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词汇背后的性别角色及其成因分析

2020-01-16闵文洁

黑河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两性词汇

闵文洁

(岳麓区实验小学西校区,湖南 长沙 410006)

一、引言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口头与文字为形式的社会交际产物。社会语言学的经典格言“尔即尔所言”,肯定了语言对个体社会角色的作用。其中,性别角色很大程度上基于人们无意识的语言习惯建构而成,性别语言观由此衍生。

性别语言观以社会性别观为理论基础,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早期的性别语言观体现了浓烈的男尊女卑色彩,几乎以负面的刻板印象否定了女性语言,其极端倾向的确有失公允。至今日,男权垄断、女性屈服的局面正悄然瓦解,两性关系由过去的不平等逐渐发展为平等和谐。因此,晚期的性别语言观顺应了社会性别多样化的趋势,力求语言精准呈现当今的性别角色。

在中国,英语成为仅次于汉语的第二语言,掌握中英双语是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必需的能力。尽管人们频繁使用英汉词汇,却常忽略其背后隐蔽的性别角色,很少进行性别文化的新旧对比。根据文化对语言的决定作用,随着性别角色间的界限越发模糊,词汇的使用正发生悄然的变化:传统型的职业词汇例如doctor 和nurse、校长和教师开始摆脱传统的性别限定,招聘书面语中的“stewardess”被“flight attendant”取代……因此,研究英汉词汇中性别角色的发展,在追求两性平等的今天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英汉词汇中传统的性别角色

尽管英汉词汇中的性别歧视根植于男权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机制,年代久远,反映的旧式观念同现今社会现状有所脱节,但在今天,仍有许多被人们频繁使用。这些问题表现为构词、词序、词义、称谓四个方面,旨在传递“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规范、及人们潜意识中封建的性别刻板观念,代表着传统的性别角色。

(一)构词

汉语中的“女”和“男”字均始于象形甲骨文,“女”字表现为一人俯身跪拜、双手放后的模样,“男”字则为“田”与“力”部的结合,隐喻男耕女织的分工结构。“夫”字则为一人立于天地之间、踏实魁梧之状,“妻”字的象形则破译为女子束发之形,“妻”以“女”部置于下方,“娶”字亦同,暗示古时女子被迫接受婚姻的悲惨境遇。《说文解字》中将“姻”解释为“女之所因”,因指依靠之意,映射出古时女性屈从男性的事实,并将“妇”字破译为“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丈夫则“夫从一大”。以上文献资料印证了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即男方外出从事生产活动,女方活跃于家中、以相夫教子为己任。

英语阴阳词汇不像汉语一样同步,女性词以男性词为基础、增加语素产生,先有阳性词再有阴性词,前者属于无标记词(unmarked word),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了粘着性词素、是标记词语(marked word),延续了女性对男性的从属。例如woman 一词由man 衍生而来,male 是female 构词基础,actress 由 actor 变形所得,waitress 基于waiter 形成……此外,英文中也存在部分象形词,例如字母S。美学家荷迦兹将波浪形曲线称为最美的线,S 恰是这种形状,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柔美苗条的身段。一些女性用品的英译名以 -S 或-SS 结尾,如Whitess(美白霜)、Simpless(减肥产品)、Syoss(美发产品)、Aeress(胸衣)等等。此类英文词难免把女性喻为消费尤物之嫌,同汉语“芙蓉”一词的谐音起源“妇为夫容”有异曲同工之处,强调女性应注重打扮、满足男性的视觉需求,具有极强的性别刻板。

(二)词序

汉语属于非形态语言,词形不会变化,但对词序要求极其严格。一个汉语词语中如果两性同时出现,则男方在前女方在后。如“男女”、“父母”、“雄雌”、“岳父岳母”、“子女”等简单词汇,而在汉语成语中的性别排序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夫唱妇随”、“男欢女爱”、“男室女家”、“男婚女聘、“金童玉女”、“寸男尺女”、“郎才女貌”、“生儿育女”等。词序的先后等同于地位优劣的排序,是两性权力失衡在词汇上的表现。但“阴阳”一词却是以阴为首,如“阴阳怪气”、“阴差阳错”、“阴疑阳战”等成语。这和原始社会的母性崇拜有关、喻指阴生万物,并迎合以右为尊的男权文化,使阴阳无主次之分,体现了中庸思想。

英语在词序上同中文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即男前女后,例如“boys and girls”、“king and queen”、“father and mother”、“Adam and Eve”等,除了 Ladies and Gentlemen 这一开场白是特例。其中对应“郎才女貌”这一成语的英文译本为“A man is successful,a woman is sexy”也符合这一规律,英国作家简·奥斯汀所著的Pride and Prejudice 在标题处体现了男主角Darcy(傲慢)在前、女主角Elizabeth(偏执)在后的排列,约翰·格雷所著Men Are From Mars,Women Are From Venus(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书的标题也不例外。

