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瘀化痰汤在急性脑梗死去骨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6孔令军许乐宜王静予
孔令军 许乐宜 龚 立 邱 锋 王静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病往往因发病较急,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而导致预后较差,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1-2]。目前,关于急性脑梗死的研究仍然是医学领域一大热点,但仍然没有较大的突破[3-4]。中医治疗是我国宝贵的医学财富,其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是一大热点,现在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将中医治疗应用于该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中医领域,将急性脑梗死的病因归结为痰结与血瘀,所以在治疗上以化痰散结、活血通络为主[5-6]。我们基于中医辨证理论基础,将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去骨瓣术后患者,并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以头颅CT或MRI为诊断依据,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7]的诊断标准确诊;符合中医学中风病诊断,且辨证为痰瘀痹阻证;年龄≥18周岁,基础生命体征稳定;顺利行去骨瓣降颅压手术;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既往中药过敏者;有脑血管介入治疗史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去骨瓣术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36~69岁,平均(51.52±9.83)岁;病程7~24 h,平均(12.51±3.07)h;平均梗死面积(4.15±1.58)cm2。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35~71岁,平均(52.49±10.15)岁;病程7~22 h,平均(11.19±3.59)h;平均梗死面积为(4.32±1.27)cm2。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7]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调控血压、血糖、血脂等安全性治疗,并及时纠正机体的酸碱平衡与循环障碍,并合理运用抗凝类药物,以保证治疗安全。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瘀化痰汤:川芎12 g,全瓜蒌30 g,红花12 g,桃仁12 g,制胆南星10 g,法半夏10 g,生地黄12 g,当归15 g,炙黄芪12 g,党参12 g,炙甘草10 g。每日早晚温服汤剂150 mL,每日2次。连续服用15 d。
1.4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医内科学》[8]拟定。主症:主要包含神志不清、口舌歪斜、昏蒙、偏瘫、不语或言语謇涩。次症:头痛、眩晕、定位失调。根据无、轻、中、重度、极重度分别定为0、1、2、3、4。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在治疗前和治疗28 d后对患者进行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越低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
1.5 疗效标准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判定治疗效果。计算方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0%。有效:减少≥45%,<90%。显效:积分减少≥18,<45%。无效:积分减少<18%或增加。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20.45±6.44 6.45±1.21*△19.22±4.46 9.98±2.52*中医证候积分主要证候12.14±2.33 4.61±1.62*△11.94±2.53 8.13±1.44*次要证候10.11±2.03 2.72±0.52*△11.83±1.82 5.12±0.73*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结束后,两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及次要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病理生理学将脑梗死的病因解释为“由于供应脑部血流的某血管因各种原因受阻,以致其供血范围内的脑组织血流量急剧降低,造成其供应区脑组织局灶性坏死,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10]。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多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过利用中医祛邪固本的作用,调整患者体内血液循环[11]。急性脑梗死的病因可以归为“风、火、痰、虚、瘀”[12-13]。痰瘀痹阻型归属于实证,但均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体质虚弱基础,且在古典医书中还提到“元气既虚,血管无气,必停而留瘀”[14]。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急性脑梗死的基础病因是因为患者身体内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停于局部[15]。
祛瘀化痰汤以川芎与全瓜蒌为君药,川芎性味辛温,为血中之气药,有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其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的各种病证,同时经现代研究发现,川芎内的有效成分能够减轻血管内皮组织的损伤程度与血小板的凝聚指数,且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与改善微循环的方式以保护及恢复受损的脑神经组织[16]。全瓜蒌中瓜蒌子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血栓形成、抗炎、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再辅以为桃仁、红花、法半夏、制胆南星为臣药,其中桃仁与红花两者配合以达活血化瘀之力,而胆南星可以增强化痰之力;同时再佐以生地黄、当归、炙黄芪、党参,上述诸药即可增强君臣药的活血祛瘀、理气化痰之力,又可补气养血,且能够通经活络,以助药力通行与周身;最后再以炙甘草为使药,可调和诸药之性,诸药相合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17]。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去骨瓣术后患者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神经功能,这可能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