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急腹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2020-01-12穆金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6期
关键词:肠梗阻开腹结肠癌

穆金海

急腹症常见肝肾、脾胰、肠胃等器官损伤,其中阑尾炎、胃十二指肠穿孔、粘连性肠梗阻以及结肠癌伴肠梗阻均较为常见,治疗方式为手术为主,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运用逐渐频繁,这种手术方式通过腹腔镜视野能够快速有效的找到病灶所在,并在切除的同时迅速对周围组织电凝止血,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轻,减少患者术后的康复时间[1]。本文就本院近年接收的71 例急腹症患者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腹腔镜微创手术对其具有极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中抽取71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6例)和开腹组(35例)。腹腔镜组中,男17 例,女19 例;年龄29~59 岁,平均年龄(44.25±4.01)岁;阑尾炎患者10 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8 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 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11 例。开腹组中,男17 例,女18 例;年龄30~59 岁,平均年龄(44.37±3.91)岁;阑尾炎患者10 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8 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 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1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均未合并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器官衰竭等症状。

1.2 方法 开腹组患者执行开腹手术,在X 线和临床检查确定患者的病灶后,将其送入手术室麻醉并摆放好体位,准备输血、输液和手术用具消毒,在确定患者体征指标正常后对病灶对应腹部位置执行开腹手术,在将多层皮下组织进行固定后,通过开放视野找到患者的病灶,在进行相应的切除和止血处理后,以温生理盐水清洗腹腔,并做抗感染处理后逐层关闭伤口,完成后执行术后护理。

腹腔镜组患者执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同样做好麻醉措施和体位摆放后,观察患者的体征水平,在确定患者能够接受手术后,医护人员对其脐部下方3 cm处做2~3 cm 切口,在完成切口后向患者腹内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并保持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腹内压在10~14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气腹建立后手术人员相继对患者腹内置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先通过腹腔镜观察病灶,在发现病灶后,通过腹腔镜仔细观察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游离周围相关的器官组织和血管神经等后,对病灶部位进行相应的手术(例如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手术及腹腔镜辅助结肠癌伴肠梗阻根治性切除术)。手术完成后,逐一进行切除物取出和缝合、清洗与置管,并在此观察该部位周围隐秘处是否有异常处未完成清理,以便记录进行二次手术。

另外,在对腹腔镜组患者进行手术的同时均进行开腹手术准备,以便在腹腔镜手术出现异常不能继续时随时准备变为开腹手术。在本文实验研究中无中途更改方式手术方式的案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疼痛、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发生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胃肠动力恢复及住院时间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胃肠动力恢复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3.36±10.25)min、(12.77±3.65)h、(4.99±1.66)d;开腹组患者的手术、胃肠动力恢复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2.36±13.24)min、(26.33±5.74)h、(6.98±2.54)d。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胃肠动力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773、11.913、3.919,P=0.000、0.000、0.000<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次数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65.57±10.24)ml,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次数为(0.73±0.68)次;开腹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96.32±18.54)ml,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次数为(1.69±0.98)次。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683、4.807,P=0.000、0.000<0.05)。

3 讨论

阑尾炎、胃十二指肠穿孔、粘连性肠梗阻以及结肠癌伴肠梗阻等均是常见急腹症,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均为腹腔内器官出现病变或者损伤,该病症轻则导致患者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情况,致使患者出现呼吸疼痛等,影响到其生活质量,重则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急性肺炎和胸膜炎、心肌梗死),致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目前对于急腹症的治疗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优势在于能够避免急腹症引发炎症导致感染和毒性反应,避免患者出现反复性急腹症,但由于传统的急腹症手术为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因此目前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执行率逐渐提高[2,3]。

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除了在于切口小、损伤轻和术后恢复时间短外,还具有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以及病灶切除精准等优点,例如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以及结肠癌伴肠梗阻等,开腹手术需要在切开大量腹部皮肤后才能有效的观察患者的肠道情况,而通过腹腔镜清晰的视野,能够帮助手术人员尽量精准的切除病灶,并且由于对腹内结构的影响较小,通过腹腔镜能够更好的检查到开腹观察容易疏漏的地方,提升了完全切除率,并且相较于开腹手术需要整个手术过程中暴露患者的腹内部,腹腔手术不会将腹内暴露在空气中,避免了腹内温降低和感染情况的发生[4,5]。另外开腹手术采用传统的手术刀切除,对于切除处渗血主要采用常规的止血措施,加上开腹时皮下组织被损伤出现的渗血,导致患者在术中术后的出血几率提升,而腹腔镜微创手术由于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医护人员误切的几率较小,对周围组织误损的几率较小,并且较高的清晰度和暴露在空气里的时间较短也有利于术后清洗,减少残留的炎性、毒性物质,减少腹腔肠粘连的时间,降低腹腔残余感染的几率,使患者更早的恢复肠胃道功能。再加上手术采用电凝止血的方法,在边切除了病灶组织的同时便能将切除处进行电凝,减少了术中出血情况[6-8]。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胃肠动力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效果更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受到的损伤小,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少,恢复时间快,可见该方式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但也需要注意,腹腔镜手术对于手术仪器的精度和手术人员的专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医院的科技水平和主刀医生的综合能力决定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肠梗阻开腹结肠癌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