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共性与个性研究

2020-01-15周红莉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一流广东学院

周红莉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作为以创新驱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2016年,广东省启动了“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共立项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18 所高职院校,建设期为4年。目前,建设周期已过半,那么,18 所单位的总体进展如何?有哪些共性与个性?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及时探究。顺应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的新举措,采用比较视角,研究广东18 所单位“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引领”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广东“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是加强新时代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大举措

为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创新、推动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国家顺利实施示范性、骨干性高职院校计划之后,近年来相继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文件,对高职教育未来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路径指导。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建设“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0 所左右)”的目标,而后于2019年出台《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紧锣密鼓地启动了“双高计划”建设。广东积极响应并进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部署,立项建设了18 所综合实力较强、社会声誉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广泛的高职院校,旨在全力推动高职教育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引领,从注重规模速度的粗放式发展向注重质量内涵的集约式发展转型,从硬指标的显性增长向软实力的隐性提升转型。

与此同时,作为第一经济大省,自2010年以来,广东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在高本协同育人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教学标准研制、技能竞赛、质量年报等方面成绩突出。然而,尽管广东经济总量多年领跑全国,但高职教育依然面临着区域布局结构不均衡、办学水平差异较大、专业建设资源整合不够、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规模不足且示范带动作用不强、教育教学与信息化融合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与江浙地区高职教育相比,在质量、水平、结构、效益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广东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不仅是对国家顶层设计上的积极回应,更是顺应高职教育现代化规律和新时代要求,对内涵建设与办学实践的不断省思和前瞻性设计。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广东共有高职院校88 所,全日制在校生759085 人。其中,18 所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日制在校生总体规模为248799 人,占比32.78%,均值13822 人。18 所单位中期目标平均完成率为76.66%,资金实际到位率62.67%,支出率71.47%(注:由2018年广东18 所高职院校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中期检查报告计算所得。),综合实力、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显著增强了对其他高职院校的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通过比较可见,18 所单位具有五个共性与三大个性,彼此影响与交织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各个层面。

二、广东“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五个共性

18 所单位的共性主要体现为建设愿景、核心理念、主体策略、共同问题、未来对策等五个方面的一致性现实选择和实践特征。

1.建设愿景:区域特色、业内领先、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力

18 所单位明确提出了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或建设愿景,集中体现为“区域特色、业内领先、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力”,注重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身办学定位与优势,并强调与主要行业面向的结合(见表1)。

表1 广东省18所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愿景

续表1 广东省18所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愿景

2.核心理念:践行功效型、发展型教育观

在追求高职教育优质化发展的过程中,广东18 所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立足实际、放眼国际,不断拓宽战略视野、创新发展思路,树立和实践了功效型教育观、发展型教育观。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第一,以关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主动服务与推动社会实践,促进学校教育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第三,以宏大的国际视野确立高职教育战略发展观,创新符合实际、有特色的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第四,固化模式转向求新求变,在强化高职教育优质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凸显并强化高职教育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向适当引领社会发展的功能;第五,高度重视产教深度融合与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

在这一基本理念的实践下,广东高职教育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追求速度向提质增效转变、拓展外延向内涵建设转变、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专注职业技能向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转变、终结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同质同构向特色品牌转变、碎片化改革向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转变等认识的飞跃。

3.主体策略:依据顶层设计实施五大类项目

从政策制定与落实的路径上看,“广东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由政府顶层设计、指引和评鉴,18 所高职院校予以贯彻落实,主要包含深化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含人事制度改革、学分制改革、二级学院试点)、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自选项目等。其中,18所单位共开展了132个高水平专业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最多,为12 个,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其次,为10 个,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有9个。

