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教育的社区花园营造
——以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为例
2020-01-14黄逸涵周湛曦
周 晨 黄逸涵 周湛曦
随着“生态文明”“青山绿水”“人与自然”等词汇的深入人心,大众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而现实却恰恰相反,当前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高密度的规划建设方式越来越隔离和切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去自然化”的生活以及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现代病。拉近生活与自然的距离,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结,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成为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1]。
2010年以来,中国自然教育呈井喷之势发展,2018年仅参与全国自然教育行业调查的自然教育机构就达398家[2],成为推广生态文明理念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很好补充。但仍存有较多不足,突出体现在商业运营机构多、受教距离远、受众范围小,使自然教育无法有效推广和普及。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城市社区花园这一植根于居民日常生活的绿地类型,探讨其作为自然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和意义,以及设计、建造和后期运营维护的方法,以期为社区花园建设和自然教育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范式。
1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自然教育
1.1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滥觞于西方文明,早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把自然看成一个“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认识到“儿童的生活是含动植物与人类生活而成的,必须要依据其自然的发达以为教育”[3],最早提出了教育要效法自然的观点[4]。之后随着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一批教育家不断探索和完善了自然教育的思想理论,如17世纪的夸美纽斯提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5]等教育适应自然的观点[6];18世纪的卢梭提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们的才能和内在器官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7]等教育归于自然的观点[8];至20世纪初,杜威则把儿童心理看作“是一个生长的过程而不是固定的东西”,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9],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10]的教育观。这些理论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递进和升华,但它们所共同倡导的核心思想却一直是:1)教育要回归儿童自身,要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并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2)教育要与自然和生活相连接;3)教育要使儿童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并不断生长,要在活动中生长、在生活中生长、在经验中生长[11]。不难看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闪烁着对人性的关怀,关注着个体和谐、健康、自由、自然的发展,是对人的天赋本性的成全,这样的教育是引导的、启发的、生成性的,而不是灌输的、设计的、替代性的[12]。它们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源泉,也是当代自然教育的思想根源。
1.2 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萌芽于西方的自然教育思想,强调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环境教育”理念,1975年《贝尔格莱德宪章》提出“应在正规教育及非正规教育中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应是所有人的普及教育”。因此,兴起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自然教育更多倾向于环境教育[13]。
中国的自然教育是近年来在秉承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欧美、日本等国家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教育所衍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1)为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儿童重建与自然的联系,获得自然的滋养,在自然中健康、快乐成长;2)为了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认识自然和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培养与自然的情感,养成自然友好的生活方式,并且激励他们参与到促进自然、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去;3)为了让公众能持续性地参与到自然生态保护中来,持续培训自然解说员的环境行动,鼓励公众投身环境保护行动,从“量变到质变”,带来积极的改变[14]。
由此可以看出,自然教育面对我国当前的环境、教育、儿童自然缺失等问题,其特点主要有:从儿童本位来说,在遵循顺乎儿童天性、尊重儿童自身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强调了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建立以及自然给予儿童身心滋养的作用;从实践性来看,在保持将儿童带入自然中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培养情感、获取生长经验的前提下,强调了实践的目的及儿童作为社会人的责任;在教育对象上,虽然仍以儿童为主体,但对象扩大到了全社会的人。
尽管至今自然教育都没有统一定义,但笔者认为:自然教育是通过在自然中引导人们(尤其是儿童)开展与自然连接的实践活动,使其在自由愉悦的状态下学习自然知识,建立自然情感,养成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生活方式,并自觉参与到维护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关爱地球行动中的一种教育。简言之,自然教育的场地是自然境域,教育手段是实践,教育内容是自然知识,教育目标是激发受教者的内在动力,使其建立起关于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情感和行动等诸方面的综合素养,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3 中国自然教育现状
