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诊改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质量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020-01-15刘昌喜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院校高职

曾 珍 刘昌喜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自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发布以来,全国职业院校开始逐步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制度。自2018年下半年起,各级诊改试点高职院校陆续接受上级诊改复核。然而,从高职院校的诊改实践中发现,影响诊改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在于忽视学校现代质量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质量主体并没有摆脱过去“等、靠、要”的惯性思维,而主动参与到诊改工作中来。高职院校要想建立长效诊改工作机制,现代质量文化亟需同步建设。

一、职业教育现代质量文化内涵界定

1.质量文化概述

质量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对美国所造成的冲击。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他的理论在美国长期不受重视,但却受到日本人的热捧,促使日本企业得以重生。研究者发现,美国企业管理较为注重技术、设备、制度、方法、组织结构等“硬”因素的分析,而日本企业则更多地强调人、目标、信念、价值观等“软”因素。因此,一些美国的管理学者开始认识到质量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 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也开始了对质量文化的研究。

根据美国管理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和玛丽.库尔特对组织质量文化本质的描述,质量文化具有七个维度:一是关注细节,期望员工展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二是结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的程度;三是人本导向,管理决策考虑对组织中人的影响的程度;四是团队导向,将工作安排给团队而非个人的程度;五是进取心,员工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非合作的程度;六是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为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七是创新和风险承担,鼓励员工创新和承担风险的程度。在不同的组织中,每个组织所强调的维度都会有所差别,某个维度会比其他维度强调得更多或者更少,这从根本上塑造了该组织的人格和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从而形成其特有的质量文化。

2.高职教育现代质量文化内涵

职业教育引入质量文化的时间虽不长,但已逐渐成为业界研究的热门课题。2015年12月,《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 号)文件明确把“树立现代质量文化”作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主要任务之一。

高职教育现代质量文化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被各质量主体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技术知识、行为模式、制度、价值观念、团体意识、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包括质量管理技术和质量精神文化。质量管理技术是指高职院校测量、评价和提高质量的程序、工具、手段和规则。质量精神文化是指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质量主体在追求质量时体现出的价值、承诺、态度和能力等文化心理要素。

质量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质量文化既包含行为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显性文化,也包含发展理念、价值观念和团队意识等隐性的精神文化。狭义的质量文化仅包括质量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相对稳定的存在于师生观念中质量意识形态。质量精神文化是质量文化的核心,起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质量精神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物质、行为和制度。

因此,诊改背景中的质量文化应当定位为狭义的质量文化,即质量精神文化。通过质量文化建设,提升质量理念,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共同价值追求,引领质量物质、行为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提升诊改工作的自觉性和可持续性。

二、现代质量文化建设在教学诊改中的地位

高职院校建立教学诊改长效机制,一是要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二是搭建智能化信息平台;三是树立现代质量文化。(如图1所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造目标链、标准链、制度链、考核链,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是学校结构的整体框架,类似于人的躯体。智能化的信息系统是落实教学诊改长效机制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保障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文化的高效运行。而质量文化是根植于师生内心的质量价值观等文化心理要素,是自下而上,由里而外的,类似于人的灵魂,是质量追求的最高境界,有什么样的质量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之相适应。

图1 质量文化在教学诊改中的地位

因此,质量文化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落实高职院校诊改工作机制的硬性手段,而质量文化则是落实高职院校诊改工作机制的软性手段,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共进关系,两者相辅相成。质量文化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具有导向性,有助于把质量话语转化为质量行动,是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途径。

三、高职院校现代质量文化建设理论依据及遵循原则

1.现代质量文化建设理论依据

高职现代质量文化建设思想源于企业。企业文化思想产生的源头是基于日本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二者是因果关系,全面质量管理是因,质量文化表现是果,是用全面质量管理激励组织的文化基因。因此,高职院校现代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让质量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循环起来生成质量文化,且开发质量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就是高职院校现代质量文化建设的目标。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致力于持续改进并回应顾客需求和期望的管理理念,包括以顾客为中心、关心持续改进、数据说话、提高质量、员工授权等主要观点,是有意识的质量行为,而质量文化建设是有意识的组织质量行为。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发展目标,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PDCA-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用符合做人做事的规律引领质量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持续循环生成先进质量文化。

