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改进
2020-01-15苏卫晗
苏卫晗
【摘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X幼儿园始终以“珍视完满童年,塑造健全人格”为宗旨不断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国家、社会、幼儿园对教育质量改进的新要求,本研究结合现代教育评价观对X幼儿园质量提升策略进行分析,从细化管理、优化课程、激发内驱力、完善评价等方面提出幼儿园质量改进新建议。
【关键词】教育质量;现状;改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6-0172-02
【Abstract】Adhering to the priority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to promo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In many year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X kindergarten has always pursu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cherishing a complete childhood and shaping a sound personality". Based on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country, society, and kindergarte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this research combines the modern education evaluation concept to analyze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X kindergarten, and proposes new suggestions of kindergarten quality from the aspects of detailed management, optimizing curriculum, stimulating internal drive, and improving evaluation.
【Keywords】Education quality; Current situation; Improvement
一、問题提出
1.国家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观点不仅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也体现出国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
2.时代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教育质量”并不是一个内容与标准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与特定的社会主体相联系,与特定的国家、社会、个人的需要与主观愿望相联系的动态概念。
3.幼儿园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幼儿园教师教育专业水平和能力至关重要。但目前个别幼儿园办园不规范、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在整个教育序列中偏低、教师准入门槛较低等问题导致幼儿园教育质量不高。
二、现状分析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由两大要素构成,即结构性要素与过程性要素,前者主要包括师资、园舍、设备、材料等,后者主要包括师幼互动、课程教学等要素。过程性要素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师幼互动、教育活动组织等质量的提升与园所管理、教师培养、课程建设及教育评价等紧密相关。在教育实践中,X幼儿园尝试从这些方面入手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1.有效的园所管理模式。要有效地保障教育质量,学校必须将质量管理功能独立,将其对教育质量的关注组织化,即建立健全学校质量管理组织,落实教育质量的组织和个人责任。X园建立了两横两纵管理网络。横向一是以行政管理为主体的管理体系,即建立“园长—执行园长—教研主任—后勤主任—级部组长—班主任”为主线的管理队伍,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与开展。横向二是以保教结合为主体的管理体系,即建立“执行园长—教育助理(教研组长)—后勤主任—班长—教师、保育员”为主线的管理队伍,以服务促管理。纵向一是以教学研究为主体的管理体系,即形成“业务园长—教科研室—教研组—领域研究教师”为主线的研究队伍,负责课程教学研究和一日活动园本化研究。纵向二是以监督评价为主体的管理体系,即以“幼儿—家长—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园领导”为主线的双循环式管理体系,形成内部的激励评价体系。
2.多元的教师提升策略。教师的资历、教师对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理解、教师开展具有年龄适宜性实践的能力、教师的领导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沟通能力、领域知识等都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X园立足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的现状,以园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通过“ESP(体验·感悟·实践)”的教研模式引领教师投入游戏体验、思维碰撞、形象迁移等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研活动中,推进各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
3.积极的园本课程建设。在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的过程中,“园本课程”几乎成为每个幼儿园的必备“套餐”。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倡导园本课程其意义在于通过园本课程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4.多主体的教育评价方式。倡导评价主体和评价视角多元化、强调评价过程的互动性、重视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关注评价的信度与效度等已经成为基本共识。X园始终将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教育资源,家长、教师和管理者共同参与到评价活动的方案设计、过程执行和结果使用中,为评价者提供了及时、清楚、易懂的反馈结果。
三、改进建议
1.细化园所管理。幼儿园可探索更为系统扎实的多园管理模式,助力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要明确一条思路。其次,形成一种机制。基于集团化办园的现实情况,X园应形成多园共同管理与发展的联动管理机制,从管理制度建设、管理经验交流、管理策略剖析、管理措施制定、管理效果评估入手探索多元五级联动机制,智慧共筹。最后,实行动态化管理。打造多园联动发展共同体,确保刚柔并济,实现上下联动、内外联动,释放共治活力。
2.激发教师内驱力。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不一样,其生存和发展不能从外部强加,而只能是学校及其成员自觉的选择和积极的行动。首先,以人为本,关注每个教师的需要。搭建管理“立交桥”,鼓励教师参与各项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在激发内驱力方面,可以创设幸福“[5+x]工程”——幸福工作室、幸福谈心活动、幸福文体活动、幸福心理辅导、幸福阅读,形成凝聚力、创造力和开拓力,“[x]”即社会公益活动,塑造高尚的师德品质。其次,要坚持分层管理,建立学習共同体。一是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开展自我定位学习、师徒结对学习、追随“大师”学习等。二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常态。开展定位研究、三课研究、课题研究,打造优势领域,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三是让幼入园成为教师自我实现的平台。
3.优化园本课程。在小公民教育基础上归纳、整理有益经验,形成具体可行、规范严谨的课程体系或教育模式。深化社会领域研究。一是要理清社会领域教育上位理念,重视幼儿自主、平等、关爱、合作等素养培养。二是要确立社会领域教育指导目标,构建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三位一体的指导总目标。三是要建构社会领域教育课程体系。四是要研发幼儿社会领域游戏模式。凸显家园共育力量,确保家长参与教育的权利,建立“四会一校”家园共育机制,即家委会、伙委会、安委会、课程委员会、家长学校,保证家长享有幼儿园一切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质量监督权。
4.完善多元评价。评价主体的丰富意味着评价方法、评价目的、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应该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祖辈巡查团、跟踪课堂团、亲子制作智囊团、教师入户指导团等评价组织,运用共同研讨、体验分析、阶梯推进等方法,采用自然观察、行为记录、作品分析、档案袋等途径进行评价,使用多元化的评分量表和检查清单,避免评价的主观随意倾向。
质量管理是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幼儿园每一个成员都要成为主动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的一分子。在幼儿园实践中,关注管理、评价、课程建设及自身提升,共同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追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军海.幼儿园教育质量改进与提升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8).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