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艺科融合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1-14屈云东刘桑宁
屈云东 刘桑宁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随着工业4.0 的不断深化,设计在制造业中的核心价值和作用日益显著[1],智能信息技术推动着中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逐步实现的过程中,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也逐渐将研究视角从产品的造型外观、功能设计深入到设计的科技观、系统观、可持续生态观等层面。艺科融合的培养模式通过“艺术设计”和“科学工程”两类学科的知识、技能相交叉,从教学、实践等方面相互学习,拓宽设计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道路,是一种系统性的跨学科教育改革模式[2]。工科和设计的产教融合,更有利于培养出综合性、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1 艺科融合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意义
1.1 对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推进
在学科交叉已成为高校学科发展重要着力点的时代背景下,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工科、“双一流”的时代进程中,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已成为必然选择[3]。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是给全国的科研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紧迫的奋斗目标:教育乃立国之本。放眼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究底也就是教育质量和整体国民创新能力之间的竞争,各国都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在建设“双一流”高校的今天,更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与时俱进,通过跨学科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索出一套顺应时代步伐、引领时代进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2 促进艺术设计类教育模式理论体系的完善
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普及,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和载体在传统介质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艺术设计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软件和科技产品成为设计师表达想法不可缺少的传送带,计算机建模、3D 打印、5G 等技术帮助艺术家和设计师快速、高效地完成作品创作和思想呈现,VR 甚至已经成为了大多数高校设计专业的必修科目。实践表明,工科领域前沿科技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填补了艺术设计想法得以落地实施的技术空白,能够帮助设计师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艺术与技术、美学与实用的高度结合,有助于丰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理论体系的完善。
1.3 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时代,艺术设计教育同样肩负着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使命、从设计大国转向设计强国的使命、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2.0行动计划”“互联网+教育”等重大命题,都是在工科前沿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5G+智慧教育”的“双师互动教学”、“5G”全息投影教学、“5G”VR 沉浸式教学、“5G+智能教育”的智慧教育示范实验室等科教创新实现了教育方式的变革,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也为艺术设计教育的科技性、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基础。技术的发展昭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追求。艺术设计和工科之间的跨学科教育模式,与时代发展需要相契合,是实现艺术设计创作更好为新时代发展而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必然选择。
2 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2.1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模糊
放眼世界,前沿的高校教育呈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培养模式多样、培养目标清晰的趋势,而中国高校因实施历时已久的“单一式”培养模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艺术设计专业也不例外。单一的培养模式和模糊的培养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专业技能相似、择业相近、就业扎堆,阻碍了设计专业朝创新性、多样性方向发展。单一式所暴露的问题也早已引发社会学、伦理学学术界对中国设计产业的批判:世界上最大的广告与包装污染大国、建筑与室内环境污染大国、中国特色的“天价月饼”“天价粽子”等过度包装大国……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甚至要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进行强制规范,单一式的培养后果可见一斑。
“天地所以能长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和谐”对于事物长远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说本科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基本高等教育,那么研究生教育需要与之和合共生,体现出更高层次的教育水平,通过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发挥研究生教育对教育模式改革的引领作用。而今,中国已经到了需要重视单一教育模式下所带来的高校盲目扩招、专业培养模式不科学、学生就业流向不科学等问题的阶段,要想突破这一发展瓶颈,保证高等设计教育的和谐发展,就需要高校明确各设计学科的培养目标,突破单一培养格局,探索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教学内容更新较慢,偏离市场需求
《礼记》有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教学活动同样要立足实践,教学内容也要紧跟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要认识到艺术设计的发展和进步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各专业领域知识共同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可以看到设计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的设定,发展成设计思维方式的运作[4]。当今时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从单一技术型转向系统规划型,从只注重经济效益转向对设计师承担社会责任的期待,对设计师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的要求同步提升。
因此,高校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认识到中国已从世界第一大制造国转向创造国,进入了“设计强国”的新阶段。市场所需要的设计人才是能够引领时代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来说,应当树立创意比技法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收获比成绩重要的观念。以教师说教式、课堂灌输式、成绩导向式为主的传统培养方式,无法满足当代市场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并且一成不变、落后前沿的教学内容也限制了设计人才眼界的开拓、创新思维的激发、设计能力的自由发展[5]。
2.3 教学体系不够系统,理论脱离实践
设计是包括人、事、物、理多种关系的综合性创造活动,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培养方式是极其重要的。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目前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不能紧跟社会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加之学生设计经验的限制,实践能力缺失,未建立起系统观的思维,在课程呈现中,学生把精力过多地用在装饰方面,在设计方案的视觉表现方面过度渲染,将设计表演化、浮夸化。所以出现了研究生层次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设计理论常识、艺术思维、审美能力,却舍本逐末,忽视了对专业本质的深入思考。在实践中也不能很好地适应一线工作,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高等人才的期望。工科所具有的学科优势能够有效弥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缺陷。通过艺科融合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建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掌握设计实践技能,提高设计人才的综合素养。
3 “艺科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
3.1 “科”融于“艺”,补齐学科短板
