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级公路的绿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杭州市萧山区境内高等级公路绿化建设为例

2020-01-14金久宏郑云峰李婵颖祝燕红

自然保护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萧山区护坡国土

金久宏 郑云峰 朱 鸿 李婵颖 祝燕红

(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林业水利局311203;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310019;3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公路管理处311203;4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花卉协会311258;5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林场311251)

高等级公路(指按一级建设标准以上的公路,即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总称)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对高等级公路的绿化既是一项形象工程、又是一项林业生态工程[1]。

杭州市萧山区是杭州的南大门,改革开放以来,萧山区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其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浙江省乃至全国县(市、区)级的前列;到目前为止,萧山区境内已建有高等级公路总长度为243.11 km,其中:沪杭甬高速、杭金衢高速、杭州绕城高速、机场高速等高速公路长度为125.11 km。以杭州市萧山区境内高等级公路绿化建设(现状)为例,就高等级公路绿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旨在为今后萧山乃至(浙江)省内外高等级公路绿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高等级公路绿化的重要性

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有效地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成为各地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发展的重要纽带。本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高等级公路沿线绿化工作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越来越被重视,既增加了国土绿化面积,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给人以美的视(感)觉效果,从而对现有国土绿化整体格局起到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

1.1 生态功能修复的需要

在高等级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损失了沿线的植被,有可能引发局部地段(区域)的水土流失,对地貌水体及生物多样性也会造成一定影响;高等级公路竣工运行后,沿线经济流通及人为活动的增加也会引起局部生态失调;因此,高等级公路两侧绿化可以恢复原有植被生态功能与景观,使之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地。

1.2 交通安全防护的需要

高等级公路绿化,能有效保护路基、路面,防止水土流失,如种植一些根系深、抗性强、枝叶茂密的高大树木,就能起到吸收声波、降低噪音、减小风速、防止风沙危害的作用。因在高等级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快,行车的驾驶员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通过高等级公路的景观绿化,能给无机的公(道)路添上有机的自然色彩,增强行车驾驶员的视线诱导,使驾驶员减轻高速行驶而造成的紧张心态。此外,通过有效景观绿化,能较好地保持动植物界的生态平衡,使整个高速公路空间充满活力,两侧的绿化带可降低汽车尾气对高速公路Pb污染,从而有效地改善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2]。

1.3 景观文化宣传的需要

绿化是区域景观文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之一,不同地域高等级公路绿化景观的风格及所选择的植物都能反映出当地的地方特色,高等级公路连接着不同地区,运载着来自不同地域的乘客,因此,高等级公路也成为连接各个地区不同文化的重要纽带。高等级公路沿途的景观绿化,亦成为展示地域特征及地域文化的窗口;高等级公路的空间构成是以汽车的行驶速度为标准划分的,景观绿化则能以大尺度、大块面给人留下瞬间整体的印象。

2 高等级公路绿化对国土绿化的影响

2.1 推进国土绿化的重要手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萧山区(包括整个浙江省)消灭荒山以后,其林业(绿化)工作的重点已逐步转移到生态林业为重点的建设上来,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现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其沿线的绿化已为林业(绿化)实施这一战略目标的转移提供有利的基础。同时,其特殊的网络结构,也为整个国土绿化创造良好的框架起到重要纽带作用。

2.2 带动国土绿化的快速发展

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必然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同样,沿线的绿化系统建设也将随之全面启动。就沿线的城市、集镇、村庄来说,一个整洁美观、绿化又美化的环境将是其最终的需要。现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沿线的绿化建设带动了这些镇、村绿化的发展,尤其是对一些绿化空间较大、条件较好的地方(区域),绿化面积已有较大辐度地增加,森林覆盖率(绿化率)明显提高,从而使国土绿化有较大的发展。

2.3 促进国土绿化实行分类经营

高等级公路由于穿越区域大,绿化空间也很大,其系统构成比较复杂,它既有节点上的绿化——立交区的绿化,又有线上、面上的绿化——中央隔离种植带的绿化、高速公路两侧和边坡等地的绿化,由于各地段的区域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绿化要求与目的也是不同的[3],因此,高等级公路绿化规划设计、营林技术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分类经营,有效地促进国土绿化实行分类经营,从而全面提高国土绿化整体水平。

人为因子 是指人类在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改造和破坏过程中给植物带来的有利或有害影响。这是一类特殊的因子,因为人类对植物的作用是有意识的和有目的的,所以具有无限的支配力。

