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保氯胺消毒稳定的方法探究

2020-01-14陈洪鹏

供水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次氯酸次氯酸钠原水

陈洪鹏

(天津通用水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氯胺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少,消毒效果维持时间长,目前已在水处理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1]。天津某水厂采用滤前自由氯消毒、滤后清水库进口氯胺消毒的方式。2016年,该水厂将滤前消毒由氯气改为次氯酸钠,清水库进口氨气改为硫酸铵消毒。在氯胺消毒过程中,容易出现氯氨比例投加失衡的问题,造成折点后消毒。为了确保氯胺消毒控制在折点前高点,笔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生产应用探究。

1 原水温度与pH

入冬前和春节后,自由氯消毒后加氨比例会受温度变化影响,若按照前期投量投加氨氮,容易出现折点后消毒的问题,需要调整氯氨投加比例。但该期间水温反复变化,氯氨比例波动,容易造成氯胺消毒效果不稳定。此外,由于藻类等原因造成夏季原水pH值变化,也会影响氯胺消毒。

该水厂原水平均温度和pH,以及新、老混合井投加混凝剂后平均pH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原水水质特点为高温低pH值、低温高pH值。

图1 原水pH和温度的变化Fig.1 The change of pH and temperature of raw water

2 氯胺投加量调整方法的建立

2.1 次氯酸生成浓度表

针对温度、pH对氯胺消毒的影响,为方便投加判断,建立了在不同温度和pH下次氯酸的生成浓度表,见表1。

根据表1对氯胺消毒中的投氨量进行调整,当次氯酸浓度高时增大氨投量、降低氯氨投加比例,反之则降低氨投量。

表1 次氯酸生成浓度Tab.1 Formation concentration of hypochlorous acid pH

2.2 两线参照调整方法

水厂在清水库进口翻堰口井投加氨氮进行氯胺消毒,但清水库进口并未设置流量计,同时水量受反冲洗影响变化较大。为保证氯胺消毒稳定,采取两线法进行氯胺投量调整。经过实际应用和总结,氯胺消毒中常见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见表2。

表2 氯胺消毒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Tab.2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hloramine disinfection

滤前水总氯为1.3 mg/L时,加氨观察消耗量。结果表明,与滤前水总氯为1.1 mg/L相比,将滤前总氯控制在上限,氯氨比适用范围更大,更有利于保证生产。若滤前余氯小,调整范围窄,需要进行微调,否则容易出现折点。

生产中,以滤前氯和进口氯调整氨氮,对每个清水库建立1个趋势曲线图,由滤前氯和清水库进口氯组成两线,见图2。可以有效辅助清水库在线氨氮曲线和氨投量曲线,未来还可设定报警和数值提示。结果表明,滤前氯和进口氯相差0.08~0.18 mg/L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

图2 两线参照调整方法Fig.2 The two- line adjustment method

2.3 应用效果

采用氯胺消毒后,余氯和氨氮合格率大大提高,节约了氯使用量。同时,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减轻了对管道的腐蚀。

3 氯胺消毒影响因素

3.1 pH的影响

pH值在7~9之间,次氯酸钠具有稳定的消毒效果[4]。用 pH 值为6.97、温度为25.6℃的纯水,投加氯氨并混合10 min。在原水低pH值时,生成的次氯酸浓度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pH值的升高,次氯酸钠浓度降低,如表3所示。

表3 pH对次氯酸钠消毒的影响Tab.3 Influence of pH on sodium hypochlorite disinfection

3.2 温度的影响

用pH值为6.9、温度为25.6℃的纯水,投加氯氨并混合10 min。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水温的降低,次氯酸钠的次氯酸浓度下降。

表4 温度对对次氯酸钠消毒的影响Tab.4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sodium hypochlorite disinfection

4 结垢问题处理

4.1 使用次氯酸钠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 所采用的NaClO消毒溶液浓度约为10%,但在次氯酸钠生产、运输、储存的过程中,会有一小部分NaClO因见光或加热分解,生成NaOH、NaCl和Na2CO3等杂质。固体或颗粒物杂质会被罐体外过滤阀拦截,但CO23-和游离碱等会随着NaClO消毒溶液的投加而带入加药管线。

② 高压水进水硬度偏大,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加药管线中存在的CO23-及游离碱反应后,会导致结垢的产生。

③ 加药管线水流不能和高压水管线水流很好对接。

4.2 处置措施

通过更改次氯酸钠加药管路与高压水管理切入位置,保持水平夹角在30°~40°,增大加药管线对接部分内紊流程度,加药管线与高压水管线切入采用活接头,定期拆卸并采用小于5%稀盐酸进行清洗,以防止结垢的沉积扩大[4]。

5 结论

① 通过建立不同温度及pH下的次氯酸生成表和两线法调整氯氨投加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② 次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投加管线和管口处容易结垢,可采用调整加药管切入角度和定期清洗进行去除。

猜你喜欢

次氯酸次氯酸钠原水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次氯酸水在消毒领域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多功能荧光探针用于次氯酸及微环境检测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技改分析与实践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次氯酸钠自动精密加药系统在乡镇水厂中的应用
反应型次氯酸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原水大阵
废次氯酸钠的循环利用及其对乙炔装置水耗的影响
原水臭氧氧化生成溴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