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的影响
2020-01-12刘雨杨
刘雨杨
(抚顺矿务局医院妇科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0)
初产妇由于缺乏经验,产后担心母乳对身材的影响,大都不愿意进行母乳喂养,这不但不利于婴幼儿发育,还影响产妇的预后[1]。本研究针对初产妇予以优化的护理模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116例初产妇分到观察组(n=58例)和对照组(n=58例)。观察组年龄22~40 岁,平均(28.82±3.31)岁;孕周38~41 周,平均(39.28±1.35)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30例。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28.86±3.35)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5±1.32)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7例,剖宫产31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初产妇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均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对初产妇会阴及术区切口的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术区是否有渗出、红肿,提供母乳喂养指导、密切关注产妇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初产妇予以优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优化心理护理模式,产妇对于初次分娩多存在恐惧的心理,同时面临初次哺乳也会存在紧张、焦虑感,部分初产妇分娩后由于生理上的改变,情绪容易低落,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妇的心理疏导,培养初产妇作为母亲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兴趣。②优化健康宣教。产妇入院后,将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注意事项耐心的解释给产妇,提高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视程度,指导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如何保持充足的母乳等,告知初产妇泌乳素的分泌及泌乳量会随着新生儿吸吮次数的增加而增多。③优化环境护理。为初产妇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告知初产妇家属应尽量减少探视,避免影响产妇休息,影响产后恢复。④母乳喂养指导。分娩后指导初产妇做到及早接触、及早吸吮、及早开奶,从而促进乳汁的分泌。对于行剖宫产的初产妇,由于术后6 h需采取平卧位体位,不利于喂养,因此可协助新生儿趴在产妇的胸前,待产妇麻醉效果消失后,鼓励初产妇及早进行翻身。⑤优化饮食指导。分娩后6 h,指导患者进行半流质饮食,待肛门排气后,过渡至普通饮食,可指导初产妇多进食一些鸡汤、鲫鱼汤等可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并补充充足的维生素、蛋白质、热量等。⑥优化乳房护理。入院后,首先对初产妇的乳房情况进行评估,若初产妇存在扁平凹陷乳头,应及时纠正,从而保证初产妇能顺利哺乳。同时为避免乳头皲裂,可指导初产妇每次哺乳前后均使用温水擦拭乳头,并保持乳头、乳房的清洁。若出现乳头皲裂,可指导初产妇在哺乳前湿热敷乳头及乳房,每次湿热敷时间约为3~5 min,同时对乳房进行按摩,以使乳头变软,使新生儿更容易吸吮。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及产后康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6.21%(50/58)、70.69%(41/58),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初产妇产后康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后感染发生率为1.72%(1/58),其中乳腺炎1例;对照组产后感染发生率为13.79%(8/58),其中乳腺炎4例,子宫内膜炎4例;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初产妇由于是第一次分娩,对分娩后的护理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部分产妇认为进行母乳喂养会严重影响产后身材,认为母乳喂养与奶粉的效果一样,因此不愿意进行母乳喂养,这不但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产妇产后的康复[2]。
本研究对初产妇施以优化护理干预,通过优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优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优化护理干预中,首先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有效缓解了患者产后的焦虑情绪;通过优化环境护理,可保证初产妇在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了不良环境刺激对母乳喂养的影响;通过母乳喂养指导,可提高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了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意愿,进一步促成了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从而大大提升了母乳喂养率[3]。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予以优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并能有效减少产后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