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健康促进的支持性步行环境设计研究
——以苏州环古城河步道改造设计为例

2020-01-14

中国园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支持性步道步行

雷 诚 李 锦

长期以来,规划师都将步行空间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机动交通优先前提下兼顾步行者的出行需求。随着近年全民健身理念发展,以慢跑、快走为主的健身运动快速兴起,“在朋友圈晒步行地图”成为健康时尚生活方式,这对当前步行环境提出了新要求。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苏州等十多个城市均推出各地健康步道建设计划。这表明,步行空间及环境不再单一地满足交通需求,具有更多促进居民步行健身、提高社会公共健康的意义和健康促进价值。因此,如何融入健康促进理念,进一步提升步行环境的健康支持内涵成为当前规划设计的重大议题。为此,本文通过梳理现代步行理论及实践发展,辨析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支持性环境设计要素构成,建构健康促进的支持性步行环境设计框架,并结合苏州环古城河步道改造设计案例进行应用探讨。

1 从步行安宁到步行健康:现代步行理论演变及实践发展趋向

随着交通方式改变,传统步行到现代步行经历了“由兴到衰,再由衰到盛”的发展过程[1]。人本主义思想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反思,以及现代步行主义的发展不断推动步行理论内涵和实践探索的持续演化。

1.1 步行理论的内涵演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步行理论伴随着汽车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演化,其内涵不断拓展。

1)人车分离、汽车优先阶段:早在1930年,柯布西耶在“光明城市”中提出全新的人车分离思想改造城市交通系统,通过分层立交体系减少街道交叉口,实现人车分离。随着“二战”后汽车普及进一步加速了人车分离思想的推广,以机动化和效率为导向,忽视了街道和步行环境的社会功能,步行交通发展受到极大抑制,步行环境逐渐冷漠并衰退。

2)人车共享、步行优先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能源危机促使人们开始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关注步行交通发展,人本主义呼声高涨[2]。倡导减少或限制汽车进入中心区,建设立体交通系统和地下步行系统,有效提升了城市步行环境质量,逐步形成了“人车平等、步行者优先”理念,对解决拥堵、提高城市活力有巨大作用。

3)步行友好、人本优先阶段:随着布坎南报告提出的交通安宁理念推广,“行人享有平等路权”深入人心。80年代新城市主义思潮进一步将“步行友好”的设计理念由内城推广至郊区。“人性尺度、视觉美感、安全舒适”等成为步行环境设计的原则[3]。众多城市从“以汽车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改善可步行性体现绿色出行和低碳发展的需求,提升步行环境品质成为塑造城市魅力的有效路径。

4)步行健康、环境优先阶段:90年代健康城市理念兴起后,公共健康医学加入步行健康研究,步行被认为是最环保和健康的出行方式。“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需要安全迅捷的机动交通系统,同时需要满足人们轻松愉悦且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支持性步行环境[4]。

1.2 步行环境健康化实践

在与“车行至上”理念的抗争中,国内外不断探索步行环境对健康促进的可能性并付诸实践。早在30年代,英美等西方国家开始推动健身步道系统建设,根据步道感知内容的差异分为“景观步道、历史步道、休闲步道和连接步道”多种类别[5]。国内探索源于港台地区的绿道实践,随着2009年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后,以健身为导向的绿道建设风靡各地[6],并根据使用者差异形成了2种主要类型的步道实践。一是就近服务社区居民的城市绿道,具有激发日常健身的运动导向。例如多伦多市中心的“发现之旅”,步行线路分片区将公园、遗迹、生态岸线和街区邻里紧密串联,整合区域公共交通衔接,提供了游憩、生态、健身等多样化的步行体验[7]。二是面向远足人群、连接城乡的郊野步道。如香港著名的野外徒步线路“麦理浩径”,是集自然、人文于一体的休闲郊野径,串联了8个郊野公园,将海滨、山谷等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大坝等人文景观融为一体[8]。

表1 健康促进下步行环境支持因素内涵、作用与要素

当前实践均突出以环境设计支持步行运动:强调健身步道选线的可达性,与公交接驳系统的便利性;优先考虑步行环境的安全和舒适性,注重配套服务设施和特色标识的可识别性;营造与自然契合的动植物景观,以多样化植林计划保证生物多样性,在实现健康导向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这些经验为健康支持导向下的步行环境营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 步行理论与实践趋向

步行环境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已被广泛接受并达成共识——步行空间不仅仅是交通通道,更是包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设施的完整系统,涉及交通地理学、规划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和新兴的公共健康学等不同学科[9]。各学科的研究切入点和内容各有侧重,在交叉探索中不断加入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等思想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研究体系[10]。如交通地理学关注城市整体交通网络的组合作用,规划设计学侧重从空间角度分析交通布局的影响,环境行为学强调行人在步行环境中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公共健康学则更多关注步行对个人疾病防治的作用及步行环境因素对居民发挥健康自主性的影响等。

多学科理论与实践有效拓展了步行环境的内涵,极大推动了步行环境的系统化和健康化发展。其中公共健康学提出的“健康环境、健康生活”核心价值深度契合了中国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生活理念,顺应了健康城市发展目标,而成为引领当前我国城市步行环境建设的重要导向。

