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性期
2020-01-12陈月红胡莉文
陈月红 胡莉文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510405)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占出血性疾病的1/3,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1],属于临床上的急危重症,可危及生命。ITP的发病率为4.5/10万~9.5/10万,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随之上升[2]。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主要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失衡相关[3]。在中医古籍中尚无ITP的病名记载,根据ITP的临床特点,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血证”“衄血”“紫癜”“葡萄疫”等范畴。笔者通过理论复习及临床实践,认为ITP发病与肝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从肝辨治ITP急性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详述如下。
1 从肝论治的理论探讨
1.1 肝主疏泄 《素问·灵兰秘典篇》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为刚脏,主疏泄、主升主动,具有疏通、畅达五脏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胆汁分泌与排泄以及精血津液输布的功能。正所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云“运血者,即是气”,肝之疏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则推动血液运行,气血调畅,使之无瘀滞之虞,亦如《血证论》中所述“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设木郁为火,则血不和;火发为怒,则血横决,吐衄,错经,但痛诸证焉”。ITP急性期以出血症状为主,与肝之疏泄功能失常相关,肝气失疏,气盛则化火,相火妄动,恣虐难遏,火扰动血,可见各类出血症状,肝气上逆犯肺,可致鼻衄、咳血;火旺乘脾,胃络受灼,可见吐血;热迫血溢脉外,溢于肌肤,可见紫癜;若热扰冲任、热入血室,可致月经过多,经色深红等;肝气上逆,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血脉受损,则见颅内出血。或气机郁结,气滞则血瘀,血行不畅,停积瘀滞而成瘀血,瘀阻脉络,血不循经,血溢脉外而致出血。
此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过程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的调节,《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胃之气升降相因有助于水谷的运化,肝主疏泄功能可使脾胃之气升降有序,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参与脾胃的消化吸收过程。若肝疏泄失常,脾气亏虚,木郁乘土,脾土统摄无力,则血溢脉外,可见肌衄;或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蕴而化热,热结肠道则肠络受损,引发便血。
1.2 肝主藏血 《四圣心源·血瘀》中载“肝主藏血,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家之所灌注也”,《素问经注节解》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也?肝主血海故也”[4]。所谓肝藏血,即肝脏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藏血有赖于肝气疏泄功能正常,气为阳,血为阴,肝内阴血充足则肝阳不得横逆,血液得以规律循行脉中。若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气病及血,则使肝藏血的功能失调,从而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妄行而出现出血症状,如唐容川《血证论》云“怒气伤肝,肝火横决,血因不藏”。若肝不藏血,则致肝阴亏虚,肝失所养,阴不制阳,则生内热,血不得安而外溢。
2 从肝辨治的思路及方法
笔者在临证中发现,ITP急性期患者在发病前多有呼吸道感染病史[5],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发病急,临床多见突发全身皮肤紫斑,可伴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多为外感引动肝火而发病,除此之外,成人情绪异常或劳倦等因素亦为引发急性发作加重的诱因,导致肝疏泄及藏血功能失常,以致血液妄行。在治疗中辨证采用治肝之法,同时兼顾他脏,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
2.1 清肝火,祛风宁血 ITP患者急性期见紫癜色赤、分布密集、鼻衄、齿衄,伴有口干或苦、舌红苔黄、脉弦滑或数等,辨证为肝火炽盛证。肝属木应春令,属厥阴风木,为阴中之少阳,主升发,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有肝阳易动,肝阴易耗之弊[6]。若肝阳素盛,因感受外邪,而引动肝内相火,相火妄动,血失宁静,灼伤脉络而致出血。《古今名医汇粹·诸血证》云“营血之行,各有常道。为火所迫,则错乱沸腾,而诸失血之证作矣。有如火急汤沸,势不可遏”。肝火亢盛而动血者,当属实证,治疗以清肝泻火,祛风宁血为主,选药多用牡丹皮、桑叶、栀子、菊花等清肝热,防风、蝉蜕、牛蒡子等祛风散邪,走表入里搜风,使邪去血安而不伤正;配以茜草、侧柏叶、水牛角等清热凉血止血,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是凉血止血常用药,通过缩短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而发挥止血功效[7]。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其中黄酮类、挥发油等是其止血有效成分,黄酮类成分可作用于凝血系统和血管内皮系统的多个环节。侧柏炭中的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显著的止血活性,能够对血管内皮细胞起保护作用[8-9]。