两性词在英汉词汇中的排列隐喻了男强女弱的观念——男性的地位凌驾于女性之上,传统家庭多采用“男婚女聘”的模式,凸显出男性主动、女性被动的意味。再者,旧式中西方社会鼓励“男才女貌”,本折射对两性不同的社会期望。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女性多有自卑心理、担心年老色衰,男性则恐惧无所作为、难以出人头地。

(三)词义

性别歧视在词义上呈现贬抑女性、歌颂男性的主题,中外都是如此。

汉字和造词最能表现汉语中的歧视色彩。其一,如奸、婊、妓、嫖、娼、媾、姘、奴等十几个以“女”部为偏旁的字表示男女不雅行径,尽管这是男性的劣迹,却在汉字结构中打上女性的烙印。其二,“阴”字在汉语中常取贬义,是月亮为象征的女性词,本义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造词有“阴凉”、“阴面”、“阴影”。后来“阴”引申为暗中的、不为人知的层面,“私通”一词便源于“阴通”与“阴私”的合并,有呵斥女性不洁身自好之意。另外,“阴”等于冥间,如“阴森”、“阴霾”、“阴魂不散”、“阴曹地府”等象征不吉利的词语。其三,汉语存在着大量隐性或显性的女性侮称。人们常听到“悍妇”、“狐狸精”、“妖精”、“骚货”、“贱人”、“母老虎”、“破鞋”、“操你妈”等不堪入耳之辞,而“妇人之道”、“妇孺皆知”、“牝鸡司晨”、“红颜祸水”等成语较隐蔽地体现了性别歧视。另外,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心理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使部分现代词汇难免其害。如“母亲”或“妈妈”一词,现也异化为妓院老鸨的代名词;对于“秘书”一词,人们首先联想到的便是年轻漂亮的女性,并对女秘书的职业有过度解读,认为极有可能会发生办公室奸情。

英语词义的性别差异表现在情感色彩上,有相当一部分词汇被男性使用时表正面意义,应用于女性则扭曲为色情之意。如professional 一词,修饰主语He 时指“专业、技术高明”,但如果对一个女性说“You are so professional”,对方会感到被侮辱,竟将她视为妓女(prostitute)之流。Lady与woman 是同义词,二者的情感色彩却截然不同,woman是相对于man 而言,重在强调客观的生理性别;lady 原指贵族阶层的太太,后衍生出较强的性暗示,可指偷腥的貌美少妇,如《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英译名即Lady Chatterley' Lover。Girl 本义指 young people of female sex,从男性视角来看,该词蕴含对女性青春、饱满身体的性幻想,具有轻佻、诱惑之义,如call girl 指上门服务的性工作者,而call boy 仅指打铃叫早的服务生。英语中,女性词汇被性欲化究其根本还是男尊女卑的问题,女性为获得社会性别化的身份,不得不以男性视角审视自己、美化外貌,以培养吸引男人欲求的气质。

(四)称谓

婚姻和生育,作为男女结合的主要形式,是认识两性关系的重要平台。因此,欲了解英汉称谓中的性别文化,除了社会分工,还可基于家庭背景进行考察。

汉语中,相恋时“痴女”、“怨女”、“傻女”等词反映了女性情感细腻、爱情至上的特征,成亲时“新娘子”一词暗喻着新婚女子终将当娘的宿命,婚后女子被称为“贱内”、“内人”、“婆娘”、“孩子他妈”、“某太太”等,多同丈夫和生育挂钩,很少有独立的称呼。此外,父母对女儿多无固定称呼,乳名、闺名、贱名皆可,没有特殊意味,追求易记好听,例如东北地区对女孩多喜唤“丫头”、“丫蛋”;对男孩的称呼则有一套完整的汉语体系,措辞谨慎有礼,常以“郎”和“子”字结尾,“孝子”、“贤子”、“令郎”、“不凡子”多为对他人儿子的尊称,自家男孩则称为“犬子”、“长子”、“幼子”、“子息”等,这反映男孩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的机会多于女孩,承载的家庭期许更重。

英语国家则强调女性应恪守本分、沉默少言,斯彭德在《男人创造语言》一书中陈述道,在过去,妇女之所以被禁止在公共场合说话,是由于语言被男性所垄断、女性参与除家务活之外的社交活动只会遭到无情压制。在18 世纪的欧洲,谩骂女性的用词非常流行,如scold(骂街)、harridan(长舌妇)、harpie(母夜叉)、唠叨(nag)、男人婆(virago)等,集中表现为男性对女性发声的抗拒。《傲慢与偏见》开篇写道,班纳特太太殷切希望丈夫能去拜访彬格莱先生、为女儿们争取一门好亲事,老爷未做回应时,班纳特太太责备道:“Nonsense,how can you talk so?”班纳特老爷 made no answer,或回答“I see no occasion for that”,但还是悄悄见了彬格莱先生。这再次印证,过去的西方社会要求女性保持缄默,言语主导权应交由男性。

