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性与不良反应分析
2020-01-13刘晓丹
刘晓丹
(辽宁省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三病房,辽宁 本溪 117000)
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复制及机体的免疫反应是乙型肝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的关键。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核心药物[1],干扰素使目前很强的抗肿瘤和免疫调控作用的抗病毒药物之一。目前我国有1.2亿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约7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活跃病毒繁殖和肝炎性改变,部分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衰竭或肝细胞性癌,是乙型肝炎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3]。既往研究[4-5]表明患者治疗前肝功能、HBV-DNA水平可以较好地评估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基线资料,并进行适当的患者筛选可以提高患者的干扰素临床疗效。延长疗程可以提高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持续应答率,既往研究表明临床应用48周要比传统治疗24周的持续应答率高。然而对获得部分应答答的慢性肝炎患者能否通过延长抗病毒治疗疗程以达到更持久临床应答率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对干扰素不良反应的相应的增加。而与核苷类药物,干扰素可以达到更高的HBsAg 与HBeAg转换[2]。但目前影响IFN疗效因素很多,IFN疗效在不同单位各不相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未予以抗病毒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06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31例,年龄16~68(56.43±12.56)岁。所有患者均满足2010年中华感染病学会所设立的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细胞癌、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疾病。入组患者治疗前均未使用任何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抗病毒。
1.2 治疗方法:研究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500万U肌内注射1次/天,连续应用7 d后改用3次/周,连续应用48周以上,并随访24周。若患者耐受良好并病毒载量下降不明显者3个月后干扰素加量为500万单位肌内注射1次/隔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配合保肝、利胆、降酶、去黄及升白等药物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数据分析,治疗前、治疗后48周、治疗结束后24周生化学应答、HBeAg血清转换应答、HBV-DNA完全应答,比较治疗结束后24周不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P<0.05为两组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性临床疗效:106例慢性肝炎患者在治疗前均为生化学未应答、HBV-DNA未完全应答、HBeAg阳性;在治疗第24周56例患者出现生化学应答,32例患者HBV-DNA完全应答,48例患者出现HBeAg血清转换应答;在治疗第48周102例患者出现生化学应答,87例患者HBV-DNA完全应答,84例患者出现HBeAg血清转换应答;治疗结束后24周105例患者出现生化学应答,92例患者HBV-DNA完全应答,86例患者出现HBeAg血清转换应答。随访结束后持续应答86例,持续应答率为81.13%,非持续应答组20例。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6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21%(67例),其中65例患者出现“流感样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头痛、全省乏力、肌肉酸痛等,嘱患者注意休息、多饮食、高营养饮食、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好转;48例患者出现暂时的肝酶升高,积极予以降酶、保肝、及升白等药物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2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16例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烦躁、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调整药物剂量后症状;11例患者出现口腔出血、皮肤瘀点、血红蛋白下降的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3 讨论
目前我国有1.2亿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约7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活跃病毒繁殖和肝炎性改变,部分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衰竭或肝细胞性癌,是乙型肝炎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3]。既往研究[4-7]表明患者治疗前肝功能、HBV-DNA水平可以较好地评估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基线资料,并进行适当的患者筛选可以提高患者的干扰素临床疗效。延长疗程可以提高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持续应答率,既往研究表明临床应用48周要比传统治疗24周的持续应答率高。然而对获得部分应答的慢性肝炎患者能否通过延长抗病毒治疗疗程以达到更持久临床应答率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结果提示干扰素为内源性致热源,发热是抗病毒治疗正常反应,主治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让其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紧张、焦虑情绪,降温时还应补充足够的液体,以免体液流失。对有消化系统症状患者,予以低盐低脂饮食,补充适量糖分、蛋白质及热量,以保证机体的营养平衡。干扰素可可逆性抑制白细胞骨髓释放,临床可出现免疫介导溶血性贫血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改变。临床干扰素治疗可出现“流感样症候群”、暂时肝酶升高、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不良反应是在治疗的同时存在的而与治疗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