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自然教育对国有林场转型的影响与对策

2020-01-14夏晨晨姜年春乔卫阳

自然保护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开化县江源林场

夏晨晨 姜年春 乔卫阳

(浙江省开化县林场 324300)

1 什么叫做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又称“自然体验”或“自然鉴赏”(Nature Appreciation)或“自然学习”(Nature Learning)。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始于美国、欧洲,以美国的约瑟夫·康奈尔撰写的《与孩子共享自然》等为代表[1],二十世纪末传入台湾、香港。

至今,自然教育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主席、荷兰瓦赫宁恩大学教授阿尔杨·瓦尔斯认为:自然教育是让不同年龄段的公众参与其中,帮助人们理解自然、学习自然以及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2]。

2018年11月第五届自然教育论坛期间,理事会在《自然教育行业自律公约》中,将自然教育定义为: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实践的、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教育[3]。

2 国外自然教育的历程

2.1 日本的自然教育

日本的自然教育自上世纪末至今已有30余年,主要形式是“自然学校+社会+社区”。如日本自然保护协会、日本Naturalist 协会所、日本野鸟会等。活动形式、内容相对统一,有营地活动、生态旅行、城市公园、农牧场和环境教育等[4]。

日本的自然教育以大自然为主。他们推崇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思想,特别强调学生亲自体验自然、感受自然、从小就让孩子去亲近自然。例如:日本的远足旅行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之后每年都举办,目的是为了在跋涉于自然的时候,锻炼孩子坚忍不拔的精神。修学旅行从1960年代开始实施,是一项十分传统的自然教育活动,实施比率高中为94.1%、初中为97.0%、小学为93.6%(1998年数据),旅行天数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大致2~6 天,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世界的多样化、感受各地文化差异,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同时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和丰富学生的生活。

2.2 美国的自然教育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自然教育的国家,主要形式是“教学+自然教育+项目”。一种是学校(包括自然学校)组织开展的自然教育模式,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自然教育体验和自然课程教学;另一种是以探索自然为目的的教育课程项目组织,如SPARK 以自然为基础的项目,到森林、农场等地远足、野营、实践。

美国现有3000 多个户外自然教育中心。不仅如此,美国作为世界上国家公园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自然教育与国家公园已经融为一体。全国几乎所有的湿地、森林、国家公园、博物馆等场所都承担着中小学自然教育的功能[5]。

2.3 德国的自然教育

虽然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于丹麦,但是德国政府大力提倡自然教育,因此,“森林幼儿园”在德国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德国已经有超过1500家以“自然和森林”为主题的幼儿园。基尔佩茨森林幼儿园成立于2000年,是德国自然与森林幼儿园经典示范园之一,设置了十几个大型园所班,成为全世界森林教育的朝圣地。

总之,森林幼儿园能让孩子们的心态和情绪变得更成熟,也变得更有创造力。森林幼儿园是一个“没有天花板或墙壁”的地方。森林就是教室,大自然就是老师,森林里的原木、石头、草地就是桌椅,孩子就是学习的主人,在游戏中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3 国内自然教育的开展

3.1 自然教育的萌芽时期

我国的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系。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提出建立国际级环境教育基地。2012年原环境保护部和教育部共同发文推动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自然教育的出现和发展[6]。

3.2 自然教育的发展时期

全国自然教育网络(原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筹委会)于2015-2018年开展过三次行业发展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自然教育行业从2010年以来,呈现一个井喷式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民间发起、民间繁荣的特点。但自然教育机构仅局限于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7]。2014年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厦门举办。该论坛由全国各地民间自然教育机构和具有代表性、公信度的机构与个人联合发起。之后,相继在杭州、深圳、武汉等地举办了五届年度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的自然教育行业发展论坛。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自上而下关注并推动自然教育行业的发展。第六届自然教育论坛已升级为中国自然教育大会,是国内首次由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共同主办,是官方与民间的协同合作。

2019年4月,在杭州举行的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工作会议上,全国自然教育平台——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委员会(自然教育总校)成立,会上为首批20个自然教育学校(基地)授牌。2020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病毒的宿主基本确认为野生动物。因此,也让公众更加关注自然、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教育的关注度陡然升高。2020年3月《广东省林业局关于推进自然教育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这是我国出台的首个省级自然教育工作指导意见,自然教育越来越趋向本土化。

3.3 自然教育的运营

根据《2015年中国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按照机构的运营方式,国内自然教育机构可以分为八种:自然学校(自然中心)类、生态保育类、自然观察类、户外旅行类、农牧场类、博物场馆类、公园游客中心与保护区类、其他类别。其中,自然学校(自然中心)类型的机构数量最多,占47%,主要服务对象目前以小学生、亲子家庭以及3-6岁的儿童为主;户外旅行类占18%;其他类型所占比例都不大,生态保育类和自然观察类各占7%;公园游客中心与保护区类占6%;农牧场类占5%;博物场馆类占4%;其他占6%。