中国自然教育从一开始就立足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态意识之养成而展开,对推动教育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出现时间短、发展速度快,因而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少法律法规管理和行业标准指导;二是商业运营机构较多,运营的主体机构主要为私企或个人,收费较高,自然教育趋于奢侈品;三是公众认知度低,活动距离远,没有回归本真,融于生活;四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等[2]。
2 社区花园作为自然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社区花园(Community Gardens)是社区居民以共建共享的方式进行园艺活动的场地,是提升社区公众参与性、构建社区和谐关系、拉近人与自然相处距离、实现有机更新,进而促进社区营造和社区共治的载体[15]。但当前我国大部分社区绿地还停留于自上而下的绿化美化层面,在教育、连接、公众参与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大力推进社区花园建设,将社区花园作为自然教育的载体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便捷性。社区花园位于社区之中,是社区中人人可及的最具吸引力和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将社区花园作为自然教育场地,能有效解决当前自然教育场地距离远、参与难度大、参与群体小的问题,能使自然教育贴近居民日常生活,从而有利于自然教育的普及。
2)农耕性。与传统社区绿地不同的是,社区花园以园艺栽培为主,果树、蔬菜、花卉是花园中的主要因素,需要持续、循环地进行耕作,这有利于在组织社区居民尤其是儿童参与花园建设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习自然知识,了解农耕文化,关心土壤、食物、健康和环境。
3)生物多样性。园艺作物为昆虫及鸟类提供了丰富的生境,因此社区花园无疑是儿童学习生物知识、直观了解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的生动课堂。
4)参与性。社区花园植根于邻里生活,需要全体居民自觉投入到可持续管理中去。通过社区管理者或志愿者组织居民参与园艺体验、举办讲座、开展艺术创作等,将社区居民及儿童吸引到社区花园的营造活动中来,可以使自然教育得到普及,从而推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社区花园的农耕性、生物多样性和参与性高度吻合了自然教育的核心要义,其便捷性又能助推自然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因此,将社区花园作为自然教育的空间载体,引导社区家庭带动儿童从劳动、玩耍、交流中学习自然知识,增强自然认知,促进对食物、健康以及生态环保的关注,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互动,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自然教育中的社区花园营造策略
3.1 空间布局“景观化”
在欧美国家,社区花园以果、蔬、花等园艺植物及其栽培活动为主,其形式类似于生产性园圃。但由于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目前社会整体对生产性景观向城市引入仍持负面情绪。因此,设计师应采用有别于生产性绿地的设计手法来缓解人们心理上的抵触感,遵循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园艺植物不露痕迹地融入花园之中,并辅之以公共艺术小品和科普标识系统,能更好地吸引居民,激发他们对美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认知和热爱之情。
3.2 空间功能“多元化”
多功能绿地能吸引更多人进入社区花园,因此在其空间布局上可以结合居民交流、休闲、儿童戏耍以及园艺种植来进行,一方面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伴随着其他活动的开展产生潜在的与动植物对话和情感联系行为,从而寓自然教育于无形之中。如一定的活动场地、休息设施、沙坑、自然教室,以及场地条件允许的甚至考虑供儿童奔跑的草坪等。
3.3 营造过程“共治化”
社会组织协调、引导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是社区花园自治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16]。作为推行居民共建共享的社区花园,其建设过程不能沿用传统绿地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而应该是政府、专业人员、社区居民、公益组织联动的过程。共建共治的过程不仅能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居民关心家园、联系自然的重要过程。
3.4 施工运维的“可持续化”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当代自然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社区花园则是开展可持续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以体现在花园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节约型花园的建设方案、废旧材料的循环使用、雨水收集与再利用、厨余树叶堆肥、化肥与农药杜绝使用、废旧物品艺术创作、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过程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将主体置身于环境中来激发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良性的交互作用[17]。
4 娃娃农园——基于自然教育的社区花园营造实践
娃娃农园建于湖南农业大学逸苑小区内,逸苑小区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校园内历史最久的教职工宿舍区。小区部分绿地被居民无序开垦成为菜地,与校园绿化管理存在一定矛盾。2017年8月,学校将小区内一块面积3 500m2的弃荒绿地批准作为本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前期调研中发现附近有附属幼儿园和小学,社区居民主要为方便孩子上学的青年教师。针对我国城市社区绿地重欣赏轻参与、重教化轻体验,无法吸引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并与自然产生积极互动,对帮助儿童建立与自然良好关系极为不利的问题[18],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师生将原本只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基地,建设成为一个结合园艺栽培并兼具科普教育和儿童活动功能的开放型社区花园,取名“娃娃农园”。 娃娃农园是一个城市绿色空间、户外自然教育课堂、儿童活动场地的集合体。它引导儿童并带动其家庭成员从体验作物的栽培、生长以及玩耍、休闲中学习自然知识,增强自然认知,关心食物和健康,并在儿童交流、居民交往、社区共建中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18]。
