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式多样化、评判多层级模式下的长输管道无损检测管理

2020-01-13冯振强李玲孙振州谷青悦北京斯派克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9

化工管理 2020年23期
关键词:焊口东线台账

冯振强 李玲 孙振州 谷青悦(北京斯派克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9)

1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无损检测方式方法及评判原则

(1)对于一般线路段,采用自动焊接的管道在每个焊接机组的前一百道焊口采用100%AUT 和100%射线复验,每种检测方式按照各自标准进行评判,有一种检测方式不合格即评定为不合格。

(2)对于一般线路段“百口磨合”以后的焊接管道,对每个流水作业焊工组每完成的100 道焊口,均应采用射线抽检,抽检比例不少于20%。当RT 检测结果与AUT 检测结果不一致时,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①RT 检出缺陷,AUT 发现缺欠指示,焊缝是否合格按照GB/T 50818 要求判定。

②RT 检出缺陷,AUT 未发现缺欠指示,应对AUT 检测工艺及执行情况进行确认,并对当日检测焊缝全部重新采用AUT检测。

(3)对于单出图三穿地段、规划区、环境敏感区、高后果区、并行管道段等设计明确的双百检测区域,将采用100%AUT 和100%射线复验,每种检测方式按照各自标准进行评判。

(4)对于连头口,将进行100%的射线检测、100%的手工超声和100%(PAUT+TOFD)检测,各检测方法按各自标准进行评判。

(5)对于返修口,为满足返修口双百检测的要求,根据传统检测案例,超声波检测一般采用手动超声波检测,但由于手动超声波检测数据无法记录,不能满足智慧管道检测结果数字化移交的要求。因此,为保证中俄东线油气管道工程返修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实现超声波检测数据的数字化存储和移交,所有返修口应在传统超声波检测的基础上,增加PAUT+TOFD 检测技术。

由于返修口在RT 检测结果中可能无缺陷显示,为检验返修缺陷是否返修完全,返修口宜采用以下流程检测:

①AUT 检出缺陷后,宜采用PAUT+TOFD 检测技术进行缺陷位置确认,无论PAUT+TOFD 检测能否发现AUT 检出的缺陷,均按照AUT 的检测结果进行返修。

②如果PAUT+TOFD 能够对AUT 发现的缺陷进行确认,返修后应采用PAUT+TOFD 对返修位置进行再次扫查,检验返修缺陷是否返修完全,同时检验返修位置是否产生新的缺陷。此外再采用RT 和UT 对缺陷位置检测,以满足返修口进行射线和超声检测的要求。

③如果PAUT+TOFD 不能对AUT 发现的缺陷进行确认,返修后应采用AUT 对返修位置进行再次扫查,检验返修缺陷是否返修完全。此外再采用PAUT+TOFD、RT 和UT 对缺陷位置检测,以满足返修口进行射线和超声检测的要求。

2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无损检测多层级评判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业主委托了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开展无损检测工作,监理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对无损检测底片/扫插图进行相应比例抽检。同时在招标文件中业主提出无损检测单位之间需开展100%互评,并给予了相关费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业主委托了第四方复评单位,开展无损检测底片/扫查图100%复评。

根据业主规定,复评单位为检测结果的最终仲裁单位,如第三方检测单位、互评单位、复评单位、监理单位对评定结果提出不同意见,将申请业主启动仲裁程序,由第四方复评单位邀请权威专家予以最终结果评定。

3 常规无损检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预期效果不理想

以往项目施工、检测、监理单位均建立各自的无损检测台账,各自为营。归纳总结就是,各单位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核对台账数据,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增加了各单位的工作负担,线下流转,很容易出现各家台账不一致的问题,频繁出错,加班加点,互相指责,仍不能保证台账的准确性。

3.2 评定层级多,信息传递周期长,容易产生错误导致返工

以某长输管道为例,为实现信息共享,各参建单位除自身无损检测台账外,还需共同维护四方台账。四方台账信息需各单位共同维护,即施工单位录入焊口,检测单位录入检测结果,监理、互评、复评单位按序分别录入抽检结果,并进行线下流转,频繁复制、粘贴,造成了部分数据被篡改而不能及时发现,从而造成部分焊口结果与实际不符,当焊口重新排查核对时可能已完成下道工序施工,从而造成返工而劳民伤财。