按照自然教育机构的主管单位区分,私企自营型机构占50%;其次是非营利组织运作型机构,占26%;再者是个人运作型机构,占8%;机关事业单位自行管理或委托私企经营类型的机构仅占9%和1%[7]。自然环境是开展自然教育的基础。在我国有一万多个自然保护地,有很多自然保护地已经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自然教育。但是大多数还是以与其他机构多方合作的模式开展。如同里湿地公园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成立同里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基地。

4 开展自然教育对开化县林场转型的重要性

开化县林场是浙江省最大的事业建制的国有林场,全国示范林场之一,拥有山林19万余亩,森林覆盖率94.4%[8]。下辖的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4583 公顷,森林覆盖率97.55%,是全国10个、浙江唯一的国家公园——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块。公园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珍惜动植物繁多,是“生物基因库”;园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高达14.5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有“浙江最美森林”之称的天然次生阔叶林,层次丰繁,林相优美;早年就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4.1 形势与政策

习总书记对开化有过谆谆教导,其中的一句就是“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9]。开化县林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发展模式逐渐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10],“种种砍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盘活林场现有的资源、变成“走走看看”是林场目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第六届自然教育论坛、中国自然教育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林学会颁布了第二批自然教育学校(基地),其中很多就是国有林场。国有林场拥有优越的森林资源,为开展自然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充分发挥各类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各自然保护地在不影响自身资源保护、科研任务的前提下,按照功能划分,建立面向青少年、自然保护地访客、教育工作者、特需群体和社会团体工作者开放的自然教育区域。在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资源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育优势。

这表明,林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统筹开展自然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向,有利于提升森林旅游的社会文明价值、文化内涵和生态保护力,具有公益性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

4.2 优势与机遇

开化县林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同时,区位优势也非常明显: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内外部交通便利,黄山、千岛湖、婺源、三清山、龙虎山等国家5A 级景区都在二小时交通圈内。正在修建的杭衢高铁建成后,杭州到开化高铁一小时就可以直达,上海两小时直达。

开化县林场的山林分布于全县各个乡镇,面积大,范围广,大面积的绿水青山都具备开发自然教育的基础。开化县林场苏庄分场拥有大面积的成片茶园,这里有开化最早的明代龙坦青花窑址。隶属于开化县林场的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具备一定的自然教育基础配套设施,由专业团队构建的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将融入环境教育和自然游憩体验理念,为森林公园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开化县林场开展自然教育的对策

5.1 进一步拓展自然教育活动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全国生态文化教育基地”,也曾开展过自然教育活动,如2019年“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在开化举办,来自各地的青少年走进钱江源国家公园;在十条研学路线中,其中“中国最美森林科普之旅”“中国最美河道探源之旅”二条研学路线中都包含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但目前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单一,季节性明显,受众面窄,应进一步拓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内容。

5.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开化县林场目前具备开展自然教育团队的区块仅局限于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内部,其他区块尚处于概念性规划中。森林公园内缺少科普场馆,解说牌的内容也较为陈旧老套[11],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能满足未来研学、科普、住宿、餐饮等需求,要抓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3 壮大人才队伍

自然教育对于国有林场来说是一个新的转型项目,现有的人才队伍尚未具备从事自然教育、驾驭市场的能力。林场在对外宣传、课程设计、路线设计、风险责任等方面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完善。要积极招收引进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培养一定市场运营人才和自然教育师资队伍。

5.4 加强国家公园与自然教育的融合

国家公园相较于其他自然保护地,具有生态系统完整性、典型性等特点。因此,也需要“最严格的保护”。2016年钱江源国家公园被列入全国10 大国家公园试点区之一,是长三角唯一入选的试点。因地处我国东部人口稠密且生态安全重要性突出地区而倍受关注[9]。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正处于公园的核心区域,由于在国家公园内开展自然教育且适宜我国自然教育建设理论的实践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如何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实行科学合理利用,如何以建设国家公园为契机推动自然教育的发展,如何发挥社区的主体作用、体现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如何对受众进行细分设计差异化的自然教育内容和产品等,将会是未来钱江源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难点和重点,要深入研讨,以加强国家公园与自然教育的融合。

综上所述:国有林场拥有优质的森林资源,是开展自然教育的绝佳场所。开化县林场是全县培育森林资源的战略基地,也是建设森林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的中间力量。开展自然教育可以深度挖掘开化县林场的生态意义与教育价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迸发转型发展新活力。如何借鉴国内外开展自然教育的经验,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将会是未来林场发展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开化县江源林场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同题赛场”走进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润江源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幸福开化:钱江源起的好地方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 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
绿色中国自然大课堂钱江源开讲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