3 高等级公路绿化的现状

从杭州市萧山区境内高等级公路绿化情况(现状)来看,其绿化结构主要包括:互通立交区的绿化、中央隔离带的绿化、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以及其它区域(护坡和沿线山体等)的绿化等。

3.1 互通立交区的绿化

互通立交区是高等级公路中重要的区域,由各出入匝道划分为多个区块,建设单位往往将这些区块进行绿化设计,通过绿化手段来体现当地形象,是高等级公路绿化的重点,该区域的绿化在设计上趋于标志化、个性化、模纹图案化,如:位于萧山区新街街道的高速互通区(沪杭甬、杭金衢、机场高速相互连接区域)的绿化, 主要种植的树种有: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湿地松(Pinuselliottii)、水杉(Taxodiaceae)、中山杉(Taxodium'Zhongshansha')、池杉(Taxodium ascendens.Brongn)、垂柳(Salix babylonica L)、金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 cv.)、冬青(Ilex purpurea Hassk)、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 (Voss.) Koehne)、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五 针 松(pinus parviflora)、雪松(Cedrus deodara(Roxb.)G.Don)、银杏(Ginkgo biloba L.)、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檫树(Sassafras tsumu)、黄杨(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Cheng)、茶花(Camellia japoica)、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Thunb) Decne et Planch)、含笑(Michelia figo)、 红 花 檵 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杜 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红枫(Acer palma tum)等,通过绿化设计和施工,其绿化效果富有当地特色、层次分明、色彩协调,绿化模式主要有图案式、整形式和平植式等,这也是现阶段萧山区高等级公路绿化最成景色的点上绿化。

3.2 中央隔离带绿化

中央隔离带是高等级公路绿化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其质量好坏对分隔不同方向车道、防眩光干扰、减轻行车驾驶员疲劳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央隔离带一般宽为1-1.5m,由于考虑到交通的视线通透、行车驾驶员的防眩等要求,在绿化设计和施工上大同小异,通常采用花坛式绿化,选用的树种不宜选用高大乔木,一般选用高度不超过1.8m、且养护管理较为方便的树种,通常选择的树种有:柏木(Cupressus funebris)、千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cv.sieboldii)、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龙柏(Sabina chinensis(L.)Ant.cv.Kaizuc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金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 cv.)、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 Dress)等进行绿化。

3.3 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

高速公路沿途两侧的绿化带绿化体量(规模)大,宽度一般在30-50m 之间不等,绿化呈线形特征为高等级公路美丽的绿色风景线,形成垂直方向上郁闭的植物景观,主要有美化路容、视线、明暗过渡、协调景观以及一些生态功能,树种选择上要突出地方特色,以乔木为主,同时配置以灌木、草木植物。由于高等级公路两侧的绿化带是一项永久性的绿化工程,模式设计不仅考虑当前需要,而且还要考虑长远效果,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常将林带的稳定性放到优先位置,一是要做到平面布局稳定性,即地域的稳定性,一经确定,不应变更;二是树种组成的稳定性,选用树种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已成熟的外来树种,结构配置做到常绿落叶树种、乔灌草相结合,从萧山区目前高速公路沿途两侧的绿化树种选择来看,主要有:樟树、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杨 树(PopulusL.)、枫 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银杏、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Hand.-Mazz.)、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乌桕(Sapium sebiferum(L.) Roxb.)、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冬青、夹竹桃(Nerium indicumMill.)、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Ker-Gawl.)、水杉、中山杉和池杉等树种,以充分发挥高等级公路两侧绿化生态景观效果,从而达到生态绿化功能的最大化。

3.4 其它区域的绿化

高等级公路其它区域的绿化主要是指沿路(线)的护坡和山体的绿化,起到防护作用。但由于高等级公路两侧的护坡和沿线的山体相对来说立地条件较差,选择的树种品种狭隘,护坡和沿线山体的绿化是以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迎 春 花(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凌霄(Campsisgrandiflora(Thunb.)Schum.)、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 (Tobl.) Rehd)、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马尼拉草(Zoysia matrell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 书 带 草(Ophiopogon japonicus,Ker.)、三 角 槭(Acer buergerianum Miq.)、凤尾兰(Yucca gloriosa L.)、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常青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冬青、檫树、湿地松等植物;在设计和施工时,尽可能根据实际地形,选择植生带护坡、三维植被护坡和藤蔓植物护坡等类型。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绿化(造林)地权属复杂,绿化水平不一