三、英汉词汇中现代的性别角色

随着两性的社会分工日益模糊化,人们持有的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不断被修正。女性进入公众视野,男性也能处理家事,依据活动或职业来推断其性别已不具有确定性,这一变化在词汇上表现为新兴女性词的出现及中性化趋势。

民国时的上海出现了一系列与女性活动相关的词汇,如“钢琴”、“外语”、“礼服”、“国标”、“舞会”、“社交”、“下午茶”等,第5 版现代汉语词典也陆续收录了一些描述女性职业的新词汇,如“女权”、“女博士”、“女校长”、“摩登女”、“女学士”、“女强人”等,这些词汇的共同特点是反映了女性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及多样化的社会角色,颠覆了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传统标签。其中,“女强人”和“女博士”两词最为人诟病,甚至异化为“除男女外的第三性别”。

“女强人”这一称谓源自20 世纪七十年代的西方,指能力出色、精明能干、上进努力的女性。早期,女强人被视为是抗逆男权、重返女性舞台的强势群体,以女性的成功不断冲击男性霸权的文化秩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后期,这一词汇难以免俗,依然被划入男性视角中代指“不具有女人味、男性气质强”的妖魔化人群,在不少文学作品中,大都将女强人的破裂婚姻作为其事业成功的附赠品,意在强调女性的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难以双全。女强人凸显的是人的自我价值,却丧失了女性美、温柔等角色特质,尽管“女强人”一词中包含着“女”的语素,但本质上却是一个“傀儡语素”。

“女博士”出现在“博士”一词之后,“博士”在古代指精通学术技艺、用以教授学生的官职。对“女博士”的解读源于魏晋时期,据说汉和帝邓皇后、魏文帝甄皇后皆为喜读书的奇女子,文采斐然。但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情境下,二人被冠以“不务正业”之嫌,因此被讥称为“女博士”。之后“女博士”演变为才女的美称,如黄庭坚曾在《豫章集·赠李辅圣》写道:“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砚管弦成古丘。”到了当代社会,女博士作为女性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综合素质较好的优秀阶层,却常令男性退避三舍,异化为终日沉迷于书海、自诩满腹经纶的古板女学究形象。女博士择偶婚配的尴尬局面甚至一度成为学术热点,使许多读研女生在是否深造学术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尽管我国女博士人数逐年递增,但大多数博士仍是男性。同时,“女学士”、“女硕士”、“才女”、“内外兼修”、“才貌双全”等词汇也被频繁使用,说明教育作为提升社会地位、唤醒自我觉醒的一大途径,在两性角色的更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早期,英文中的女性词汇以后缀为鲜明特征,与相应的男性词并列以表现两性平等的主题。基于governor(男性统治者)一词的governess(女家庭教师)虽有一定的性别歧视色彩,但暗示了女性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家庭主妇角色、利用自我教育融入社会场合。electress(女选举人)、millionairess(女富翁)、proprietress(女业主)、peeress(女贵族)等词则更有代表性,阐释了女性掌握经济和政治权的可能性,展现了精干独立、经济自足的女性形象,女性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婚姻对其人生的决定性作用也越来越弱。但在女性试图提升其社会地位的历史中,封建阻力也产生了巨大作用以压制女性的努力,例如suffragette(鼓吹妇女参政的女人)表明了一部分人对女权者的蔑视,要求在行为上越发“男性化”的女性回归传统角色、维护政治领域的男性霸权。

后期,为匹配男性原型词出现的女性词汇如heroine(女英雄)、goddess(女神)、mayoress(市长夫人)等遭到了女权者的质疑,认为这反而凸显了原型词的男权色彩,无性别标识的中性词更能淡化人们对词汇中性别歧视的认知。因此,-ess 结尾的女性后缀由 -or/-er 代替、man/-man/woman/-woman 由person/human 取代。过去的服务业主要由女性参与,girl 一词可泛指所有服务人员,现在随着男性职业也开始渗透女性的人文情怀,male nurse(男护士)、new daddy(奶爸)、manny(男保姆)等新型词层出不穷,人们也倾向采用具体的职业称呼语,如office secretary,salesperson.招聘书面语上,有学者鼓励降低男性代词的使用频率,尽管he、his 可指代所有人,he/she、his/her的写法则更体现两性平等的主题。

四、英汉词汇中性别角色演变的原因

词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被看作人类智慧及意识形态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就语言的性别属性而言,阳性标记及中性标记分别是过去和当代社会的词汇特点,因此,探究英汉词汇背后性别角色的变迁需综合考虑传统文化、社会期待、社会分工三方面因素。