4.关键问题:建设质量直面六大难题

依照高职教育质量年报、社会需求适应能力评估等相关文件,根据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任务,将18 所单位陈述的问题进行归类,包括六个一级指标、十八个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18 所单位陈述问题最多的是“政策支持与保障”(19个),其次是“体制机制改革”(16个),最少的是“科研与社会服务”(3个)。在18个二级指标中,陈述问题最多的是“项目建设管理”(13个),主要涉及到建设目标不完善、资金到位率与支出率偏低、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等,其次是“高层次人才引育”(9个)、“专业建设”(8个)(见表2)。

表2 18所高职院校文本陈述问题归类与频次

可见,主要问题体现在保障性政策乏力、“放管服”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专业-产业”契合度有待提升、高水平师资引培问题突出、国际化发展政策支持与优质资源不足,以及产教融合“两张皮”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等六个方面。

5.发展方向:高水平实现建设蓝图的应对策略

文本显示,在未来发展中,18 所单位将加强六个方面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示范带动广东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

第一,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与保障,深入推进项目库管理工作。第二,深化以院校现代治理体系构建、二级学院权力机制良性运行、混合所有制办学、职教集团办学等为主要内容的“放管服”体制机制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第三,强化产业人才需求导向,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健全专业诊改体系,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第四,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与平台保障、创新人才引入方式、创建分层分类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等方式重点突破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第五,强化广东“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等平台作用和信息化的支撑力量,在传承与创新中创建具有广东特色的国际化模式。第六,将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作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甚至是“主流形态”,在跨界融合、抱团发展中形成多元主体办学格局。

三、广东“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三大个性

虽然18 所单位在建设框架、关键问题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因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办学理念等具体校情的不同,在发展定位、品牌塑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

1.发展定位:主要行(产)业面上特色鲜明

围绕通过优质发展、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建设目标这一核心价值取向,18所单位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定位与文化传统,面向主要行业、产业,确立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发展定位,强化服务意识,强调同类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领先。例如,广东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提出要建设成为全国水利电力类、信息技术类高职院校中的一流院校,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则强调面向大健康领域,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在南亚热带产业领域办出特色、办出高水平。

2.品牌战略:特色项目打造专属个性名片

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总体框架下,积聚力量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打造自我品牌是18 所单位在建设周期内提高核心竞争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战略,高水平专业建设、自选项目成为形成学校未来个性名片的重要生力军。

其中,18 所单位依托各自重点专业、优势专业共开展了132个高水平专业建设,带动整个专业布局的调整优化。例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瞄准区域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等9个龙头专业为引领,重点建设“轻工”品牌和特色专业,省级以上品牌(重点)专业已占专业总数的20.3%。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9 个专业为引领,初步形成了“国家示范-省重点-校重点”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以及“公路、水路、轨道三路引领,机电信息、经济管理两翼发展”的专业布局结构,促进了对交通转型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需求的精准对接。

18 所单位一流高职建设自选项目共计31 个,主要分布在体制机制改革、校企合作、国际化、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其独特的“三育人”(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模式和国际化发展战略成为全国高职教育的“领头羊”;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奉行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方针,推广墨子文化、建设智慧校园,成为其新时期发展的象征;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民航职业文化育人载体,形成了以航空科技文化、幸福心理文化育人为核心的办学特色。

3.范型各异:面向国内外高职院校对标寻差

为创新发展思路、提升竞争优势及增强办学实力,18 所单位借鉴了标杆管理的经验,通过对比标杆,寻找差距,瞄准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的突破与发展。除了共同参照全国示范性(含骨干)高职院校平均水平以外,依据各自发展需求、办学定位、社会影响力、主体优势等,分别确立了1-3所国内外不同的高职院校作为标杆,调整发展策略,扬长补短。例如,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标杆,聚焦机制创新、教师专业成长、专业交叉融合等重点工作,促使“双师”比、青年教师研究生比、母校满意度等关键指标高于标杆院校水平。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基于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对比,针对健康领域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健康管理类专业结构的优化等关键问题,通过建设,差距不断缩小,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起薪线、生均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资金、国(境)外合作院校与机构数量、外国留学生数等指标反超标杆院校。

猜你喜欢

一流广东学院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广东舆情
西行学院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