2.现代质量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1)人本导向

基于全面质量观,高职院校现代质量文化构建应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者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对师生的影响程度,关注师生的成长和发展。在贯彻落实质量文化时,不能简单的要求教师、学生记住校园的办学理念、校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名言名句、政治性标语等,而是要润物细无声,“生活”化、“教学情境”化,要贴近人心,要让教师、学生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要创造友好的语言文字环境,要注意通过质量文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促进教职员工的成长,使两者成为有机的统一。

(2)校本特色

高职教育作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应该有其独特的质量文化,应是植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匠精神等职业教育元素的质量文化。同时,每一所高职院校应尊重自身历史传统,从学校的历史、使命、办学目标、定位以及所处的环境等特点出发界定质量,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质量文化。

(3)开放融合

高职院校现代质量文化应该具有包容性,能够接纳新事物、新理念,以开放的态度与社会文化相融合。高职院校的管理风格是鼓励并奖励传承与创新,有好想法的管理者或教师、学生应被鼓励进行尝试。

四、高职院校现代质量文化建设路径

1.利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上而下引领质量文化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学校质量文化的载体和根基,缺乏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学校的管理就没有清晰的管理结构,陷入无序和困境之中。在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时,要厘清其应当承载的质量文化,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校训精神与学校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有机融合;要形成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精神层面的质量文化金字塔,自上而下引领质量文化的生成方向;使学校质量建设的核心价值思想潜移默化地滋养师生的心灵,塑造师生积极向上的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和质量信念,自觉成为师生开展质量实践的指导思想。

2.推动利益相关者自下而上生成质量文化

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受到组织决策和行为影响的组织环境中的任何支持者,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高绩效的组织在决策时总是倾向于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高职院校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教师、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利益相关者和政府、企业、行业、家长等外部利益相关者。

高职院校开展诊改复核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学校自主诊改工作的有效程度,是“诊断性评价”,而不是评估阶段的“问责性评价”。因此,高职院校回归成为质量建设的主体,各利益相关者均都负有质量建设的责任,是质量利益的共同体,他们之间应形成共同的质量文化意识。高职院校要在教学诊改中,通过各类培训、树立质量典型、开展各种仪式活动、标示质量象征、培养共同质量语言等方式强化质量主体的质量意识,明确质量保证的目标和任务,引导全体教职员工自觉落实质量自主保证责任。同时,把质量文化核心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借助线上线下校园媒体加以宣传,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校教职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和质量信念,将质量文化内化于师生之心,自下而上推动高职院校质量文化的生成。

3.采取员工授权管理的方式培育质量文化

所谓“员工授权”也就是给予员工更多决策权的管理方式。研究表明,一方面,授权能激励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大型组织结构中,低层管理者比高层管理者“更接近行动”,通常对于问题有更详尽地认识,也知道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管办评”分离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管理变得更加分权化,通过在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授权给质量主体,将学校内部的一定职责和权限授权给二级学院、教师、学生,能够发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对于外加的质量保证持消极态度,他们认为诊改只不过是学校管理和控制的另一种问责方式。因此,如果过分强调自上而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控制和戒律作用,将会挫伤教师对诊改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授权,让质量主体参与诊改工作的进展与决策,共同制定目标、设计标准,主动发现问题、改进问题,而不是机械的执行目标和标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对诊改技术的认同,从而培育内生型的质量文化。

4.运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系统支撑质量文化

智能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信息系统是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实施的载体,支撑着质量文化落地实施。通过智能信息系统,简化了师生办事流程,“让师生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另外,还可以向师生推送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体现学校人性化的管理。

此外,质量持续改进需以数据分析作为决策活动的逻辑枢纽,科学、智能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系统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做出正确决策,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成效。因此,智能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化平台是教学诊改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质量文化生成的助推器。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化平台需要从文化服务的思维进行设计,凸显学校的质量价值观,体现对多样群体价值观的尊重,体现以教师、学生为本位的服务观。

五、结语

综上,现代质量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诊改的灵魂,任何忽视质量文化的质量改进手段和工具都是难以落地生根的。然而,现代质量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长期滋润浸养的结果,需要高职院校把质量文化建设作为内部治理的一项长期基本工作来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推动,借助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系统为支撑开展实施,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职业教育现代质量文化,以保障高职院校常态化自主诊改机制的运行,保障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关于创新军队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思考
设计保证体系建设和审查的若干专题研究之二——设计保证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