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口腔局解网络虚拟教学平台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胜任力的研究与实践
2020-01-12孙宏晨于维先李道伟
李 波 孙宏晨 史 册 刘 璐 于维先 李道伟 胡 敏
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实验教学中心,吉林长春 130021;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辽宁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002
根据新时代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优秀口腔医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合格的口腔医师的必经过程包括医学教育理论课程学习、临床前实践学习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1]。因此,优秀的口腔医学生应具备独立从事口腔临床工作的能力,即临床胜任力。临床胜任力包括为进行临床实践所必需的一般技能和为完成某种特定临床工作所必需的特殊技能,通常被定义为知识、技巧和专业行为的综合[2]。口腔医学生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渐提高工作能力、最终达到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其临床胜任力应是知识结构、逻辑思维、综合推理及实践操作方面能力的综合。
1 口腔局部解剖学面临的问题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口腔临床教学是提升口腔医学生临床胜任力的重要途径,而口腔基础医学尤其是口腔局部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生转变为口腔医师的必由之路,是培养临床胜任力的坚实基础。口腔局部解剖学作为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是口腔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而且是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考核内容。把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高质量地完成口腔局部解剖学实践任务,是培养知识夯实、实践卓越口腔医学人才的必由之路[3]。掌握口腔及其周围结构和器官的位置、毗邻、层次关系及其临床应用,进而为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牢固的解剖学基础[4]。局部解剖学知识架构的建立和实践技能的强化直接关系到口腔医学生临床胜任力的培养与提升。目前吉林大学口腔医学生局部解剖学教学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1 教学模式单一
口腔局部解剖学专业名词多,结构和器官的位置以及毗邻层次关系比较繁杂,难以形成直观的印象,实验课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学生学习难度较大[5]。现阶段,吉林大学口腔局部解剖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结合一些书本、图谱或模型先做理论讲解,再以演示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尸体上进行实践操作,教学场地主要在教室和实验室。传统教学模式可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但对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传授的知识量有限,教学资源缺乏优化整合,难以共享,受益面窄,不能适应当前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1.2 实践操作受限
由于示教标本数量较少、重复利用、耗损严重、更新较慢,近几年来国内口腔医学院口腔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6]。目前,吉林大学口腔局部解剖学在教学任务布置和分工上采取以下模式:理论课由口腔医学院承担,实习课由口腔医学院提供授课教师,基础医学院提供尸体、场地、技术人员。由于口腔局部解剖学在实际解剖过程中只涉及口腔颌面以及颈部,选用成人尸体会造成尸体其余部分的浪费,因此基础医学院主要提供婴幼儿尸体。婴幼儿口腔颌面部尚未发育完全,与成人在重要解剖结构的形态、位置、毗邻上存在差异,解剖视野局限,实践操作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践教学效果[7]。
1.3 自学意识淡薄
口腔医学生习惯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只对教师讲述的重点内容死记硬背;口腔颌面部解剖名词较多,结构相对复杂,教材内配套插图较少,理论知识不易消化吸收;实验课学生较多,尸体标本较少,对于重点理论内容缺乏直观的认证和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方式,不能充分沟通,学生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以上这些原因最终导致本课程的自主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全放弃自身自学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4 网络资源匮乏
目前,吉林大学口腔局解教学网络课程尚未开发使用,而国内其他高校的网络课程主要以PPT 课件和慕课为主。由于慕课录制相关标准的限制,视频中并不能精准展现局部重要的解剖结构以及血管和神经的走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操作部分主要以解剖标本和解剖图片为主,缺乏尸体实践操作现场演示视频,不能给学生提供一种情景交融、多样化和自主化的学习环境。另外,网络资源缺乏优化整合,难以共享,受益面窄,不能适应当前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2 网络虚拟教学平台的优势
随着网络和教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的网络化和虚拟化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从传统的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扩展到网络虚拟教学平台。网络虚拟教学平台的优势在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可以有效缓解授课场所和时间的局限性,在空间和时间上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进程,从而实现教学平台由教室和实验室向网络过渡,是高校建设线上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有力支撑[8]。相关研究表明,依托网络虚拟教学平台,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合理使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9-10]。充分发挥网络虚拟教学平台的优势,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学生自主讲授、研讨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开展互动型多元化学习模式,增大学生自主学习所占比重,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虚拟教学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建立符合口腔局部解剖学教学特点和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口腔医学生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能力。口腔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融合创新,为新时代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11]。
3 构建口腔局解网络虚拟教学平台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胜任力
3.1 转变教学观念
提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重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的能力。口腔局部解剖学是口腔基础医学专业课,内容枯燥、繁杂,不易理解[12]。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提供者和传播者,学生作为接收者,被动接受知识,属于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13]。构建口腔局解网络虚拟教学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并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挖掘。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以“问题引领,小组学习”的形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并以学习报告的形式提交,既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4]。
3.2 建设网络资源