2 从步行城市到健康支持:面向健康促进的步行环境设计理论框架

从步行安宁到步行健康,清晰描绘了现代步行环境设计发展脉络,如何深刻理解现代健康内涵,并将健康促进融入环境设计中成为理论研究的基础。

2.1 现代健康的内涵与维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明的丰富,健康不再被单纯地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而是更注重生理、病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由单一维度向着多维度整体健康模式发展。20世纪初期,健康的内涵逐渐由一维“生理健康”发展到二维“生理、心理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著名的三维健康概念,并在80年代定义了四维健康新概念,即“身体健康、心灵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90年代后环境问题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许多学者认为健康还应包括最基础的环境维度[11]。因此,现代健康具有五维属性(图1),各维度相互作用和影响,其中环境健康作为基础维度加深了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2.2 健康促进的支持性步行环境设计框架

2.2.1 健康促进与步行环境的理论关联

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健康干预的作用日益凸显,直接表现在环境与居民体力活动的关系上,该领域研究已成为健康行为科学领域的前沿[12-13]。步行作为最基本的身体锻炼形式,对生理及心理疾病具有积极防治作用,优良的步行环境能支持并引发人们进行身体锻炼活动,其实现路径在于通过提升环境健康来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社会健康。

步行环境作为公共空间环境的基本要素,其促进步行活动发生的主要支持因素为“安全性、易达性、归属性、平等性、舒适性以及愉悦性”,构成了人们健康步行的基本需求(表1)。进一步解析其内涵和对应的步行环境要素如下:安全性作为最基本要素保障行人的人身安全,归属性满足行人对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平等性扩展步行及健身的人群类型,易达性及舒适性则增大人们步行出行概率,最终以愉悦性要素实现步行者的健康反馈。

2.2.2 健康促进的支持性步行环境设计框架

结合上文六大步行环境因素,重点从3个层次来组织设计要素框架。一是从区域交通环境出发,协调步行体系与城市交通网络的关系,完善配套出入口、换乘点和安全防护等要素,为营造健康步行所需的良好社会环境奠定基础。二是营建满足步行需求的步行环境,通过挖掘步行空间的地域文化特色,满足行人内心归属感,突出使用需求与步行环境之间的匹配;规划健康化步行服务设施,提升步行环境舒适感。三是从健康步行环境体验层面,完善健康诱导性和激发性的环境服务设施及风景园林设计,通过合理的竖向及植被设计,提升步行环境舒适及愉悦性,丰富步行体验(图2)。通过上述框架推进支持性环境设计,激发人们自发的健身行为,实现环境、个体与社会健康的良性循环。

3 从片段景观到健康支持体系:苏州环古城河步道改造设计

本文选择苏州环古城河步道改造设计为典型案例,结合上文框架探讨步行环境改造设计,促进城市步行健康支持体系建设。环古城区护城河见证了苏州城的沧桑历史,作为地域风情展示的景观和文化廊道,集聚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环古城河带曲折变化有致,与古城内外水系贯通形成变化丰富的岸线资源;古城门、古城墙等历史遗迹分布其中,与古城内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传统风貌区交相辉映(图3)。

3.1 改造前环古城河步道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苏州环古城河的步行环境建设未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更谈不上健康环境营造,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系统设计,景观空间片段化:环古城景观带被各种交通干道分割成若干片段化景观空间,与周边交通设施、景观环境缺乏统筹,通达性较差。二是风景园林设计标准化,地域特色丧失:环古城景观带断面设计统一化,缺少苏州地域文化展现,忽视与周边水系、历史遗迹的衔接,景观功能性和特色性双重缺失。三是强调步行交通功能,忽视健康促进的支持性环境设计:以快速通行为目标,缺少诱发健身活动所需设施场所,无法满足使用群体的需求,步行舒适和愉悦感较弱。

图1 健康的5个维度

图2 基于健康促进的支持性步行环境设计框架

图3 苏州环古城河带景观与文化要素分布

3.2 环古城健康支持性步行环境改造设计途径

市政府组织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步行环境最需要改进要点集中在“提升步行道连续性(27%)、增加景观绿化和活动场所(16%)、增加服务设施(13%)”。居民对于步行安全与健康设施需求集中在“提供休息场(65%)、良好的绿化环境(58.2)、路面安全性(51.2%)、充足的照明(42.8%)”。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2015年苏州市对全长15.5km的环古城河步行带进行了系统更新改造,全面升级为健康支持体系,将环古城河步道打造成一条展现历史变迁及文化沉淀的复合步行带。从实施效果看,苏州环古城河步道获“江苏最美跑步线路”,其健康支持改造设计经验具有较好推广价值。本文从“步行交通体系、步行空间特色、步行服务设施、步行景观质量”4个方面解析如下。

