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以成医?
——古医籍序跋相关医道之论整理与思考❋

2020-01-14李文林杨丽丽许康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序跋自序医者

李文林,杨丽丽,许康耀,曾 莉,张 云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敬文图书馆,南京 210023; 2.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南京 210023; 3.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3)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术之分,并认为“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道是总的原理原则,术是原理原则的具体应用,中医亦然。在古代知识传承体系中,医虽列为方技之属,医家社会地位也不高,但因其本身承载的祛疾保健功能,使这门技术承载有更多“道”的成分,故“医虽小技,近乎道”“医乃大道”等论述较多。“道”的内涵丰富,其中既有古人在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上所持有的基本思想和核心理念,也有认知生命和诊治疾病的认识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更有如何使习医、行医有所本即医学知识传播路径的模式归纳与价值定位。这些内涵丰富的“医道”是中医知识有效传承的重要遵循。尤其其中关涉医者入门之道、医技养成之道、为医的职业之道等内容,对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启后世之法程”的作用,但相关内容分散在大量的古籍文献中,一直缺乏系统的整理与挖掘。基于此,我们以明清医籍序跋为对象,对相关内容予以系统梳理与分析,以期为今天中医药知识传承规律的再认识、人才培养路径的再思考提供参考。

1 医者的职业本质

与今天较多强调“医之为术、其性为仁”的内涵不同,古籍序跋中有诸多医学作为双刃剑的阐释。正因为此,无论因自己或亲人罹患疾病所以立志从医,或由于科举失利或仕途不顺遂转而从医,或私淑而学医,医门“慎入”的劝诫在古医籍序跋中多有体现。如明·虞抟《医学正传》[1]自序指出:医为“民命死生所系,其责不为不重。医为生人之机,亦是杀人之具”。清·秦之桢《伤寒大白》[2]陈懋宽序:“医,仁术也,亦危机也。精其道可以活人,不精而尝试之,盛盛虚虚,致人夭折者多矣。”清·程知《伤寒经注》[3]黄允亮序:“仁天下之事不一,活人为大。活人之事亦不一,医为重。然医之为道能活人,亦能杀人,习是者不可不知,亦不可不慎。”清·俞茂鲲《痧痘集解》[4]黄越序:“医为仁术,由来尚矣,所贵乎医之良者,其德仁恕而博爱,其智宣畅而曲解,济世之功与良相等,诚慎之也!诚难之也!”清·吴瑭《温病条辨》[3]自序:“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这些告诫之语在许多医籍序跋的开篇中反复出现,显示古人一方面强调医学祛疾保健功能基础上衍生出的“活人、助人”之“仁”的一面,同时也强调作为一种职业或技艺,若术之不精而可“害人、杀人、废人”之“害”的一面。警示与引导并重,意在告诫世人医道司人性命,医道不精则贻害无穷。

2 医者入门之道

医籍浩繁,表面上看似乎漫而无统,但从大量序跋中可见,古人在引导后学在权威教科书和一般性参考书的选择实际上确有一定的依据和准绳。

2.1 医籍经典:学之规范,医之所宗

中医医家历来视经典医籍为圣哲垂教之则,千载不刊之言,对大量序跋的分析显示,学医之道中经典的研读是习医者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汉·张仲景在《伤寒论》[6]原序中述自己“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7]中谈及自己的学医之道云:“青衿之岁,高尚兹典。”唐·王冰在《黄帝内经》[8]序言中称《内经》“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清·吴仪洛《伤寒分经》[9]自序:“儒不通经,不可以称儒。医不通经,不可以称医。《灵》《素》诸经,犹儒者之六经也。张仲景诸书,犹儒者之四书也。”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10]杭世骏序:“医者,知其人,知其时,知其脉,因时而力导之。黄帝、扁鹊去人不远也,不读黄帝、扁鹊之书,而欲试黄帝、扁鹊之术,死者不能使之生,而生者即可致之死。”清·陈廷铨《罗遗编》[11]序:“医者必通三世之书:其一《黄帝针灸》,其二《神农本草》,其三《岐伯脉诀》。脉诀察证,本草辨药,针灸祛疾,非是三者,不足言医。”

