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者参与精神卫生服务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

2020-01-14王勋闫芳罗建军李长洪薛莉莉马宁

中国全科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社工卫生

王勋,闫芳,罗建军,李长洪,薛莉莉,马宁*

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服务活动,服务的对象通常是社会普遍定义下的弱势群体,以帮助其解决社会问题作为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主要由社会工作者(社工)提供服务。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2017 年度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法规政策规划落实情况的通报》(民办函〔2018〕29 号)数据,截至2017 年,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岗位312 089 个,社会工作服务站36 485 个,社会工作服务机构7 511 家、社会工作行业协会750 家,取得社会(助理)工作师证书共326 574 人。近年,社会工作服务从社区、灾害、社会救助等[2]常规领域逐步扩展到未成年人社区矫正[3]、空巢老年人[4]与失能老年人[5]养老服务、流动人口管理[6]等社会服务的其他领域。医务社工产生于现代临床医学理念和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时期[7],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知识,以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和专业伦理为准则,是社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关怀和社会服务[8]、调节医患纠纷[9]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专职化可使医务社工角色定位更清晰、职业前景更长远,利于提供更加专业的、连续的服务,而我国医务社工的发展尚处于萌芽期[10],专职化就更为滞后[11]。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病程往往慢性迁延,易复发,照料者负担重[12],患者及家庭需求多样化[13-14],除医疗、康复需求,还有各种社会生活需求。因此,精神卫生服务需要多学科团队,社工是重要组成部分[15],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6]。截至2016 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 401 150 例[17],需求巨大,精神卫生专业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与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本文从地区实践情况出发,比较国内发展相对领先的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模式,从各地相关政府部门获得数据,分析其各自特点与推广前景。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本文对推动社会工作者深入、持续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地区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 三地模式介绍

1.1 北京市:专项社工人才培养模式 2015 年起,原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立项,每年投入经费22 万元开展精神卫生社工培养,培训时间6~8 个月(约400 学时),包括理论学习、病房见习及社区实习。2015—2017 年共培养66 名,2018 年正在培养51 名。此外,北京市朝阳区2017 年开始自行开展精神卫生社工培训工作,每批培训8 周,已培养三批共300 名。

2016 年起,原北京市卫生计生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每年投入24 万元聘用8~10 名参加过精神卫生专业培训的社工,重点在朝阳区和海淀区提供服务,包括协助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医生(精防医生)组织社区活动、调动社区资源、进行政策宣传、开展康复活动等。2017—2018 年主要在关键工作指标相对较低的5 个区开展服务,采用按小时付费方式(100 元/h)。2017 年起海淀区和朝阳区亦自行购买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

目前,北京市共有5 个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配备精神卫生社工,共100 余人,各区每年社工的工资待遇都不同,年工资约为8 万元,一般由街道、残联或卫生部门支付,主要从事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参与社区关爱帮扶小组(精防医生、派出所民警、民政干事、残疾人专职委员、家属、志愿者等组成)例会、个案管理等,开展了多样化的社区精神康复服务,通过咖啡制作、洗车保洁、手工制作、书法、烘焙、厨艺、趣味运动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康复服务质量,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1.2 重庆市:购买社工组织服务模式 重庆市的社工组织资源较丰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大力引入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中。自2012 年起,重庆市民政局每年投入80 万~100 万元购买精神卫生社工服务,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原沙坪坝区和渝中区卫生计生委等部门也通过公益创投、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形式购买社工服务。

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10 年,是重庆市第一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组织,现有正式员工30 名,其中社会工作持证人员22 名,心理咨询持证人员6 名,主要服务领域为社区精神卫生、社区矫正、哀伤辅导和社区建设。2010 年开始在重庆市精神病院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2012 年开始依托社区居委会针对居家精神障碍患者开展服务。目前,在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共设有7 个社工站,有从事精神卫生的专职社工12 名,社会工作实习生7 名;服务内容包括为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疏导、社区照料、困难帮扶、社会融入、资源链接、政策协办等服务,每年服务患者约200 人;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民政(为主)、卫生和残联,均通过项目购买服务方式获得,2017 年项目经费83 万。2016 年5 月,渝中区乐至医务社工服务中心在民政局正式注册,为居家精神障碍患者开展专业医务社工服务。

1.3 上海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工岗位设置模式上海市共有18 家市(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其中13 家引入了专职社工25 名、兼职社工7 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12 年引入社工,2015 年正式成立社会工作部,有专职社工4 名,收入参照医院行政岗位。主要工作包括:院内服务,开展小组工作(如住院患者康复成长小组、心理教育小组、照顾者增能小组)、心理社会功能评估、制定出院计划、提供康复转介服务;院外工作,指导各区精神卫生中心社工部工作。先后与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高校社工系签订实习协议,接收社工专业实习生近70 名。上海市长宁区、虹口区、嘉定区、宝山区、杨浦区、浦东北区、静安区7 家区精神卫生中心也设立了社工部,服务内容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类似。社工部在院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对在基层提供服务的社工进行专业指导。

