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温度”
2013-04-29袁卫星
袁卫星
本文所谓的“温度”,是就师生关系的变革、课堂氛围的营造、教育情境的创设而言的。
许多严厉有加的教师,在校长和同行眼里是好老师,在学生眼里恰恰不是。学生喜欢有爱心、知识渊博、豁达大度、昂扬乐观、平易亲和、幽默风趣、善于沟通交流、富有人文情怀、懂得教育民主的教师。
当今世界,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学习”概念的外延被拓宽了,学生可以更多地从学校和书本外获取知识,教师要做绝对的权威也是不可能的了。师生关系再也不是“一桶水”对“一杯水”的关系;要满足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更广层面、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教师不能再以“知识权威”去征服学生,而应当用人格修为(包括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方法、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气质等)去感召学生。
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应当有新的构建,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力角色,强调自己与学生的合作、共享关系;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要甘做“作为学生”的教师,争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力图消减作为一名教师加之于孩子——特别是大龄孩子中学生的传统权威,要变“知识权威”为“学习伙伴”“精神向导”。
“情不通则理不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可是,于漪老师撰文指出,“随堂听教师的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生恹恹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师提问,少数人应答,思维积极的往往仅有几个。教师确实在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些精彩的词句也在着力推敲,可学生不承情,没能打动学生的心”。这样的课堂氛围,怎一个“冷”字了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于漪老师看来,“情”的缺失,是一个关键。
的确是这样,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
当代中学生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需要交流,需要沟通,需要理解,需要宣泄,需要慰藉。他们把课堂作为情感通道,把老师和同学作为诉求对象。面对生情百态,是包容,还是抵制;是允许,还是反对;是激励,还是鞭挞;是赞许,还是否定;是热情,还是冷淡;是劝勉,还是告诫……教师总要有一个倾向性,总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世界经济学大师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21世纪是“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同样也将是理想课堂的发展趋势。课堂中的“高情感”,指的是包含着伦理道德、创新智慧、审美趣味的,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智慧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断升华的,和高科技所派生的新的教学方式共生共荣又具有向导意味的情感。“高情感”的课堂,尊重师生人格的尊严与独立,寻求师生文化上的和谐,摆脱纯技术纯知识的枯燥乏味,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高情感”的课堂,师生的生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所谓情境,按照黑格尔的具有强烈现代色彩的解释,它是指一种特定的人物关系。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情境是“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的“更特殊的前提”。黑格尔还说:“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
有效的教育情境在现代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它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心情或情绪反应,减少其移情或共鸣所投入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变过于理性化的、知识传授型的传统教学为极具生命化的、对话型的现代教学,使教育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而有效的教育情境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安全性、支持性、挑战性。
教育需要“温度”。只有有“温度”的教育,才能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如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