2.2 各家学说:破除门户,兼采众长

习医者要借由经典的研习构建基本的专业知识基础,但经典之外不囿于一家一派之言,兼收并蓄、广博会通也是序跋中诸多学者强调构建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参考源泉。如清·柯琴《伤寒来苏集》[12]季序:“世徒知通三才者为儒,而不知不通三才之理者,更不可言医。医也者,非从经史百家探其源流,则勿能广其识;非参老庄之要,则勿能神其用;非彻三藏真谛,则勿能究其奥。”清·徐大椿《兰台轨范》[13]自序:“至于推求原本,仍当取《内经》《金匮》等全书,潜心体认。而后世之书,亦当穷其流派,掇其精华,摘其谬误,而后此书之精意,自能融会贯通,而心有实获,则变化在我矣。”清·叶其蓁撰《幼科执掌遗稿》[14]自序:“夫医之道难言也……盖惟其难也,故不得不博,亦惟其难也,故不得不约。盖非博无以明其理,非约无以精其用。博者何?古今诸家书籍是也,约者何?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要以博以寻其绪,约以指其龟,博以始之,约以终之,庶几万派同源,多岐一贯”。明清之际,日本望月三英《医官玄稿》[13]自序:“经者圣哲垂教之则,千载不刊之言也。《本草》为药石初,《素问》为病机初,《九灵》为针刺灸疗初,和、缓、扁鹊者,名医冠冕,其治验要妙既出于左氏司马,乃为医案初,《难经》为问答初,《甲乙》为删正初,《汤液》虽起于尹伊,《伤寒》为法方初,《金匮》为方书初,《病源》是一家言为独立初,《脉经》为诊视初,因类撰脉要也。总以此为原始类,医之当学之道,殆尽于此矣”。

上述可见,《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医籍为医家源本,医学入门莫不重视以这些经典医籍的研读为进阶之梯。除此之外,对后世之医林乃至诸子百家之书遍观博览,取长去短,尽可能将各方面知识豁然贯通,这种以医籍经典为核心、以诸子百家之说为补充的学术构架体系,不仅是业医者获取医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业医者医疗实践的指导和参考。

3 医者技能养成之道

任何一门职业都有行业公认的专业化知识体系,虽然家传、师传、自学都可为习医者提供入门路径,但在医者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自学明理、互学切磋、临证汇通等模式是大量医籍序跋中反复强调的学术训练模式。

3.1 医籍研读:学贵专一,思贵沉潜

古人反复强调医理精微,无论是为了参透基本医理还是解决实践中碰到的医学难题,医籍的研读都是必不可少的。如金·王好古《阴证略例》[16]自序:“大抵圣贤之言,非一读而能尽,故每有所得,不敢以前说为已足为已定而不为之增益也”。清·程国彭《医学心悟》[17]自序:“凡书理有未贯彻者,则昼夜追思,恍然有悟,即援笔而识之。历今三十载,殊觉此道精微。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清·周扬俊《伤寒论三注》[18]自序:“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古君子之善学者,每于一事一物之理,必幂思博考以通其奥,谓必如是而后义精于心,功神于用,否则辄见自以为能,势必一阻即穷其应”。清·孔以立《痢疾论》[19]跋:“医之为道,非读书不能明其理,非折肱者不能神于用。若空言寒热,臆剖是非,欲闭门造车,出门合辄也鲜克当矣”。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20]自序:“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得其理者,用如神圣,失其理者,似隔山水,其法玄妙,其功深固,非小智所能窥测也。”

3.2 临证切磋:神明于规矩之中,变通于法度之外

研读医籍可获得必不可少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知识能否变成实践能力,则需要医生在治疗中活学活用,而能否做到在诊治中灵活处理,对医家是考验也是责任。如明·李汤卿《心印绀珠经》[21]朱序:“法无定体,应变而施;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明·吴有性《瘟疫论》[22]自序:“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医者彷徨无措……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亡也。”明·陈志明《伤寒五法》[23]杨雍建序:“天下事不患法不立,患法立而不能用,用而不通其变。”明·张吾仁《撰集伤寒世验精法》[24]自序:“盖医较治天下国家虽小道乎,学惟以古为的法,唯心造能得。不然者,古方具在,有验有不验者何?执印板死墨者之咎也。”清·强健《伤寒直指》[25]自序:“余读张仲景书,师张仲景法,未尝守张仲景方。”其后序曰:“凡治病之要,须识古今气候之不同,形质证势之迥异,古人未见今人之病,今人焉能服古人之方?当设因时制宜之法以授之,是为出路,庶可度迷善后。”清·吴仪洛《成方切用》[26]自序:“病有标本先后,治有缓急逆从,医贵通变,药在合宜,苟执一定之方,以应无穷之证,未免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反致杀人者多矣。用方之切于病,岂易易哉!然则如之何而后可?曰:研穷乎《灵枢》《素问》,而经义无不通也。详求夫望闻问切,而证因莫能遁也;深悉乎气味阴阳,而药性剖其微也。夫然后经之也法,纬之以方,从斯集而合离变化焉,自迎刃而中其肯綮矣。”

