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的《中国建筑的特征》
2020-01-15易东晖
易东晖
一、梁思成的文化观
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一生致力于我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古建筑研究成果,同时为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和遗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妻子林徽因为保护我国古代建筑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以说,梁思成先生的文化观十分直接的体现在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态度上。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曾说:“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这说明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中所包含的文化既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也是自己文化观、艺术观的体现。即,梁思成先生的建筑观就是他的文化观。
1.建筑形式各异,文化兼容并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这与梁思成先生的“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相一致。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的建筑历史悠久,有自己的独特特征,千百年来虽然随着疆域的增减、民族的交流有所变化,但是其建筑结构的内核没有改变,仍然有着鲜明的名族特色。这正与文化的发展相一致。我国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相向而行,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碰撞,甚至出现过少数民族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局面,但是汉族文化仍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华文化。“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建筑之嬗变,与文化之嬗变具有相同的历史轨迹,这种相似性为中国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讨提供了可能。
2.建筑与文化互为因果
“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这句话表明了梁思成先生对建筑和文化关系的看法。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影响建筑规模和艺术的嬗变,而建筑遗迹和建筑记载又成为推测和研究文化的重要依据,建筑成为反映文化的载体和样本。“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建筑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综合产物,文化是建筑特征形成的重要依据,二者互为因果,相互成就。以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为例,武当山古建筑群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其筑营造殿技艺也是当地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以武当山紫霄宫、玉虚宫等古建筑为中心所形成的文化空间,正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及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建筑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释义来看,建筑物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部分。一方面,建筑物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人们可以通过建筑物了解传统的建造技艺,如闽南传统民居就有自己独特的营造技艺。另一方面,建筑物与固定的节庆活动一起组成的文化空间形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大类——民俗,如祭孔大典、武当山庙会等国家级民俗项目,就是在曲阜孔庙、湖北武当山古建筑这些特定的地点举办的具有较为固定、形制完整的节庆活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建筑遗产
这里所说的建筑遗产并不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单独的建筑类遗产,因为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是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的分类中都没有建筑类,这里所说的建筑遗产仅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与建筑相关的项目。梁思成先生认为建筑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是十分有道理的。根据分类,建筑遗产属于传统手工艺或者传统技艺类,在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3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两项。而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类项目就更多了,涵盖了各民族具有特色的传统建筑技艺。如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等居住类的建筑遗产,还有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石桥营造技艺、传统园林营造技艺、古戏台营造技艺、坎儿井开凿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等非居住类的建筑遗产,更有甚者,古建筑修复技艺也成为一种传统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我国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中,列入省级、市级、县级的建筑非遗只会更多。
2.建筑遗产与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或者说对建筑和文化关系的把握让人叹为观止。他认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结构取法,“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他认为,建筑物的特征是由建筑物的结构决定的,这一说法在入选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名称上得以体现,比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木结构就是这种传统建筑最大的特點,它决定了建筑物“梁柱构架”的特点,中国木建筑必定有梁有柱,有斗拱、屋檐等独特的木建筑特色,武当山太子坡景区的“一柱十二梁”将这种传统建筑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再比如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四合院并不是只有北京有,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北京四合院保存最完整,最具有特色,因此名声较大。可以说,四合院也是一种建筑结构,是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的一种,这种结构体现在建筑物的建筑布局中,提起四合院,人们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天井”、“庭院”、“厢房”等具有四合院特色的场景。梁思成先生还认为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主材,“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清代以前,木材都是我国建筑的最主要材料之一,特别是在房屋建筑方面没有其它材料能够替代,汉族是木结构建筑最具代表的民族,其它的如苗族吊脚楼、侗族木建筑也都独具特色。梁思成先生对我国建筑特别是传统建筑的特征把握十分到位,而这些特征也恰恰是各类建筑能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文化支撑。
3.建筑遗产中的文化内涵
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的第二大特征是在于环境思想方面,“与其它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建筑遗产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的保护与传承绝不仅在于建筑技艺的留存,更重要的是对文化内涵的解读,文化蕴藉以及艺术特色的深刻把握。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体现了顺应自然,率性而为的道家思想,“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古人认为,建筑物的寿命是有限的,木结构不管是年久破败还是失慎焚毁都属于正常现象,因此不追求坚固永存,这也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盛行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我国古代建筑形制承载着当时的文化需求,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的影响极重,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印记;建筑布局还受政治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官家建筑极重典制和礼法。这些“均足以证明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之寄托于建筑平面之”。再者,建筑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大多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因此对建筑艺术的理解主要靠匠人的实践,这就要求从业者要有工匠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中,师徒传承与家族传承、社会传承是最主要的三种传承方式,共同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师在教授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去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通过资料搜集、图片展示、分组讨论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去发掘中国传统建筑特征中所体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去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提高对文化的认知力,形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布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