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分析

2020-01-12刘竞艳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刘竞艳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能力相结合,对艺术类大学生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三种基本方式的形式创新,特别是校外社会实践教学方式的形式创新。

【关键词】艺术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基本精神,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相应的学分,开展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继续强调“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

一、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涵义和创新的基本原则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分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利用社会实践等空间组织的教学活动。广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除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有关的教学,它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尤其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而“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指开展实践教学所采用的基本体系、方法。因此,不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上定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都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注重系统性、模式性和计划性。在新的时代下,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要进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直接影响改革效果。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和实效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根据艺术院校自身实际情况和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选取适当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实效性原则,即“实施的可行性,是方案的创意设计、理念,以及使其操作的可行性,而实施效果则是目的的达到程度或结果。”在艺术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效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二、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方式分为: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方式、校园内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校外社会实践教学方式。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着力点是三种实践教学基本方式的形式创新,特别是校外社会实践教学方式的形式创新。

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方式。一般认为,课堂教学应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事实上,课堂教学是完全可以引入实践因素,从广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涵义看,课堂教学也内在包涵了一定的实践成分。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讨论、评说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在这一实践教学中,教师布置选题,学生对所选的题目,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实践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方式创新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教学实施十分钟“时事热点我评说”的课内实践教学方式。抓住正式行课前的“十分钟”,让学生两人一组,对近期国内外发生的热点时事做一个评述,通过讲授PPT与并与同学分享,然后任课教师再给予点评。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能够了解当今国内外“正在发生什么”。同时,也让同学们参与进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活起来。课堂引入“时事评说”的课堂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非常好,学生养成了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并且能够运用政治理论去分析思考现实问题,客观地看待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获得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可以尝试哲学和艺术的结合,这种实践教学形式创新旨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与戏剧作品或学生的艺术创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寻找哲学,使抽象宏观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学生实践生活和艺术专业特点相结合,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和认同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可以尝试尝试情景教学,立足本校特点开展实践教学,如开展对校史的研究等形式。

校园内的实践教学方式。校园内的实践教学主要指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依托校内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文艺活动、社团活动、各种兴趣学习小组、竞赛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进行。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心怀祖国、放眼世界,更多地关注时事,可以组织学生做时事评说的比赛,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校内实践教学的机会,同学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诠释时政热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校内实践方式的形式创新。

校外社会实践教学方式。校外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大学生真正了解国情民意、提升实践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的主要渠道。校外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实践的一种教学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社会实践教学若从功能和主题上划分,有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实践教学,如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考察经济发达地区等;有以服务社会为主的实践教学。

校外社会实践教学方式的形式创新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模式创新的最重要的途径,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要求,本科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必修课相应都要开设实践课。这种走出校园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实践教学”仅仅停留于课堂内和校园内,那么效果是有限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作用,就必须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真正了解我国的国情、社情、民情,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艺术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会更好的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可以充分把握好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进行实践。

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保障条件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还需要各种保障条件,要发挥好学校相關部门的协同联动作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单靠一个部门很难完成的,在实践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很多部门一起协同完成,比如,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学校上级领导部门要发挥好领导作用外,还需要学校相关部门一起联动,共同实施好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2]王苏苏.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求知导刊,2016,(27):16.

[3]汤堃.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和重构[J].科教导刊,2017,(01):66.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