诚如喻嘉言[27所说“读书无眼,病人无命。”古籍序跋中反复强调,读古人书在于习古人的思维方法、审证用药的原则与处理病证的规律与次序。在于明规矩、知法度,既要神明于规矩之中,又要变通于法度之外。从经典与经验互为补充,两者在医家的成长和知识累积中均不可或缺。

4 医者职业自律之道

中医虽一直以上古先王之名垂教后世并教人以仁心济人之生、救人之疾,但从古至今也不是人人都是因济世而习医,因谋利而习医者也大有人在。为突出职业自律,古籍序跋中有大量关于业医者医德修养的论述。如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28]华序:“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宋代《伤寒百问经络图》[29]张松序:“习仓扁之术,每诊一疾,不问贵贱,未尝不精察察体认,以求其受病之源,每用一药,不问精粗,未尝不审酌寒温,以图其愈病之效,且夫医之为术,贵在拯人之急,非徒专己之利。”清·陈士铎《辩证冰鉴》[30]沈树德序:“古人有活人之术者,必济之以活人之心,然后可以救世而垂永存。”明·王肯堂《灵兰要览》[31]顾金寿序:“欲济世而习医则是,欲谋利而习医则非。我若有疾,望医之救我者何如?我之父母子孙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必自淡矣。利心淡,仁心现;仁心现,斯畏心生。”郭志遂《痧胀玉衡书》[32]自序:“盖医之为道,惟视人如己者乃可施。至于风气之强弱,年岁之多寡,精力之浓薄,必须以己为断,然后原疾量药,贯微彻幽,度节气而候温良凉,参脉理而合轻重,乃始取应如神,捷于桴鼓。”

医道通于儒道、仁道。序跋中有大量以同理心劝诫医者加强医德修养的论述,如良医既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要有可靠的诊治能力,更要有良好的品质。甚至只有用仁心来指引医术,才能有益于医术的精进。因为医者非有仁心,则惟利是图,非有慈悲心则忽视人命,则生人反杀人。

5 小结与讨论

古代医籍序跋作为医籍的评述性文体,具有阐释著者写作宗旨、思路、过程及个人议论、观点和人物过从往来等方面的信息,除具有“对作者的扶植”与“对读者的串连和引导”等功用之外,其史、论、评结合的著述方式,也为其时其地学术面貌的还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信息参考[33]。

儒有道统,医有源流。关于中医道术之分,清·徐灵胎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医有道焉,有术焉。道,难知也,即知之而无可用者也。知道而能用夫道,则道精矣。术,易知也,知之而无与乎道也。知术而能通乎道,则术神矣。”为探寻中医药的学术内涵,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围绕何以成医的问题,中医药界内外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尚缺乏从医籍序跋的视角对其中医生的职业训练之道进行系统梳理研究。本文从序跋中梳理出大量关于医者读书入门之道、医者临床技能养成之道的内容,可为今天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诸如其中习医废人、其责为大、入门宜慎的告诫;习医要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医籍为核心,以诸子百家之说为补充来构建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在临证实践、切磋交流的同时依然要通过医籍的反复研读以获得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读书重在学思维方法、审证用药的原则与处理病证规律与次序等方面的论述,无疑可为中医药学术传承规律的再认识,人才培养路径选择的再思考提供参考与指导。同时其中反复强调的用仁心探究医术、医者之德重在“以我之学术救天下之病,而非以天下之病人就其学术”的自律要求,说明古代医家在精研医理、讲求医术的同时,也注重探讨医家之责任与自律。

猜你喜欢

序跋自序医者
《潜夫論》版本考述及其序跋題識輯錄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明清戏曲序跋研究笔谈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略论阮大铖的诗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