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2022-08-24赵世伟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农业农村局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耳病口蹄疫圆环

文│赵世伟(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农业农村局)

养猪业是我国养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但如果养猪行业中出现病毒性疾病将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病毒性疾病尚不存在有效的治疗药物,一旦暴发病毒感染,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大量研究发现,干扰素对病毒性疾病治疗具有一定作用。干扰素的作用机理并不是与病毒直接发生反应,而是通过与病毒表面受体结合,形成蛋白质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有利于控制病毒性疾病的暴发。

一、干扰素作用机理

干扰素是一种糖类蛋白,从作用机理分析,干扰素对病毒并没有抑制和消灭作用,但细胞表面受体蛋白可以通过生物转化后形成抗病毒蛋白,达到抗病毒的作用。干扰素在猪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普及时间较晚,但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解决猪病毒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干扰素结合蛋白结构基本可以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同时每种类型中又可分为多种亚型。不同类型的干扰素对病毒的作用不同,其中Ⅰ类干扰素的主要作用是对病毒复制和寄生虫的抑制,能激活猪体内的免疫细胞,提升免疫调节能力,而且可以起到抗肿瘤作用;Ⅱ类干扰素不仅能起到抗病毒和抗病毒增殖的作用,还能达到生物活性调节作用。

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性质非常活跃,能促进细胞信号的传导,对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人工干扰素诱导剂可以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并利用神经递质及基因进行干扰素活性调节。干扰素基因和抑制基因的有效结合能形成干扰素活性物质。干扰素对进入动物体的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并不是直接对病毒产生抑制作用,而是作用于病毒蛋白,激活细胞物质,达到抑制和消灭病毒的效果。干扰素中含有多种亚型,但干扰素针对不同亚型产生的能力不同。在选择干扰素时,需先做好病毒机理分析,然后采用靶向治疗理论选择干扰素。通过多年研究发现,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对猪病毒性疾病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对猪病毒性疾病的干扰起到突破性作用。

干扰素的作用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抗病毒作用,主要是Ⅰ类干扰素发挥的作用,能有效调节免疫系统功能,起到良好的病毒防御效果。干扰素进入猪体后能通过生物合成反应形成抗病毒蛋白,起到病毒增殖和生长阻断作用,使病毒无法在猪体内存活。第二种为抗菌作用,主要是Ⅱ类干扰素发挥作用,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小体细胞,可以通过溶解酶达到细胞溶解的作用,而且可以调节铁蛋白受体,减少病毒供铁量,达到消灭病毒的作用;第三种为免疫调节作用,这类干扰素被称为免疫调节干扰素,能通过对中性粒细胞的刺激进行免疫调节,提升机体免疫力,达到抗病毒作用。

二、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1.猪病毒腹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猪如果感染传染性肠胃病毒或轮状病毒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极可能会导致猪的生命受到威胁,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注射干扰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在为猪注射时需要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3天。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除了干扰素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辅助药物进行治疗,如双黄连、复方穿心莲等。

2.圆环病、蓝耳病治疗中的应用。养殖猪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疾病,其中蓝耳病、圆环病毒都是比较常见的猪病毒性疾病,如果不能在早期做好病毒控制,极易导致猪只死亡。因此,在发现蓝耳病和圆环病毒感染症状后需及早注射干扰素,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针对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的治疗也可以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每天注射1次,每次注射量为0.1毫升/千克体重,连续注射3~4天。但如果疾病的发现时间比较晚,病毒侵入时间长,在猪体内大量复制,仅注射干扰素难以达到抑制病毒的作用,还需要采取其他病毒抑制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3.口蹄疫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口蹄疫也是猪比较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对猪的致死率比较高。注射干扰素能有效缓解口蹄疫的症状,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4天,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生猪可以采用转移因子进行配合治疗,或者注射复方灵芝多糖注射液,可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但在口蹄疫的干扰素治疗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结合口蹄疫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共同治疗,如注射五毒康、天王大败毒等药物,能预防心肌炎发病。心肌炎是一种口蹄疫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对猪的致死率非常高,一旦发病后比较难控制。通过这些药物的辅助预防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干扰素治疗猪病毒性疾病的优缺点

1.干扰素治疗的优点。干扰素对治疗猪病毒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干扰素的残留率比较低,对猪只健康及人类安全具有保障。同时,干扰素在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广,对大部分病毒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在药物应用中不会随着猪的粪便排出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在猪病毒疾病防控中具有良好的生态防控作用,因此,在未来猪病毒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2.干扰素治疗的缺点。干扰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物制剂,具有较强的活性,对病毒早期复制和扩散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能有效预防病毒性疾病的早期蔓延。但如果病毒的发展时间比较长,并呈现大面积传播的形式,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则会大大降低。同时,干扰素在病毒性疾病治疗中针对性比较强,而且对其他种属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只可以针对同属物质进行治疗。这也说明干扰素对病毒治疗存在比较明显的限制作用。干扰素对温度要求较高,在使用中必须控制好对解冻和稀释时间,如果在药物完全解冻后再进行稀释会严重影响药物作用效果。在病毒治疗中如果采用单一的干扰素治疗效果不佳,在大部分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需要结合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提升药物作用效果。

四、干扰素应用注意事项

1.干扰素对病毒的初期复制和繁殖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在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为了有效避免其他药物对干扰素的抑制效果,应用干扰素后,4天内不得对猪接种任何疫苗,特别是弱毒活性疫苗,极易导致疫苗失去作用效果,影响猪疾病的预防。

2.为了提升干扰素的活力,注射干扰素前先对干扰素进行稀释,采用中性溶剂,并要严格根据流程进行干扰素稀释,防止干扰素失去效果。此外,干扰素在打开包装后必须全部用完,使用不完也不得留存继续使用,否则会失去治疗效果。

3.干扰素虽然对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但在猪病毒性疾病治疗中如果采用单一的干扰素治疗方式达到的效果并不强。为了提升干扰素的治疗效果,还需要与其他药物联用,如转移因子、板蓝根、双黄连等,需要多种药物共同发挥药效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因此,在猪感染病毒后不能单一依靠干扰素,还需要结合猪的病毒种类及症状等联合其他药物共同治疗。

综上所述,干扰素在病毒复制干预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因此,被频繁应用到猪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通过临床应用情况看,在猪病毒性腹泻、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及口蹄疫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提升猪免疫力及抗病毒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发现,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良好,但仍需与其他药物辅助治疗,进而发挥更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在应用干扰素时必须保证规范性,采用专业的霉菌性注射液进行稀释,打开包装后干扰素需要一次性使用完,防止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影响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总之,干扰素对猪的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发挥的效用有限,需要在疾病早期进行干预,并适当辅以其他药物增强药效。

猜你喜欢

耳病口蹄疫圆环
圆环填数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巧剪圆环
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
转动戒指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