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20-01-16张海群谢晓艳

黑河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培育价值观

张海群,谢晓艳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一、文化建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所谓的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发展教育事业、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医疗卫生、体育健身、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活动,促进社会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培养国家和社会的接班人。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社会多元价值、多元社会思潮交流的环境中,不断推进文化自信建设的伟大工程,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和话语权;二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支持和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武装群众头脑。[1]

文化和价值观是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是引领人民群众走向美好生活的内在力量,更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路径。价值观又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价值观又不能脱离文化单独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样需要在文化建设中进行,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促进,以便更好地引导人们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当前国情下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第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文化作为软实力,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想真正实现民族的复兴,必须在国际竞争中打好文化这张牌。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文化资源大国,但我们的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与我们的国力不相称,文化软实力不强,远非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对我们社会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文化资源分布不均、文化产品质量不高、文化系统管理混乱、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文化财政支出比重较小等。而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驱动力量薄弱。一种文化,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这种文化就没有凝聚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就起不到“以文化人”的作用。因此,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亟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凝聚力、吸引力。[2]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身培育是其得到公众认同与普及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性质。这种简明扼要的概括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传播和践行。但从整个教育过程看,前几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际上还处于宣传阶段,相当一部分普通老百姓甚至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二十四个字”的内容还没有记住,还远远没有将官方文化转化为主流文化,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远远没有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居于支配地位。那么,欲将这种“官方文化转化为主流文化,最关键的一点,是必须获得大众的真正认同,必须通过民主协商、对话、谈判等方式达成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3]这里的民主协商、对话、谈判,不是官方代表和民众代表坐在谈判桌上的协商、谈判,最后签订协议,而是主要通过文化途径或化为文化产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官方话语转化为老百姓的话语,使之口语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落细、落小、落实,使之深入人心。

第三,公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正面引导[4]。“人的素质”是最核心的指标,一个国家公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实力,只有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公民,才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公民的文化素质与这个社会的核心文化是一个辩证统一、相互推动的关系。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使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群更多地受到文化的熏陶、滋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更广泛地使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认同,进而将该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成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指针。

三、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建设文化强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在人民内部凝聚力量、形成共识。而要做到这点,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需要认真做好路径选择。

第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培育置身于文化建设之中。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根植于社会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核心价值观也不是形成后就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实践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人们精神追求的提升而需要不断凝练、升华。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是尽善尽美的,需要进一步凝练完善,使之与时俱进,彰显其引领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培育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成长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中,只有放眼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和脉络,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融入世界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中,才能展现作为主流价值观的理论魅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实现“三化”、“三落”。所谓“三化”,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系统化、融合化,就是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简约明确、易记易懂、通俗明快的语言,对人们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并把这种文化传播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原则,长期坚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所谓“三落”即落细、落小、落实,就是在文化建设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中,诠释到具体的小事情、小故事、小工作中,再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风土人情、工作作风等,在具体务实的工作生活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和效益。之所以要做到“三化”、“三落”,是因为我们现代的教育存在一种弊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崇高的理想,又要注重平凡的自我,把对人的教育拉回到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必须实现“三化”“三落”的真正落实。

第三,借助文化产业平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文化产品和产业是一定阶级思想意识的表达,带有一定的价值属性。因为文化产业可以彰显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具有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功能,而且这个功能越来越为世界重视。而我国的文化产业还不够发达,处于探索期,“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大多过分注重理论宣传,往往忽视文化产业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从而导致文化产业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常常只做表面文章,过份重视形式而忽视实质性内涵。”再加上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导致我国的文化产业急功近利,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也没能充分发挥。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并借助这一平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传播。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