图1 娃娃农园平面图(朱晓松绘)
图2 儿童自由奔跑的开阔草地(周晨摄)
图3 报废汽车改装的入口巴士(周晨摄)
图4 树屋(李彤摄)
图5 规整的种植池(朱晓松摄)
4.1 开放友善的社区花园
有别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实践基地,娃娃农园用不设围墙的开放空间传达了社区花园的设计理念——共享、友善、参与和包容(图1)。农园中心是儿童自由奔跑滚爬的开阔草地(图2);草地东西两侧为规则种植区;主入口在场地北面,没有宣布领地感的园门,仅利用原场地中的三株法国梧桐与改装后的报废巴士一起形成农园入口标志(图3);入口集散广场与草地之间保留了原有大树并建造树屋(图4),树下有沙坑、休息平台和坐凳,为儿童戏耍及成人看护提供了场地;草地南面保留原有小树林,林下为自然植被保育区,可作为自然生境观测地。整个农园开阔、整洁而明快,中央草地阳光明媚,打破了老旧小区的沉闷感;两侧园艺种植地规整有序,避免了一般生产性农园的脏乱感(图5);中央大树和树屋共同构成了视觉焦点,同时保留了场地记忆,延续了场地的历史感。农园的平面构成充满节奏和韵律,也展示立体及色彩构成之美,不仅提供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户外游戏的场地,满足了城市居民在快节奏、高科技生活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平衡了社区花园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差异,解决了生产性农园与城市居民审美、政府管理相冲突的矛盾,形成集生产、教育、游戏、休闲、观赏于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型绿地。同时,开放的社区花园随时接纳儿童进入,开阔的草地是孩子们肆意奔跑、追逐嬉戏的地方,树屋是孩子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必到打卡场所,甚至木制的菜池过道也成了孩子们喜爱的捉迷藏之地。农园的开放性、粗犷感,充分吻合了儿童无拘无束、奔放自由的天性,吸引了社区的孩子前来嬉戏,也成了附近幼儿园和小学的课外活动场所。
4.2 多功能的自然教育场地
娃娃农园作为置身于社区环境中的开放空间,既是风景园林教学实践基地,又兼顾了社区花园多重功能,自然教育群体涵盖了大学生、儿童和社区居民。在农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围绕“寓教育于园、寓科研于园、寓科普于园、寓互动于园、寓设计于园、寓创新于园”六大功能展开活动,形成了一条有效的自然教育途径。
4.2.1 教学实践中的自然教育
生态文明时代的风景园林专业肩负着保护自然、管理自然、恢复自然、改造自然、再现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使命,这要求风景园林的人才培养更需要对自然的观察、理解和判断的训练[19]。娃娃农园设计、建造和维护管理的全过程由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担当主要角色,他们参与花园的建造,栽植植物,培育花园,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水、肥、病虫等问题,在实践中加强了对植物、植物生境和生态系统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这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图6、7)对建立风景园林学生的自然观,构建他们关于自然的知识、感官和情感的完整体系有极大意义。
图6 教学实践(文斌摄)
图7 教学实践(周晨摄)
图8 小学生开展栽培活动(周晨摄)
图9 幼儿园定期组织动植物观察活动(欧丽媛摄)
4.2.2 科普互动中的自然教育
娃娃农园开放共享的目的是为社区儿童提供户外课堂,传播自然保护理念,并通过儿童带动家庭参与园艺栽培与农园共治,使自然教育在日常活动中得以广泛开展。农园中设置了各类图案新颖的科普牌,儿童在日常玩耍中便能建立起对植物、昆虫、农耕文化的认知;家长志愿者定期带领中小学生开展栽培种植活动(图8),附属小学、幼儿园将这里作为固定的科普园地,老师定期组织儿童前来进行动植物观察活动(图9),大学生志愿者担当科普解说员,大学生种植的蔬菜送给社区中退休教师,等等。这些活动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也使“娃娃农园”成为社区儿童及居民身边的自然课堂。
4.2.3 设计创新中的自然教育
鉴于城市居民对生产性景观偏好整体低于非生产性景观,娃娃农园作为社区花园设计试点,积极探索城市社区花园景观化设计方法,包括花园布局、可持续景观技术、可再生材料艺术创作、科普牌制作等方面的创新。同时,以娃娃农园为媒介,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承接社区、小学和幼儿园进行花园设计和施工,研究不同人群的行为心理,探索不同的花园建设模式,向社会宣传推广社区花园的理念和模式,指导社区和小学、幼儿园进行花园维护,传授植物和生态知识,推动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自然教育向全社会的普及。
4.2.4 贯穿始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绿色、低碳、再生、可持续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词。同时,作为面向自然教育的社区农园,可持续也是建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娃娃农园将书本和设计图纸中的可持续词汇化为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承:保留了原来所有大树,场地历史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同时,一些废弃材料得到了有效利用,如石材和木材加工厂的边角废料改装成石笼墙、座椅和种植池,报废汽车、旧集装箱改装成科普教室和工具房。
2)环保:菌渣、茶渣发酵成种植土,蚯蚓堆肥塔收集居民厨余,堆肥沟收集社区清扫的枯枝、落叶和农园杂草制作有机肥等,保护环境的同时有效利用所谓“垃圾”,变废为宝。
3)生态:园路下沉并连通雨水花园,形成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花园池底采用三合土技术,池壁用石笼挡土,创造了水生动植物生境;地面全部采用碎石铺地以提高地表渗水率。
这些措施贯穿于农园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体现了社区花园作为可持续发展课堂的建设理念,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教育。
5 结语
“娃娃农园”于2017年10月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得到了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期间高校学生从书本到实践,在真实的活动中发展知识和理解力,其营造过程就是一次次自然教育的课堂,充分体现了自然教育的核心思想。农园建成后,由高校师生和志愿者组织的自然教育活动有十余次,由家长自发组织的小学生实践以及幼儿园教师组织的自然观察有数十次,充分发挥了农园的自然教育功能。
由于“娃娃农园”的主要功能是教学和科研实践,因此管理者是高校教师,参与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科研实践的同时兼顾了为社区服务的功能。从建成后近2年的实践来看,该花园模式深受社区居民、儿童及附近附属小学、幼儿园的喜爱,证明基于自然教育的花园建设在社区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社区管理者替代老师、居民替代学生、志愿者作为技术支持来进行管理也具有极大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