4 检测方式多样化、评判多层级的无损检测管理探索

4.1 统一监理工作思路,明确监理工作目标

青岛华油监理公司中俄东线(长岭-永清)监理四标段项目部统一了“监理策划科学化、体系文件系统化、过程管理标准化、监理手段信息化”的监理一体化管理思路,明确了“日事日清、日清日高、日日账实相符”、“不严格监理就是不作为”的工作目标。

4.2 创新“1对1”监理模式,实施全责任链管理

为应对中俄东线全自动焊接管理链条较长的状况,监理部挑选出业务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监理工程师,承担“1 对1”监理任务。1 名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应1 个全自动焊接机组,对该机组开展全责任链管理、全过程监督和全工序确认。全责任链管理,主要包括焊缝外观核查、检测申请确认、下达检测指令、督促检测报告(返修通知单)、监督返修前PAUT 定位、下达一次返修指令、返修过程监督、确认复探申请、下达复探指令、督促复探报告、如一返不合格进入二返程序、如一返合格跟踪第三方互评结果、跟踪第四方复评结果、下达防腐指令。全过程监督,是按照“逢错必报、有错必纠”的工作原则,依据设计文件、标准规范、管理文件等,对所负责机组“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主动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将现场存在问题全面上报监理部。全工序确认,是按照监理工作手册对可交付的成果开展检查验收管理,强调上道工序未经确认,下道工序禁止施工。监理部通过实施“1 对1”监理模式,真正将现场监理工作分解到人、责任链追溯到人、工作绩效考核到人。

4.3 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无损检测数据共享

在中俄东线数字化管道建设的大背景下,监理部对PCM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PCM 系统主要用于数据的收集存储,进而形成一条虚拟的数字化管道。为了确保PCM 系统数据对齐,需加大对数据形成的过程管控。为此,监理部应用信息化管理思路,主动开发中俄东线监理信息系统“无损检测”、“台账管理”模块,实现了无损检测全过程管控信息化。

在无损检测数据收集方面,监理部组织开发出与信息平台相配套的手机APP,施工单位质检员通过手机APP 扫描焊口二维码或现场录入检测申请数据,发起无损检测申请,“1 对1”监理在线确认检测申请、发送检测指令,检测单位检测完成后在PC 端录入无损检测评定数据,系统自动生成报告,关联生成台账。如有不合格焊口则系统自动生成返修通知单,监理在线点击确认后,返修通知单自动转发施工单位。各工作按照流程完成的同时,所有数据直接进入数据库,实现了无损检测流程在线流转、数据高度共享交互。并且信息系统可以按需固化表格自动生成记录、在线同步生成无损检测台账及数据统计分析图表,为判定焊接工艺执行和焊机的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持。

5 结语

5.1 人员投入减少,管理效率提升,节约成本

目前,中俄东线监理四标段正在应用的无损检测模块由各参建单位共同进行维护,各司其责,通过手机APP/网页平台输入各自数据后,平台可按需自动生成无损检测申请、指令、报告、返修通知单、竣工资料等相关资料,有效减少了各单位之间大量的重复工作,提升了管理工作效率,各单位无需再专门投入专职管理人员,减少各参建单位人员投入,节约了成本。

5.2 实现线上互评/复评,有效规避数据篡改,错误率减少

以往四方共享台账线下流转数据量较大,各参建方对数据复制、粘贴,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线下数据被篡改,因数据量较大,篡改后的数据很难发现,为后续试压段焊口核对带来诸多困难。线上互评/复评实现后,各单位均通过线上维护各自数据,修改数据需向管理员申请并留下修改痕迹,从而有效规避了数据篡改的风险及错误率。

猜你喜欢

焊口东线台账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东线混战
环焊缝排查中疑似黑口的识别及开挖验证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排查及处置措施研究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低再出口管爆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