“艺科融合”是将科学工程教学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在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环境等方面融合,培养出更完善的创新性人才:既拥有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意激情、专业素养、人文情怀,又具备工程师的逻辑能力、严谨态度和科技技能。培养出引领时代发展的多元化创新人才[6]。“艺科融合”是符合时代脉搏的设计教育教学新方向和创新着力点。
中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存在重“艺术”轻“设计”的现实困境,传统的培养模式轻视了设计作为边缘学科的特性,课程模块单一,忽视了课程中技术型课程的设置,而偏重于熟悉的美术教育,导致学生过多地关注华丽、高颜值的设计图纸,而缺乏技术和工艺制作的实践经验。艺术设计教学可以融入工科的教学经验和内容,实现学科优势互补,在保证学生接受原有的艺术熏陶和设计训练的同时,接触实际的工程训练,提升实践能力;帮助解决设计过程中设计想法难以实现问题和设计创新等问题。有利于激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为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注入时代灵魂。设计作为体现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一门前沿学科,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通过在教学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用科技引领设计创新。在视觉传达专业可以通过引入VR、AR、3D 打印机等先进设备,打破传统纸媒的限制,丰富设计技术和手段,体现教学的时代先进性和科技性;产品设计专业除了造型外观、可增加材料选择、加工等方面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增加环境工程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环境设计中的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分析、工程制图等技能。各个不同专业学科根据具体课程安排,辅助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建立课程教学团队,抓住艺科融合的完美契合点,做到灵活运用、终有所成。
3.2 根据专业特点,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
一方面,从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学科和通识课程较多的实际出发,合理调配各个专业的理论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比例,优化各专业的课程结构。从各个专业对设计基础教学的要求出发,结合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发展形势,逐渐构建起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的课程体系。以便于更高效地完成基础教学任务,重点推进不同专业的个性化课程,保证专业特色,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带给艺术设计新技术变革的时代,课程形式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重点,与多元化的传播途径、技术化的媒介表达相衔接,设置简要精练、易于接受的工科课程。将可移动穿戴、3D 打印、VR 全景等设备带进课堂,带领学生认识设计前端的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启发专业学习。
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技术革新就与视觉的跨媒介传播息息相关,新技术连接着文化传播、制作方式、消费方式等多个维度的变革与转换[7]。沉浸式系统、智能交互等新的媒介和技术进入课堂,看似仅仅丰富了学生的设计表达手段,实则包含着多诺米骨牌效应,能引导设计爆发出无限能量,引领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和变革。在产品设计专业,可以在学生掌握各类产品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融入工科的实践操作课程,对设计方案实现中所要经历的技术制作、材料选择以及细节处理等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个性化的技术学习可以在推动专业进步、行业发展的同时,启发学生对与之相关的设计事理分析、设计方案的改进和创新方向进行思考,以“启发式教学”达成“教育树人”的目的。
3.3 打破单一教学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工科的学科知识和技术能够帮助设计突破传统教育的维度限制,更新设计的技术手段,丰富设计的教学模式,实现设计维度的跨越。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与市场接轨。
一是以课题为主导,建立工作室制或课题制的教学模式。目前中国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具有师生单向交流的空间局限性。为实现教学多元化,可以在导师制的基础上,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际或虚拟的设计选题和设计项目出发,整合校内和校外资源,组建一个跨学科、多知识领域的合作团队,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发挥各自的专业特性,用探讨式的学习模式启发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鼓励校企合作的模式。知行合一,方能学以致用:“学用分离”“产教孤立”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就业单位对任职人员除了要求精湛的专业知识储备,更需要他们具备执行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与实践教学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教学的实践条件有待提高。因此,可以通过学校和企业携手搭建“共开课程、共享基地”的教学平台,实现学校课程与职业要求对接,在校学习与创新创业对接。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设计,实现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的顺利对接。
三是壮大师资队伍,聘用“校外导师”的模式。师者,人之模范。老师在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聘用校外导师,壮大师资队伍更有利于学生眼界的开阔和知识技能的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研究能力,却不一定在各个项目中都具备实践经验,学校除了能够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也可以通过鼓励聘用“校外导师”的举措,实行校内外“双师”制度,完善导师队伍结构,更好地加强跨专业、跨环境的学习,逐步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如南京艺术学院由张明教授领衔的教研团队《道物工房》,每年都会邀请多名拥有艺术学、工学和管理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校内外导师参与辅导:在家具产品的设计中,专业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造型方面的建议,材料学的校外导师可以针对材料选择、加工等方面予以指导,以丰富学生的毕业设计内涵[8]。
3.4 规范教学评价标准,建立“互联网+”的科学评价体系
艺术设计的教学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式的,针对每个学生的教学都具有独特性,因此对教学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教学评价网络平台,但是缺乏“互联网+”的评价思维,存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标准不够多元等问题。
其一,“互联网+”教学评价体系尊重每一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对教学评价遵循差异性原则。从教学规划、通识课程设计、主题课程设计、课程互动、实践教学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出发,构建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在各个小的评价指标里,设置多方位参与的评价模式,除了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结果为导向的评价外,应增加师生自评、师生互评、同级互评等辅助评价环节,做到自评与互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建立起既平衡又制约的评价关系,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实事求是。
其二,教学评价系统通过引进工科前沿技术进行构建,将智能AI、大数据分析、5G 技术等应用于教学管理中,首先,从课程开始就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记录和数据测评,建立测评数据库;其次,在教评平台设立“课后互动”模块供学生表达对课堂纪律、课堂内容、教学质量的想法和感悟,提供师生交流平台,帮助形成平等、透明的师生交流模式;最后,建立起集学习追踪、课程分析、教学评估为一体的数据库,完善师生、领导、督导团队、服务质量监管之间的交流评价链。在保证功能完备、保密性与兼容性完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服务设计的优势,服务于教学。
其三,“互联网+”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保证教学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保证教育教学评价工作的公信力[9]。与此同时帮助老师适时做出教学反思,调整教学计划,满足艺术设计类学生学习中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 结语
在追求高水平艺术设计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今天,可以从多视角、多维度寻求发展方向,打破艺术设计和工科之间的壁垒,学习借鉴工科领域的先进教学经验、前沿科学技术,取其精华、取长补短,通过对艺科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和价值的探究,寄希望于对当前中国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