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的单侧脑桥臂梗死1例报告
2020-01-15桑庆庆梁晓莉桑道乾
桑庆庆,梁晓莉,桑道乾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现占据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之首;其中,脑梗死为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1]。在临床工作中,会发现一些少见的梗死-桥臂梗死。脑桥臂(pontine brachium,PBL)位于多血管支配交界区,很少发生梗死,PBL 梗死约占急性脑梗死的 0.9%,而孤立性的PBL梗死临床罕见[2-3],单纯的单侧脑桥臂梗死更少见。现报道1例孤立的单侧脑桥臂梗死,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总结,探讨单侧脑桥臂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提高对单侧脑桥臂梗死的认识。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5岁,以“头晕半月,加重伴右侧面部及左上肢麻木1周”为主诉入院,既往患“高血压”病10余年,不规律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血压控制不稳:在110~180/80~100 mm Hg(1 mm Hg=0.133 3 kPa)间波动。否认其他病史。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右侧面部痛温觉减退,右侧额纹消失,不能蹙眉,右侧眼裂闭合不全,右眼旋转性眼震,双眼视力和视野正常,左侧鼻唇沟浅,左侧上下肢轻瘫试验(+),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右侧上下肢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右上肢快速轮替笨拙,右侧指鼻试验不准,右下肢跟膝胫试验欠稳准,闭目难立征(+),余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入院后予以查头颅磁共振平扫+增强:T1W桥脑右侧桥臂异常低信号(见图1);T2W右侧桥臂异常高信号(见图2);T1W+C为右侧桥臂异常高信号(见图3);矢状位T2W为右侧桥臂异常高信号(见图4);颅脑MRA(见图5):正常。诊断为右侧桥臂梗死。入院以后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脑保护、调节血压等治疗。入院期间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左右。7 d后患者头晕症状与右眼眼震消失,17 d后右侧面部、左上肢感觉及右侧肢体共济恢复正常,可蹙眉,右侧眼裂可闭合。
图1 T1W桥脑右侧桥臂异常低信号;图2 T2W右侧桥臂异常高信号;图3 T1W+C像:右侧桥臂异常高信号;图4 矢状位T2W桥臂异常高信号;图5 头颅MRA:未见明显异常
2 讨论
小脑主要是通过三个脚与脑干进行相连:小脑上脚、中脚及下脚。其中中脚又称脑桥臂,在这三对中最大[4]。其位于第四脑室两侧、并连接桥脑与小脑,在横轴面上呈宽带状[5]。桥臂邻近结构包括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及其神经核[4]。脑桥臂有重要纤维传导束往返于小脑、脑干及皮层之间,含有小脑最大的传入纤维,即皮质脑桥小脑纤维,与小脑的协调运动功能密切相关[6]。脑桥臂的血液供应主要由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 )、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和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分支共同构成,侧支循环异常丰富,因此脑桥臂梗死罕见。桥臂的解剖及血供特点决定桥臂区梗死可表现为桥臂综合征(从属于AICA综合征):三叉神经、面神经与听神经根受损症状。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及听力下降、周围性面瘫、面部及肢体感受疼痛、温度、接触外界刺激时对物体感受能力减弱(即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浅感觉障碍)、肢体运动不协调(即共济失调)、病侧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病侧眼球内陷、眼裂变小及患侧面部少汗无汗等表现(即Horner综合征)[7]。单纯脑桥臂梗死不会累及锥体束,因此不会引起肢体运动障碍及锥体束征[8]。
脑梗死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重视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检测和预防[9],目前国内外关于孤立的脑桥臂梗死的发病机制可大致概括为:①血管的发育异常及变异,一侧或双侧椎动脉或(和)基底动脉闭塞[4]。②由动脉粥样硬化性基底动脉闭塞引起:但脑桥臂区血液支配较丰富,可出现“选择性”受累[4]。③相关文献显示分水岭区域的低灌可作为桥脑梗死的可能机制[10]。研究表明桥臂位于AICA和SCA的分水岭区,主要由AICA供血,部分由SCA供血,分水岭区血流灌注不足被认为是桥臂梗死的另一种机制[11-12]。脑桥臂的血供为终末段血管,于脑干的分水岭区,在基底节动脉主干狭窄的基础上将会导致远端小动脉的供血不足,形成桥臂的梗死。④董小林等人在对老年女性脑梗死临床特点的研究中指出,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期过后脑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成倍增长,导致其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明显升高,考虑与老年女性绝经后雄激素过剩及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13]。⑤慢性高血压可能损害微血管功能以及血流量,从而使得梗死区域通过微血管系统建立侧支循环发生障碍,病情的进展可能是由于灌注的减少和/或缺血区域快速建立侧支循环的能力下降[14]。研究者认为此类患者不宜控制血压过低,可以导致低灌注,易梗死。
据相关文献报道,桥臂梗死临床特点主要为眩晕、共济失调、头晕、面部感觉减退、眼震、面瘫、耳鸣听力下降等[8]。该患者起病较为急骤,主要表现为头部昏沉不清晰感,右侧面部及左上肢痛、温觉减退,且右侧面部较左上肢痛觉减退严重,说明存在三叉神经损伤;右侧额纹消失,不能蹙眉,右侧眼裂闭合不全,说明存在面神经损伤;无眩晕、无恶心呕吐,即为前庭功能正常未受损害;无耳鸣及听力下降,证明听神经及其神经核未受损害;伴有肢体共济失调(皮质小脑束受损),有“高血压”病10年余,且血压控制不稳定,结合头颅磁共振表现,脑梗死诊断明确,定位诊断为右侧桥臂梗死,临床症状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符合桥臂综合征表现,因该患者虽伴有共济失调,但受累神经较少,仅三叉神经、面神经损害,临床表现轻,既往合并的基础疾病也较少,仅高血压病史,对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循证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15],同时予以按脑梗死内科保守治疗后相关症状恢复较快,治疗效果较好。
该患者,55岁,老年女性,已绝经,既往高血压病史,为其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血压控制不佳,血压波动较大,在110~180/80~100 mm Hg间波动,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头颅MRA未见明显异常。因此,该患者脑桥臂梗死很大可能为血压波动较大引起的低灌注所致。
根据临床症状及磁共振影像学结果显示,单侧脑桥臂梗死应与单纯小脑梗死、小脑出血、 多系统萎缩相鉴别。
综上所述,临床上桥臂梗死罕见,对眩晕、头面部感觉障碍的患者应警惕桥臂梗死,积极完善影像学检查,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平稳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