3.2.1 内外连通的交通网络组织

环古城河步道改造以既有格局为基础,针对“缺乏体系统筹、连续性较弱”等问题,强调“安全性和易达性”,通过有序衔接城市交通体系,构建多层次的交通换乘体系,提倡健康出行方式(图4)。一是环古城河地区倡导“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绿色出行及换乘模式,基于步行优先实施机动车交通体系管控和公共交通资源整合。增加步道周边公共自行车换乘点数量,由原来的7个增加到22个,并提升与公交站和地铁站点衔接效率。二是规划合理的水上交通游线,构建水陆联运的交通换乘系统。新增的6处码头将陆上游览路线与水上游览路线进行衔接,实现滨河区域联动的可达性。通过改造设计极大地拓展了古城区内外连通性,提高环古城步道的通行容量和易达性,从而引导居民选择健康的出行方式,间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一定程度上减少车辆产生的尾气,促进环境健康发展。

3.2.2 文化传承的地域特色融入

强调步道与公共空间的协同,将步道由交通空间转换为公共空间,对营造健康步行环境、提升空间活力以及公共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14]。环古城步道改造通过营造主题化步行空间及运用传统园林造景手法有机串联周边历史遗存,将地域文化传承融入步行空间,提升步行吸引力和归属感。

一是分段营造地域文化主题的步行空间。苏州环古城河步道作为串联古城墙城门遗址、绿地公园、历史街区、大运河遗产点等文化遗产的纽带,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线性空间有机结合(图5),并在步道节点设置具地域特色的构筑物、景观小品等,为步行者营造更具地域性、文化性及参与性的活动空间。

二是运用苏州传统园林造景手法提升空间意境。城南故道段码头滨水廊柱的框景、二郎桥段花窗的借景、岸边廊亭的对景及步道两侧园林建筑及植被的点景,充分运用“欲扬先抑”造景手法,削弱线性空间的视线通透单一性,营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传统园林意境。

3.2.3 健康化步行服务设施营建

提供种类丰富的步行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健身、休憩、卫生与引导设施等(表2)。通过融入健康促进理念,强化需求与设施布局关系,创造更加安全舒适愉悦的步行环境,满足各类人群步行及健身需求。

图4 交通网络组织分析

图5 主题化步行空间及历史文化资源整合

一是点线面布局形式的步行设施。健身设施沿步道呈线状及面状分散布局在人流较大的节点空间,将公共卫生间沿步道散点式分布,步道南北两侧设立健康驿站及居住区配套服务半径内老年健身活动区(图6),充分考虑社会老年人群的生理特征,体现人文关怀。二是布局健康支持性的标识设施。通过规划设计步道两侧健康常识指示牌、体育游戏的趣味童谣牌及置石标语等标识设施,不仅增添步行环境趣味性,同时增大居民停留频率与时长。

3.2.4 感官丰富的步行体验设计

营造魅力空间可提升步行吸引力和步行质量,有利于诱发健康活动。通过对地形、绿化及材料进行设计,丰富步行者的感官即视觉、嗅觉、听觉及触觉体验,将步行感知与行为结合,使步行者行走于活力滨水空间,促进身心全方位健康提升。

表2 健康支持性的景观小品与设施

一是引导步行视线的竖向设计。利用水位变化的规律,对步道沿河侧驳岸进行自然式、半自然式、人工式设计及步道微地形设计(图7),并通过统筹河道宽度与建筑之间关系,保证沿河步道两侧城门、城墙等建筑小品及建筑天际线的整体性,解决场地视角衔接受阻问题,将二维线性视角转向三维立体视角。

二是健康园艺导向的植被配置设计。步道南门段两侧草本植物多选用水葱、玉簪、麦冬、滨菊等开花地被,灌木主要有杜鹃、红叶石楠、迎春等,乔木则选用了桂花、水杉、香樟,以上开花草本、乡土树种及季相明显色叶树的栽植形式主要采用乔灌草混合搭配(表3),丰富植被形态及行人感官体验,营造富有韵律的复合型线性步行空间。

三是人性化的步道材料及连续性设计。环古城河步道作为人们进行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与步行者的触觉体验密不可分,成为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步道铺装材料类型变化多样,主要分为木质栈道、汀步、鹅卵石步道等,与暗绿色橡胶材质铺设的健身设施场地共同营造出安全舒适的步行及健身环境,丰富触觉体验;步道整体的地形起伏不大,通过合理的台阶及无障碍坡道设计保证步道的连续性,提高步行安全性,体现对行动不便人群的关怀。

4 结语

本文从中观到微观、自上而下分析健康促进的理念内涵,以国内首例与古城河历史结合的苏州步道改造案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促进下的支持性步行环境设计策略解决了城市步行环境多种问题,实现了步行环境从一维交通功能向多维休闲健身功能的转换,为提升城市公共健康提供有效保障。面对健康促进需求,我国城市步行环境支持性设计应着眼于:将城市交通网络体系进行有效衔接,保证交通环境安全性及可达性;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赋予城市步行公共空间个性及归属感;注重对步行基础设施及步行环境的细部设计,丰富行人步行体验。通过不断完善提升健康支持性的步行环境质量,实现人们追求美好健康生活的目的。

图7 环古城河步道驳岸类型

表3 健康促进的植被配置类型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猜你喜欢

支持性步道步行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海南省健身步道现状调查研究①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鹅卵石
步道砖掩饰不住此路的由来(外一首)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就业中的支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