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梯度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2种消毒副产物和6种阴离子
2020-01-14林智豪林伟桦
林智豪, 郭 莹, 林伟桦
(中山市小榄水质检测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15)
消毒副产物会使饮用水的致癌风险明显增大,且卤代乙酸(HAAs)的致癌风险[1-2]远远大于其他消毒副产物的总和。卤代乙酸中以二氯乙酸(DCAA)和三氯乙酸(TCAA)含量最大,致癌风险分别是三氯甲烷的50和100倍,已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定义为人类潜在的致癌物,并对其含量做出了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也规定了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限值,分别为 0.05 和 0.1 mg/L[3]。
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GC)检测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4],此外还有气相色谱质谱法(GC -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CE)。但由于水样需要较长时间的萃取、浓缩和衍生等前处理,步骤复杂,重现性差,且大部分萃取试剂和衍生试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因而应用不广泛。笔者采用离子色谱法,在测定饮用水中6种阴离子的基础上,增加二氯乙酸与三氯乙酸的检测,无需进行样品前处理,直接进样,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效率高、环保等优点。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Metrohm 861 Advanced Compact IC离子色谱仪,Millipore超纯水系统。
氯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溴化物、硫酸盐、磷酸盐标准溶液,l000 mg/L。
二氯乙酸、三氯乙酸,100 mg/L。其余试剂均为优级纯,所用溶液均采用电阻率为18.3 MΩ·cm的超纯水配制。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Metrosep A Supp7-250/4.0阴离子分离柱,淋洗液为 3.6 mmol/L Na2CO3溶液,经0.22 μm膜过滤,流速为0.8 mL/min,进样体积为 50 μL,分离柱的温度为45℃,以峰面积定量。
1.3 样品处理
水样经采集后立即置于聚乙烯瓶中,并在4℃下封闭避光保存,水样经过0.45μm膜过滤后直接进样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柱的选择
在日常检测中,水中所含的阴离子种类多而复杂,含量也存在差别。为了使二氯乙酸与三氯乙酸能与水中其余阴离子有效分离,分离柱选择具有较高的柱容量和较好分离效率的Metrosep A Supp 7-250。
2.2 淋洗液的选择
淋洗液通常都是电解质,在阴离子分析中主要为弱酸盐。选择淋洗液是离子色谱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直接影响各离子间分离度的大小。三氯乙酸是强保留物质,必须采用对固定相亲和力更强的淋洗液才能将其洗脱。
通过考察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发现较低浓度Na2CO3溶液虽然也能将三氯乙酸洗脱下来,但洗脱时间太长,而且容易造成三氯乙酸的峰形严重拖尾变形;浓度太高的Na2CO3溶液会导致基线噪音增大,压力增加明显,且弱保留阴离子之间分离效果变差,使二氯乙酸与硫酸根不能完全分离。通过实验,选择3.6 mmol/L Na2CO3溶液作为淋洗液,各离子之间的分离效果良好。
2.3 干扰试验
饮用水中通常含有较高含量的氯离子、硝酸盐、硫酸盐等,而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含量则非常低。对此,开展干扰试验,各离子浓度如下:F-,0.2 mg/L;Cl-,0.1 mg/L;Br-,0.1 mg/L;DCAA,0.2 mg/L;NO3-,0.1 mg/L;PO34-,0.1 mg/L;SO24-,0.1 mg/L;TCAA,0.2 mg/L。结果表明,将柱温控制在45℃下各离子能达到有效的分离,如图1所示。
图1 2种卤代乙酸同6种常规阴离子混合标准溶液色谱
2.4 线性范围、检出限与测定下限
在既定的色谱条件下,对8种物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检出限测定,其相关系数r达到0.9991及以上,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被测物的检出限均为μg/L级,可满足饮用水痕量测定的要求。
表1 线性方程与检出限
续表1
2.5 回收率与精密度
在纯水空白样中分别加入各物质的混合标样进行测定,连续进样6次,得到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见表2。可以看出,数据重现性好,各物质的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10%以内,加标回收率在93.4% ~104%,准确度好,能满足饮用水测定的要求。
表2 回收率与精密度
3 结论
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仪对常见的水中阴离子进行分析,并建立同时测定水中二氯乙酸(DCAA)和三氯乙酸(TCAA)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6种阴离子和2种消毒副产物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良好,平均回收率符合要求,适合于饮用水和地表水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