尝试将辅导员个人及周边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话题进行提炼与包装作为教育内容呈现给学生,以增强教育吸引力,促进教育生活化,同时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关系。

(四)审时度势,转变话语形式

教育能否取得实效,教育客体的接受程度是一个重要的先决因素。当前大学生受社会发展、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学习经历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简单说教式的、纯理论的教育方式已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应把握教育对象——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明确其实际需求与个性特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审时度势,转变教育话语形式:第一,充分利用微信支持的语音、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丰富内容的呈现形态,改变传统的纯文字或简单的文配图的信息编辑形式,避免长篇大论,可通过语音交流或录制小视频的方式进行教育内容的呈现,实现话语形式的多样化;第二,换位思考,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需求,将网络话语与传统的教育话语有机结合,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运用活泼、生动、幽默的语言,多样化的修辞手法以及新颖的句式结构等组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避免平铺直述,比如在话语中融入网络流行语等,以突出话语的时代特征,增强吸引力;第三,注重寓教于乐,切忌生搬硬套的理论阐释,注重话语的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有机统一,但要避免因过度娱乐化或单纯的取悦教育客体而偏离教育的价值引领目标;第四,改变以往材料转述为主的教育方式,辅导员不单纯做信息的“搬运工”,更要注重在信息传递中根据教育目的与要求,融合自己的理解,增加个人对材料的阐释,使信息更加丰盛、饱满,适合学生口味,触及学生心灵;第五,以学生为中心,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注重交流沟通的平等性,在话语与语气上避免生硬的或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姿态,用更加平和、亲和、真诚、开放、包容的语气进行交流与沟通,使教育话语有温度,有感染力。

(五)因势利导,当好“网络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又可称观点引领者,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5]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传播学家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合著的《人民的选择》一书,该书出版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意见领袖”概念的提出,对社会学、传播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自媒体时代,基于网络的“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也愈加受到高度关注,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辅导员应高度重视“网络意见领袖”在增强教育影响力,提升教育效果方面的重要意义,当好大学生的“网络意见领袖”,要注重以下五点:第一,增强责任意识,在做好线下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的同时,与时俱进,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第二,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网络媒介素养,主动对接学生青睐的沟通交流方式与平台,掌握微信等新媒体的特点与使用方法,熟悉新媒体运作规律,提高微信应用能力,夯实通过微信进行教育的基础;第三,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经常性地通过微信等媒介浏览最新动态,关注热点信息,及时掌握最新网络舆情,确保教育内容丰富、时效性强、有的放矢;第四,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仅靠职业角色分工的赋予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身份,缺乏一定的说服力,辅导员应充分借助各种渠道加强学习与实践,丰富理论涵养、坚定政治信仰,培育一名优秀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各种品质,提升综合素质,通过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争取学生的认可和接受,由此自下而上打造的“网络意见领袖”往往具有持久力与感召力;第五,强化沟通意识,加强师生互动,注重人文关怀,提升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向的从教育主体到客体的信息流动,需要以双向互动沟通作为基础,通过经常性互动,能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提升辅导员的存在感。

(六)势在必行,强化舆情监管

当今社会,复杂化与多元化特征愈发明显,矛盾冲突充斥于各个地区及领域,网络成为各方利益诉求表达的重要途径,署名或匿名的各类文章、信息充斥于微信等各类平台,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不再明显,网络舆情的影响愈发全面与深刻,监管的难度越来越大,鱼龙混杂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媒介传播,其中不乏色情、暴力甚至是意识形态渗透等方面的信息,不良观点或信息一旦经网络传播,极易产生裂变式的传播效应,造成更多个体的认同或响应,由于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的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的作用,难免会影响大学生正确、理性的判断,对其思想与行为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严重销蚀思政教育成果,甚至产生违法犯罪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影响学校与社会的安全稳定,作为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其危害性,强化网络舆情监督势在必行:一是成立网络舆情监管队伍,由辅导员负责,做好网络信息“把关人”,选拔使命感与责任心强、政治素养高的学生作为监管队伍成员,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二是建立并完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与应急处理机制,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有效地控制或减少负面信息的影响;三是重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道德观等方面的学习,增强自律意识与责任意识,促使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网络素养,健康、文明、理性上网,对于谣言做到不信、不传、不造,努力争做网络空间净化的践行者。

五、结语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普及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思想行为观念产生深远影响的背景下,通过借助微信平台优势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对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辅导员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中国不断提升国际宇航话语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