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教学策略
2020-01-15李渊唐
李渊唐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为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引导。也就是说,我们在引导学生在熟读一篇文章后,可以从不同视觉进行问题的创设与回答,使问题伴随着整个阅读过程,从而引领学生的成长。
一、以内涵问题为依托,巧妙切入
问题导向教学指的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对教师创设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学生经过文本阅读后,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涵进行阅读归纳,通常一篇文章都是具有其具体内涵的,而教师要做的则是,对内涵问题进行巧妙切入,使学生通过问题对文章内涵有一个总体的认知。
以《驿路梨花》为例,本文的主题内容反映了西南少数民族人民乐于助人、学习雷锋的感人故事。但是,在课文的开篇,文章描写了夜色中的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大山、开满雪白梨花的枝头、一弯新月初升,这些内容都会给读者形成初步的阅读印象,这是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文章描写景色只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一步文章的叙述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继续耐心细致地阅读全文,并在此提出问题,到底谁才是草屋的真正主人?随着阅读的继续深入,学生会发现文章的真正主题集中在后半部分。而且,就连文章中间出现的须发皆白、看起来极像草屋主人的瑶族老人,也不是草屋的主人。在阅读到这里的时候,学生会对草屋的主人是谁有着更加强烈的阅读期待。直到最后,文章才交代了草屋的主人原来是一个少数民族少女。这种问题导读的模式,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从而有效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二、以经典问题为核心,浪里淘金
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环节,对于课文的阅读,教师如果能提出清晰明确的问题,会有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对文章内容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和领悟,从文本中寻找到主题及文章内容的核心点。
以《紫藤萝瀑布》为例,本篇课文情感曲折动人,语言优美,并且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耐人寻味。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完全依据文章的表面内容对文章进行理解,而是应结合课文的旁白对课文进行进一步理解,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浪里淘金,对本文的经典语句进行细致深入的探析,从而体会文章的深刻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比如,作者强调压在心头的关于疾病和死亡的疑惑究竟是缘何而来的?当看到紫藤萝瀑布的时候,为什么又会联想到十年前的藤萝?而作者看到花的时候,为什么又会出现“生的喜悦”的心情?上述三个问题,充分概括了文章的主体内容。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围绕课文的中心对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在无形中就得到了有效训练。阅读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以了解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比如,第一个问题是因为作者心疼自己病中的弟弟,第二个问题是作者想到十年前与弟弟在一起快乐的时光,第三个问题是作者的心境已经超脱,虽然人的生命短暂,但是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三、以创新问题为目的,突破定势
在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因受传统程式化阅读模式的影响,往往会教给学生一些固定的阅读模式,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指导按照习惯的阅读模式去解读课文,因而,难免会对文本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突破阅读思维定势,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内容去进行理解,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窗》为例,这是一篇意味深长的小小说,较为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对人性的善恶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内涵。但是,许多学生在对本文进行阅读时,通常只看到了文章表面的内容,即靠窗的病人每天透过窗口看到外面的世界,因此心情较好,从而也使其心境开阔、热爱生活。而离窗口较远的病人,由于看不到窗外,每天面对冰冷的墙壁,因此心情也逐渐变得压抑。面对学生的这些肤浅认识,教师可以用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对本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比如,远离窗口的病人是起初就是如此自私冷漠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其变得冷漠的呢?通过这种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感受到远离窗口的病人并非最初就是如此,只是由于远离窗口,看不到窗外的美景,每天只是孤独地躺在病床上,再加上生病导致心情更加不好,所以逐步变得冷漠自私,这是值得我们同情的。通过上述两个问题,学生的思维角度立刻变得开阔了,对问题的认识自然也就变得全面丰富了,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引导,具有较强的針对性,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在问题中得到了体现,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阅读教学,使教学目标更为清晰明确,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文本的认识也变得全面而深刻。通过长期的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考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作者通联:甘肃民乐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