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从“一篇”到“一类”
2020-01-15王贞鹏
王贞鹏
“一篇带多篇”是以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为核心,同时带动跟核心文章具有相同主题或相同表现技法的阅读。通常情况,核心文章以教师精讲为主,其他文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着力“一”而辐射“多”,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阅读能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表达的欲望。
对于诗歌单元教学,教师大都喜欢逐篇讲解,缺乏攻破“一篇”而带“一类”的教学意识。并且,教师在授课时,容易患上“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实际上,对于教学,教师最好拥有一颗常教常新的心,对教学始终充满想象力。仔细算来,笔者执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歌单元已经有三遍了。如果按常规范式执教,像我们这样的教师易患上路径依赖症,在自己熟悉的轨道上滑行,简单而粗疏地把诗歌给处理掉了。
在备课时,笔者慎重地加以思考,把熟稔的东西再次加以陌生化处理。对本届学生,笔者该采用哪种方式来教学诗歌呢?是平均用力逐篇讲解,还是教一篇而带一类?基于本届学生水平较高的学情,笔者大胆尝试了后者的授课方式——“以篇带类”。
汲安庆教授特别强调语文学科的“四性”:体性、类性、篇性、言语性。实际上,他就是强调语文课天然的纯粹性,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而不是政治课、伦理课,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是什么就教成什么”。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老师执教时,一定要把诗歌课上成诗歌课的样子,即我们通常说的“因体而教”,而非“因文而教”。
一、充分發挥教读“一篇”的示范性作用
在单元起始课上,我带着学生学习单元提示,让刚迈入高中的学生树立从整体到局部的学习观,要从森林中找到属于自己该认识的那棵树。单元提示有如下表述:“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用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情意。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有兴趣的话,不妨动动笔,学习写写新诗”。可见,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看,诗歌单元学生最应该掌握的是理解作者如何“立象尽意”,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尝试创作诗歌,初步掌握“立象尽意”的诗歌表达技法。
故此,我选择了重点讲解《雨巷》,在我看来,这首诗最具诗歌的意味,如“雨巷”、“丁香”意象的象征性,学生难以把握,但也是作者“立象尽意”的最佳凭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强调高中学生应该具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而学习本诗后让学生创作诗歌刚好能体现四个核心素养之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掌握“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象征义,并结合诗歌本身,跟学生一道探究该诗的主题意义。本诗主题具有多义性,经过充分讨论,同学们普遍赞同本诗的主题为追求“理想”说。在课堂上师与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大家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哪些形象(景、人)?
生:雨巷、丁香、油纸伞、我、姑娘。
师:概括准确,如果让你选择几个核心意象来描绘一下本诗的意境,你会选哪几个意象呢?
生:雨巷、我、姑娘。
师:为什么不选油纸伞、丁香呢?
生:“油纸伞”与“丁香”只属于对“姑娘”与“我”出场的辅助性意象,算不上核心意象,本诗描绘了一幅在悠长寂寥的雨巷里“我”与姑娘互寻不遇的图画。
师:“互寻不遇”这个概括太有意思了,在本诗中,“我”寻找姑娘很容易发现,也容易理解,但姑娘也在寻找“我”不容易发现,在本诗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呢?
生:全诗有这样的句子:“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可以看出,在悠长而寂寥的雨巷里,姑娘与“我”分别从各自的巷口出发,相向而行去找寻自己彼此理想中的他(她)。
师:他们都找到了彼此理想中的他(她)吗?