(一)传统文化

在西方,影响最深的读物莫过于中古时代的《圣经》。耶和华将亚当的肋骨化为夏娃,使其从此有了陪伴者。这一女性缔造的传说使基督教徒们相信,女性为仅次于男性的“第二性别”,前者是后者的附庸。《圣经》中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偷尝苹果、触怒上帝便遭受惩罚,部分学者据此将人的“原罪”归因为夏娃的贪欲,是典型的“女祸论”。全民出于对《圣经》的追捧,对书中不对等的性别观念产生了根深蒂固的盲目崇拜。

在中国,保守的文化形态使性别问题尤为凸显。奴隶时期,西周始行嫡长子继承制,宣告仅男性可享有土地及财富。皇室公主多被派发边疆、达到和亲的外交目的。封建时期,男性专享读书参政的权利,女性则终日困顿于闺房。

并且,古代女性的婚姻文化也体现了不平等。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思想要求女性应服从“三从四德”的规范,一生从父、从夫、从子。维护父权及夫权的等级制度是女人的使命,从夫居、早婚、包办婚、男子初夜权、守寡等习俗也足以看出,中国女性多为被动顺从的一方。《公羊传》中“诸侯一娶九女”诠释了古代一夫多妻制的盛行现象,印证女子在婚姻中的不幸。

(二)社会期待

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可知,个体的情感及观念会受到他人及他物暗示的作用。当今两性在就业、活动等内容日渐趋同,除了主体的能动性外,社会环境也对两型角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主要包括父母期许、及大众传媒的影响。

伴随着词汇中性别角色的演变,家长对男女孩的角色期待也经历了一个旧式到新式的转换。传统多子女家庭模式下,家长恪守着“男孩追求成功,女孩追求安稳”的思想观念,认为“女孩终究要嫁人,留不住”,不仅在生育上重男轻女,抚养中也将优质资源留给男孩。独生子女渐多、日趋平等的两性地位,这些使家长面临新一代的角色期待,对女孩的塑造更为自由,整个社会开始挖掘女孩的潜能,“望女成凤”的心态甚至不输于“望子成龙”。有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对于下一代的角色期待越发民主开阔,给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就业指导也体现出一定包容性和多元性。

同进步的父母期许相反的是,大众传媒始终还停留在男性视角上,落后于性别角色的发展。当今的传媒仍以旧式性别角色为主流,残余着大量封建的性别观念,阻碍着新型两性角色的发展。例如电视中苗条的女性形象迎合了男性的审美标准,给年轻女性灌输了不健康的减肥观;洗衣粉、洗涤精等广告多出现家庭妇女,创业招募广告则以西装革履的男性为主角;一些地方报纸将女性跳楼事件描述为“宁死不做三陪女的刚烈行为”,极尽渲染贞操观之能事。

(三)社会分工

在私有制时期,由于每个人所从事劳动所产生的物质效益有所区别,生产资料的多少直接决定所属的社会阶级与等级,而分工是导致剩余财富的关键所在。分工的不同导致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传统社会中,男性外出工作、女性没有收入的经济局面,是妻子服从丈夫的根源。

到了近代,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到来,男性不再具备体力优势,女性作为廉价劳动力、从家庭的牢笼中得以解放。当女性劳动被赋予了商品价值,女性获得的经济独立便唤醒了自我意识觉醒,催生了女权运动的爆发。

女权运动将矛头指向男尊女卑的等级制度,旨在使女性打破卑微低下的性别角色、享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与资源。尽管运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女性依旧被压制在男权主义那“看不见的天花板”下,这归结于劳动属性的不同。女性多从事照料类职业,多数管理类工作由男性操作,社会分工不同意味着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其社会地位及身份也不同。

可喜的是,现代社会给了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性别歧视现象日益消除,越来越多男性能正视优质女性的存在,对女强人的丑化心态逐渐被矫正。在承认两性差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是社会分工不可避免的趋势。

五、结语

词汇作为映射文化的载体,常包含着人们对某事物的看法及判断。通过上文可知,英汉词汇一定程度上能交代男女地位及职能,并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词库、改变用法,从而顺应社会对两性角色提出的新要求。但我们必须承认,男强女弱、男优女劣的观念至今仍根深蒂固,仍有大量鄙陋的词汇被使用、制造言语暴力。词汇的性别歧视问题仅是表象,究其根本还是社会中的性别偏见所致。两性和谐是时代趋势,词汇中性化是语言的发展导向。因此,一方面,社会机制应积极为两性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鼓励个体以个性发展为旨要,促成性别角色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应反省自我性别意识、矫正封建落后的性别观念,为推进两性平等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两性词汇
自尊心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影响研究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性别角色认同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词汇小达人
两性羊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铝的“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