2 三种模式比较

2.1 社工队伍发展 全国开展精神卫生社会服务的社工人数非常少,政府主导的专项社工培养,可以短时间内补充人才,并可通过培养协议等方式限定从业方向,减少人才流失。工作待遇方面,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通常有额度限制,招标协议基本一年一签,社会组织需要承接更多的项目才能留住社工,不利于社工自身职业发展。机构设岗聘用的形式待遇最为稳定,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平台,社工更容易介入多学科服务团队,获得前沿精神科培训和交流的机会更多,工作专业性更突出。

2.2 服务侧重点 精神卫生服务已打破传统的精神病院单一服务模式转向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社工的介入,能够更好地发挥资源链接的作用,极大地提高服务的连续性。政府购买服务可从宏观角度满足患者群体的主要需求,平衡资源分配,通过项目设计引导社工在社区持续开展服务,服务内容逐步扩展。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内的社工部在开展院内服务的同时,承担着对下级机构和社区社工服务的指导,起到带动作用。

2.3 适用条件 专项社工人才培养模式适用于专项人才缺乏、当地有一定造血能力的地区,购买社工组织服务模式适用于可联系社工组织资源较多、孵化和培育社会组织能力较强的地区,机构岗位设置模式适用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较重视,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的机构。

3 讨论

3.1 三种模式的推广前景 伴随着国家服务现代化的推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被逐步构建,社会组织日益成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接主体,社会工作在精神卫生领域的重要作用凸显。无论是政府主导的专项社工培养与使用、购买现有社会组织服务、培育和孵化社会组织,还是专业机构设岗招聘,均为其他地区探索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参考模式。本文所介绍的三种模式并不是孤立互斥的,而是连接互补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综合发展,也可在本地先开展试点探索,再逐步推广。

3.2 建议

3.2.1 加快精神卫生专业社工培养 目前,全国共有10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社会工作硕士教育,410 多所高校开设社工本科和专科专业,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3 万多名。多年来,通过专业教育、职业水平考试和培训等方式全国培养了80 余万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8]。

未来,鼓励条件成熟的高等院校举办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方向专业,扩大精神卫生社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精神病学相关知识(常见症状、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康复知识与技能、家属护理教育等)、精神卫生社工服务实际操作技能(心理辅导、个案管理、团体辅导、组织策划等)、精神卫生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增加学习内容。

3.2.2 推动探索建立医院社区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模式试点 选取部分地区建立医院-社区有效链接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精神卫生社工与精神科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康复师、社区精防医生等建立专业优势互补的综合服务团队,共同开展工作,为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疏导、情绪调节、困难帮扶、社会融入、资源链接、政策协办等服务,协助患者参与多样化的康复(个人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艺术治疗、农艺治疗、工疗训练、职业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提高生活质量。院内服务主要侧重入院适应、院内康复、出院准备等方面;社区服务侧重在个案管理、社区适应、政策咨询、健康宣教等方面。社工在精神障碍患者入院初期介入,持续跟踪与转介,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变化,在回归社会的全过程中提供服务。

3.2.3 强化政社良性互动 政府购买服务是吸引社会组织在基层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形式,从宏观上讲,可归纳为政府主导的庇护关系、社会组织选择的代理关系和契约规制的合作关系[19]。一方面,政府角色定位要准确[20],对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进行绩效评估,确保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社会组织要把握发展契机,提高服务水平,不断适应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对评价效果良好的项目建立购买服务长效机制,既可以稳定社工队伍又可以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3.2.4 融入脱贫攻坚行动 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是政府扶贫的有效补充,在确保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独到作用。在当前我国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背景下,应将贫困精神障碍患者融入脱贫攻坚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16 年底,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57.28%家庭经济贫困[17],远高于十九大报告显示的中国贫困率已降到4%以下,亟须社工发挥资源链接者的作用,帮助贫困患者获得救治救助、慈善援助,同时调动社会资源,帮助患者家庭拓展收入来源。2016年12 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国发〔2016〕64 号)明确提出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的扶贫战略举措,强调“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各类组织从事扶贫开发事业”。

目前,国外社会组织已经形成了政社合作、社社合作、社会企业三种扶贫资源动员模式和慈善救助、增能赋权、岗位开发三种扶贫路径选择模式[21],这为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精神障碍患者脱贫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作者贡献:王勋、马宁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闫芳、罗建军、李长洪、薛莉莉进行数据收集、论文修订;王勋进行数据整理、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论文撰写;马宁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社工卫生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A Social Crisis
青春社工
保护环境卫生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
卫生歌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