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建设

2020-01-15李政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校本核心高中语文

李政

新课标提出了“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校本课程就是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有个性地发展。2017年版新课标正式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校本课程的建设也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如何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中体现核心素养,就成了一项新的研究内容。

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是结合当前教育目标,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实施的一种课程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发展。然而愿景很美好,但推行起来着实不易。一是时间问题。高中阶段本就升学压力大,语文课时本不够用,再加上整本书阅读等内容,学生哪有时间拿来学习语文校本教材?二是校本教材编写的质量与方向问题。校本教材是否以学科为中心?是否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编写教师的水平能达标吗?教材能否持续使用?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绕不开的、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基于高中学校语文教学的现实窘境,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建设的最佳策略,是在语文教学的现有资源中进行筛选,选择生长点,将教学中原有的部分学习内容转化为校本教材的资源,用课程的标准、核心素养的理念,将其升格为课程。其中,把语文学科活动升格为校本课程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一、语文活动升格为校本课程的现实性

高中语文活动主要包括朗诵、演讲、辩论、戏剧表演、读书活动、征文竞赛等,这些活动本身就是语言实践活动,本身就很好地契合了核心素养的要素,是语文学科特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而活动,使语文活动的质量、效果大打折扣,有时教师为了省事,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导自演,与班级临时准备节目表演无异。如果用课程的标准来衡量,这些语文活动达不到课程的标准,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几乎没有体现,有时候大部分学生成为了看客,一场学科活动成了少数学生的表演。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在语文活动的具体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语文活动升格为语文校本课程,是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可以快速建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

要把语文活动提升为校本课程,首先要依据核心素养的内容对语文活动进行大致分类。朗诵——语言建构与运用;演讲、辩论——思维发展与提升;读书报告——审美与创造;戏剧表演——文化传承与理解。其次,要用课程标准对语文活动进行规划,编制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目录,并进行类似于常规课程中课前、课中、课后的周密安排,建立一套语文活动校本课程化体系,推动校本课程的常态化运行。校本课程目录可以按照高中学生的心理和能力发展需求开设,课程顺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安排。

语文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开课时间一般在开学后,课程一周一次,一门课可安排十节课左右。语文学科制定校本课程目录,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灵活开展。校本课程一,所列活动为固定栏目,在所在学期内必须完成;校本课程二为选做栏目,备课组可根据教学进度动态调整。校本课程三,为创新项目,鼓励以备课组为单位创新语文校本课程,鼓励开发一些适应新媒体、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

三、可以形成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操作范式

课程形态。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依据课内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标准,一门校本课程分为基础知识课、技巧指导课、活动展示课三种课型。在每学期开学时,备课组要将语文校本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上报年级组和教务室。

课程方式。三结构,两阶段。前者按基础知识课、技巧指导课、活动展示课准备。后者分两个阶段运行:第一阶段,展示排练。其线性过程为:组队——选定内容——排练。第二阶段,活动展示。线性过程为:展示申请——场地准备——正式举办——总结评比。

课程惯例。活动展示课主持人在学生中选拔产生,活动展示课评委由学生组成,制定相应规则后,整个活动展示课由学生自主完成,备课组及教师只做辅助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四、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高中语文活动升格为校本课程,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以人为本,开展的朗诵、演讲、戏剧表演、辩论、读书报告、写作等课程,都直接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能力。语文活动升格为校本课程,其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设置,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虽各有侧重,但都能實现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生根”和“成长”。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推出很多创新项目。以朗诵为例,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新媒体的优势来进行。如我校开展的“经典名著电影的配音大赛”,就借鉴喜马拉雅平台,将朗诵录音在互联网上推送。又如写作,在假期作业中,我们借助抖音平台,布置学生写“我的假期生活”“幸福的一天”“两江风景”等记叙文,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拍摄成小视频,体验文本语言与视觉语言各自的优势,以及转换的规律。上述课程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开展语文活动,便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现主体意识,发展自主能力、获取直接经验,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

五、可以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建设意识

在现阶段,学校、教师对语文校本课程的认知仍然不足,课程意识缺乏,以为课程就是教材,正正规规的上课文,才称得上是课程,没有自觉将语文活动上升到课程的高度。由此,造成了一种怪相,语文活动多,学校意见多,活动效果甚微。

例如,影视欣赏,一般学校都开展了这类活动。但很少有人从课程的高度来规划,而是碰上晚自习全是语文或是语文时间足够多时,老师们就有给学生播放影视的冲动。缺少规划,没有预案,影视的选择随机性大,放完了事,次数多了,就会引发校方的不满。但是如果作为课程来处理,就会大不一样。学期开始就有规划,观看前有影视艺术审美指导,观看后有艺术欣赏和风格鉴赏等内容,从而提高影视课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若将影视课上升为课程,组织教师开发校本教材,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实现了校本教材与学科教学、学校发展、学生需求高度统一。

[作者通联: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校本核心高中语文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