3.2.1 重新编排理论课教学内容,确立以器官或结构为中心、以知识点为授课单元的授课内容体系。结合骨、肌肉、神经和血管等知识点,重新编排多媒体PPT课件;针对各个知识点,选取恰当的解剖图片,编写《口腔局部解剖学》知识点图解,即解剖图片与配套的知识点放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依据知识点及其临床应用开发实验项目;结合最新的手术术式,撰写口腔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注重细节;在激发和维持学生兴趣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解剖实践技能。
3.2.2 实验课授课过程中,现场录制解剖示教视频。由于教师资源有限,学生数量较多,颌面部解剖结构又相对复杂,在进行示教时,位置靠后的同学很难清晰地看到示教老师的具体操作方式及手法。录制解剖示教视频可以帮助所有同学熟悉解剖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点,也能够为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时未能清楚地记住示教内容时提供方便查看的途径。且与网络上的示教视频相比,教师现场录制的视角视频更加贴合课堂。
3.2.3 搭载吉林大学“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建设慕课(MOOC)视频资源。将网络教学资源上传至吉林大学网站,搭建口腔局解网络虚拟教学平台,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以及自主评价的创新“课堂”。慕课主要有4 个特点:①围绕知识点录制慕课。重新编排理论课教学内容,确立以知识点为授课单元、整体结构脉络清晰的授课内容体系。每个知识点的视频时长控制在10~15 min,利于学生消化吸收,避免课程过长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②整合多种类型媒体。围绕知识点,把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学习管理与互动。注重学习行为的管理和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④个性化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所需要的课程[15]。
3.3 创新教学模式
理论课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16],在教师主导教授的基础上,引进“问题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大学生自主学习所占的比重,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课授课过程中,现场进行解剖示教,传授解剖技巧,提升学生解剖实践技能。在解剖尸体的实践中鼓励各个小组间互相观摩,激励学生实践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互相竞争的氛围[17]。在尸体实践操作过程中,设置主刀、一助、二助不同角色,营造工作气氛,让学生适应不同的角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合作。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转变,明确各个角色的职责和能力需求,进而在解剖实践过程中培养解剖技巧,辨认解剖结构,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8]。
3.4 融合教学技术
3.4.1 理论课搭载3D 解剖图谱,立体、多角度地显示口腔颌面部的重要解剖结构及其互相之间的联系[19]。使用iPad 以及手机等设备,设定观察区域,多角度观察口腔颌面部重要解剖结构的形态、位置、走行,明确各个解剖结构之间的毗邻、层次等空间位置关系[20]。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积极性、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4.2 实验课引入三维解剖软件。口腔局部解剖学的教学由单一的“粉笔+挂图+尸体标本”升级为“多媒体课件+解剖图片+尸体标本”,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但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21]。基于目前尸体及头颅标本资源短缺的现状,在口腔局部解剖课程教学过程中,引进Visible Body 公司的Human Anatomy Atlas 三维解剖软件[22],有助于改善目前现状。三维解剖软件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效果,通过软件进行“虚拟解剖”,在“解剖”的过程中对器官和结构的形态与位置进行全方位观察,以提升口腔医学生对口腔颌面部解剖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颌面部重要解剖结构,提升教学效果。
3.5 完善教学考核
在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逐步引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剖实践技能的考核,全面构建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以考促学,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提升其临床胜任力。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竞赛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考核。理论部分可以重点考核解剖临床应用,以PBL 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实践部分应包含思政元素教育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表现。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合理设置理论与实践考核所占的比例,通过对学生进行过程和能力考核,进而促进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全面提升[23]。
4 教学实践及应用
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于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开设的口腔局部解剖学授课过程中,逐步开展本项教学改革实践,涉及2 个轨道,包括口腔医学“5+3”和五年制本科生,共4 个班,大约160 名学生。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4.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凸显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从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3 个方面进行强化,有助于学生临床胜任力的培养和提升。
4.2 建设网络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保障,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多媒体课件和知识点与图谱一对一教辅用书提供大量的解剖图片,通过解剖图片认证重要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口腔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和解剖示教视频可以指导学生从事解剖操作,提升学生解剖实践技能。
4.3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网络虚拟教学平台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将大量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并提供在线交流和考核评价等功能,有助于学生随时、随地调取教学资源并参与教学互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4.4 引入新型教学方法
“问题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的引入,对传统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将“信息传递”提到课前进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5 打破学生依赖思维
教学模式的转变将学生由被动的参与者转变为教学实施的主导者,有助于打破学生依赖老师的惯性思维,从自身能力出发,尝试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6 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将过程和能力考核放在首位,既重视了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又强调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5 小结
在口腔局部解剖学的理论教学中,紧跟时代脉搏,摒弃“填鸭式”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构建网络虚拟教学平台,以口腔医学生临床胜任力培养为切入点,促进口腔医学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今后口腔医学生临床胜任力的培养及提升探索经验,使口腔医学生培养模式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