2.2 疏肝郁佐以化瘀 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则病由从生。因七情失调,肝失条达,疏泄失常,则气血阻滞,血络不畅。在临床上可见紫癜色暗,或伴有胸胁闷痛,舌暗伴瘀点或瘀斑,脉沉涩等,当属肝郁气滞血瘀之证,治疗应在疏肝郁同时配以化瘀之法,以达到肝气得疏,血运通达,瘀去新血得生之效。《血证论·瘀血》所言“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ITP患者表现的肌肤瘀斑、衄血、吐血、便血等出血均为离经之血,属于瘀血范畴,可阻滞脉络,使血不循经,反而加重出血。再者,瘀血停滞脉中不利于新血的生成,因此疏肝气之时可适当给予消瘀之品,但活血切勿太过,避免使用耗血动血之品及辛香走窜之品,容易攻伐正气,多选用鸡血藤、赤芍、川芎等品化瘀活血。赤芍性味苦、微寒,入肝经,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赤芍总苷可以显著降低血小板以及红细胞聚集率,延长PT、APTT,降低血黏度,具有明显的抗凝及抗血栓效果[10]。川芎辛温,含有川芎嗪、阿魏酸等成分,二者均有一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进而发挥抗血栓作用[11-12]。鸡血藤性温,味苦、微甘,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补血之功,使瘀化血行,现代药理表明鸡血藤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3-14]。
2.3 顾护脾土,以治肝木 在ITP的临床用药中除了运用疏肝调气之品,亦需注重调脾。脾为土脏,灌溉四傍,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气血运行正常,离不开脾气统摄,顾护脾土亦尤为重要。肝气横逆,脾土虚弱,则乘克脾土,导致脾不统摄血液,则见出血,或肝郁乘脾,脾土运化功能失司,则生湿热,蕴阻肌肤而发病,如《温热论·辨斑疹》中“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者胃烂,然亦必看外症所合,方可断之而发病”。若脾气健运,则可以反制肝木,《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黄帝内经》曾有“调其中气,使之和平”的记载,调其中气者,即指脾土健运,脾胃升降有序;使之和平者,即指通过升脾降胃而肝气自和平也[15]。对于肝郁克脾,虚火内生者,临床多采用逍遥散为主加减,若患者出血兼见口苦目眩、善怒、腹部胀满、脉弦数等,可加牡丹皮、栀子、柴胡、陈皮等达健脾土、清肝热之效;若出现湿浊内阻中土,湿浊化热,加用薏苡仁、土茯苓、茵陈等健脾清热祛湿。
2.4 滋肾水以平肝 急性ITP患者常规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容易伤及阴血,以致阴精耗散,阴不制阳,血不内守,反而加重出血。临床上见出现紫癜色紫红,口苦咽干,烦热盗汗,腰膝酸软,月经量过多,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之象。肝肾二脏乃藏精血之脏,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精血互生,阴液互养,二者之间互生互化。肾为五脏六腑之本,寓真阴而涵真阳,肾阴为诸阴之本,五脏六腑之阴,非肾阴不能滋助。肝为刚脏,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依赖肾水的滋养,柔其刚悍之性,水充则木荣,水亏则木槁[16]。因此,在治疗上注意治肝需及肾,肝阴下藏于肾,肾阴上滋于肝,滋肾所以平肝,在滋补肝肾之时又需配伍疏达肝气之药,以助其滋补之力。常选用白芍、柴胡疏肝气、柔肝阴;女贞子、墨旱莲补益肝肾,滋养阴血,二药常配伍使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归肝、肾二经,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17];对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者,补骨脂、巴戟天具有补肾阳,益精血之效,乙癸同源,补肾亦可平肝,使血有敛藏,减少血溢脉外。
3 验案举隅
患某,女性,22岁,2015年4月20日初诊。主诉:发现双下肢及胸腹紫斑3 d。患者3 d前发现双下肢、胸腹部散在的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伴牙龈红肿出血,胁肋胀满,疲倦乏力,口干苦,胃纳差,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患者诉1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平素急躁易怒,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8×109/L,骨髓穿刺结果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改变,中医诊断:血证(肝火炽盛证)。治疗以清肝泻火、祛风宁血为法,处方:犀角 30 g,生地黄 20 g,黄芩 10 g,栀子 10 g,赤芍15 g,牡丹皮15 g,柴胡10 g,防风10 g,蝉蜕10 g,连翘15 g,白术15 g,熟党参15 g,茜草20 g,甘草6 g。7剂,每日1剂,早晚温服。配合口服激素治疗,嘱其避风寒,忌食辛辣刺激食品。2015年4月29日二诊:双下肢及胸腹部瘀点瘀斑较前消退,牙龈红肿出血较前好转,仍有胸胁胀闷,口干,疲倦乏力等症状,纳一般。查血常规示血小板40×109/L,考虑患者肝气未疏,仍有郁热,阴液耗伤未复,原方去蝉蜕、防风,犀角减量至20 g,生地黄、白术、熟党参加至30 g。7剂,每日1剂,早晚温服。2015年5月8日三诊:双下肢及胸腹部瘀点瘀斑明显改善,无牙龈出血,胸胁胀闷、口干症状较前缓解,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复查血分析:血小板57×109/L。患者肝经郁热已退,遂去犀角、栀子、连翘等,加墨旱莲、女贞子、仙鹤草、白芍各15 g。7剂,每日1剂,早晚温服。2015年5月16日四诊:患者未诉明显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复查血小板95×109/L。守前方继续治疗,服用14剂后,复查血小板110×109/L,后继续服用中药巩固治疗。
按:该患者为青年女性,平素性情急躁,肝气失疏,郁而化热,伏于肝经,因外感风邪而引动肝经郁火,火热熏灼,血溢脉外而发病,为急性起病,病机为肝火炽盛,迫血妄行,当清泄肝火,祛风宁血。方中栀子、黄芩、牡丹皮、柴胡疏肝郁、清肝火,犀角、茜草清热凉血止血,赤芍清肝热兼以化瘀,生地黄滋阴养血,白术、熟党参健脾益气,防风、蝉蜕、连翘祛风邪以宁血。经上方治疗后患者肝热渐退,去掉犀角、栀子、连翘等苦寒之品,同时考虑到肝经郁热亦易灼伤阴精,故加用白芍、墨旱莲、女贞子、仙鹤草以达滋水清肝、柔肝养阴之效,扶正祛邪而不恋邪。
4 结 语
ITP以出血为主要症状,起病急,可出现颅内出血及内脏出血等危重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结合肝的生理特点和ITP临床症状,认为本病发生发展与肝密切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基于肝主疏泄及肝藏血理论辨治ITP,根据病机不同予以清肝火、疏肝郁、养肝阴,并注意灵活运用祛风宁血、活血化瘀、顾护脾土、滋肾平肝等治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