生:在课下,我查找了资料。有人说“姑娘”就是“姑娘”,有人说“姑娘”就是“我”,有人说“姑娘”就是“我”心中的理想。按第一种观点,“我”没找到“姑娘”,“姑娘”也没找到“我”。按第二种观点,“我”寻找“我”,我感觉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哲学问题,是谁把“我”弄丢的呢?按第三种观点,“我”没找到“姑娘”,就是“我”没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
师:资料补充及时准确,你引导大家自然地切入到对本诗主题的理解。我认为,三种观点都颇有道理。人们常说“诗无达诂”,好的诗歌就在于诗歌本身能提供给读者多义性的理解。诗歌的意象分为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本诗中的“姑娘”“雨巷”“丁香”等意象都具有象征意味,这就为本诗多义性的理解提供了可能。
生:不管怎么理解,如果把本诗看成一首爱情诗,我觉得有点草率。我更倾向第三种理解,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寻找姑娘就寻找心目中的理想。姑娘消散了,就意味着作者的理想幻灭了。
师:总结很好,悠长寂寥的雨巷好像癫狂魔咒,让“我”走不出。惆怅静默的姑娘恰似梦幻泡影,让“我”找不到。“知人论世”是解读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则。此诗写于1927年的夏天,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一样的高潮堕入了黑夜般的深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作者戴望舒属于其中的一员。
生:看来,诗人在希望中彷徨,在彷徨中苦闷。诗人没有走出雨巷,诗人没有找到姑娘,就是诗人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
二、帮助学生形成解读“一类”的自读能力
教师示范“一篇”的教读是给学生自学“一类”作示范,教师以诗歌“立象尽意”的表现技法为抓手,紧紧围绕其他三首诗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诗歌自读能力。
笔者为学生专门设计了理解其他三首诗的表格(部分),教师先以《再别康桥》第2小节为例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填写。学生在完善表格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立象尽意”的诗歌表达技法,并洞晓作者的传情达意。
篇名诗歌节数意象意境情感《再别康桥》2金柳、夕阳、新娘、波光、艳影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清丽的画面眷念、热爱母校《沁园春·长沙》《大堰河——我的保姆》
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让学生找意象,明意境,晓情感,继续巩固“立象尽意”的诗歌表达技法。教师把诗歌印发给学生,让他们熟读涵泳,设计一个问题:鸟儿歌唱的事物有哪些?它们各自象征着什么?然后让学生完善下面的表格:
意象象征义表现手法情感土地繁衍养育中华民族、遭受苦难的祖国大地象征热爱河流风黎明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象征
三、精心搭建学生创作修改诗歌的平台
教材只是例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自己教學设计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将节省下来的授课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诗歌创作,时机成熟还可以举行原创诗歌分享活动。
在教学上,教师很多时候需要充当一个火把的角色,遵循教学规律选取恰切时机去点燃学生。实际上,学生创作诗歌,有一个先模仿而后超越的过程,短时不可,长期坚持亦可达。
有一位同学模仿余光中先生《乡愁》的格式而创作了《青春》一诗,她这样写道:小时候/青春是肆无忌惮的快乐/天真/单纯/笑声连连//后来啊/青春是意气风发的年华/生机/活力/精力旺盛//长大后/青春是夹杂喜怒哀乐的书/开心/烦恼/填满了文字之间//而现在/青春是即将一起奋斗的日子/砺志/勤奋/充实了这段/只属于我们的/青春岁月
虽然,该生创作的诗歌略显质朴,但她能借鉴名家思路而去创作自己喜欢的主题。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在这时充当火把的角色,去鼓励和点拨学生,点燃学生热爱诗歌的火焰。
为了增强他们喜欢诗歌的热情,我提前做了学生原创诗歌的分享会的教学设计:首先,学生分享自己的诗歌,要求学生深情地诵读自己的诗歌,并讲解创作思路和选择这些意象的理由;其次,请学生点评,指出其优缺点,并给出客观的分数;最后,评选出优秀者三名,辅之以仪式感的奖励。
最有意义的环节,要数生生点评。比如有学生点评该生的《青春》一诗时指出三点不足:其一,意象的选择有问题,诗歌一、二、四小节根本就没有意象,“快乐”“年华”“日子”,不是具体可感的词,未能产生象征义;其二,诗歌的调子不高,没有普适性的文学意义,只是简单抒发作者对未来岁月的期待;其三,整首诗没有韵脚,朗读起来不顺畅,没有节奏感。
在生生点评环节,笔者暗中观察作者的反应,只见她不断颔首,可见同学的点评深切她心。从学生接受度而言,学生较教师的点评更有价值,因教师自身的权威性易产生点评的误差,不小心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笔者借助这个环节,请同学们帮助该生修改完善本诗,要求做到“立象尽意”。经过大家的建议和修改,一首崭新的《青春》之诗诞生:小时候/青春是一方红色的印章/简单/明了/培育责任//后来啊/青春是一个旋转的陀螺/活力/向上/逐梦发奋//长大后/青春是一本复杂的书/开心/烦恼/绵延横亘//而现在/青春是一支清远的笛/砺志/勤学/远离烦闷
[作者通联:四川新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