从萧山区目前现实情况(现状)来看,高等级公路边沟以外、隔离栅以内范围在建造高等级公路前期交通部门已征用了土地,其绿化由交通部门负责,隔离栅以外的土地则仍属所辖的镇(或部门),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互通立交区、中央隔离带等区域的绿化在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得以重视,且能以形象绿化工程设计和施工,路基以外其它的区域由于是不同镇街(部门)的土地,要统一绿化标准协调难度较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绿化规划设计与思路不一、绿化标准不同等问题,甚至沿线个别地段(方)还会出现缺株断带、废弃石矿等,绿化困难大,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级公路绿化效果。

4.2 绿化树种单一,绿化质量不高

4.3 技术和资金缺乏,绿化程度不高

在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时,往往为了取直、降坡或就地取土石而开采沿线山体,这些山体大多为岩质山,开挖后又往往成为了陡坡,由于这些地方绿化种植技术难度大,再加上投入绿化资金不够多,一些地段(方)为了减少塌方则用尼龙网罩之了事,绿化程度明显不高。

4.4 种而缺护,绿而不(够)美

尽管在高等级公路建设时,其互通立交区、中央隔离带、高速公路两侧以及其它区域(护坡和沿线山体等)的绿化均按设计随之跟上,但由于管护措施不够到位(尤其是两侧的绿化林带、护坡和沿线山体绿化),导致绿化区域内杂草丛生、缺株断带、规而不整、球型植物不成球以及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等现象较为普遍,绿化效果不够佳,绿而不(够)美。

5 对策与建议

5.1 统一规划,确立大绿化意识

要使高等级公路沿线的绿化既达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又能满足人们审美的要求,并成为这些高等级公路特有的绿化新景观,如果仅仅靠一个部门的工作努力,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会大大促进绿化造林观念的转变,也为实施统一规划大绿化格局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规划思路。

一方面要从公路建设对全方位变化的高要求出发,高等级公路的绿化规划设计应根据土壤学、生态学、生物学、园艺学、美学以及工程学等基础理论和原理,重点突出生态、美观和效益,满足绿化景观的审美要求,宜宽则宽,宜低则低;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点、线、面综合协调,充分体现高等级公路在整体国土绿化推进过程中的框架和纽带作用,既形成绿化长廊,又能构成新的国土绿化格局[4-7]。

另一方面要在统一规划设计的前提下,实行多部门合作和工程管理,有利于各方积极性的调动,达到掌握进度、把握质量、总体推进之目的,高等级公路沿线的造林绿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广量大,牵涉部门多,要求与目的、投资渠道等也不尽相同,投资到位、实施到位、便利交通、节约土地、景观贯连,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合作的基本要求。

5.2 突出重点,分类实施

高等级公路的沿线造林绿化,类别多、难度大、功能各有侧重,因此,实行分类指导,有利于突出重点。要先易后难,并可集中精力、财力攻克难度较大的造林绿化工程项目。同时,按照造林绿化功能的不同,要把握好森林资源的培育方向,协调种苗要求。

5.3 加强技术创新研究

高等级公路的绿化既是新的国土绿化格局的亮点,又是难点,存在诸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边坡和山体的造林绿化,边坡大多数坡度大,且为泥质,要结合水土保持进行绿化。一些废弃山体则还应从结构力学的角度来考虑,尽可能做到完美[8]。

5.4 增加资金投入

高等级公路绿化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牵涉面广、绿化难度大,保障投入资金是建好高等级公路绿化的关键,因此,高等级公路应各级政府、各部门共同配合,资金的筹措要遵循“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原则,将绿化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以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高等级公路绿化各项建设任务得以落实和实施。

5.5 建立健全绿化长效管理机制

现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绿化的建设(延伸),作为国土绿化新的重要纽带,保护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其意义自不待言。因此,要逐步增加高等级公路绿化管护资金投入,落实专业绿化养护队伍,制订养护管理和考核制度,以切实加强绿化管护工作,确保高等级公路的绿化种一条(段)、成活一条(段)、成林一条(段),力求达到所需的绿化效果,使其形成的美丽风景线穿行于祖国大地上[9]。

6 结束语

高等级公路绿化是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绿化(林业)工程建设。由于高等级公路建设不仅跨部门、跨行业,而且距离长、跨“大行政区域”,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相差较大,导致高等级公路绿化工作涉及学科面较广,包括森林生态、植物群落、遗传育种、资源植物、植物保护、农林园艺、气象学和土壤学等等,因此,要加大对高等级公路绿化的探索和研究,努力在中国“大江南北”打造出生态功能强、景观多彩优美的绿化“风景线”。

猜你喜欢

萧山区护坡国土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海堤强化加固工程护坡型式比选及C35混凝土栅栏板质量控制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鸟岛游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
萧山区“五老”关爱团践行新一轮帮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