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研究
2020-01-11田姝
田 姝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症,其中肝癌发病率逐渐攀升[1]。原发性肝癌患者多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多将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应用其中,能最大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就针对该护理方式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均来自于本院收治入院治疗,研究时段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的研究方式进行分组,两组(均n=33),该分组方法已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通过。研究组男22例、女11例,其中最大年龄患者70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55.5±3.1)岁;对照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6.7±3.2)岁。本次实验目的已告知家属和患者本人,并且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实施统计学对其基础信息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以下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首先,术前护理。在行手术之前绝大多数患者均会表现出担忧、害怕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手术实施。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直系亲属经沟通,向其讲解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实施的流程、相关注意事项及预期疗效等,丰富患者对该病症及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详细解答,主动询问患者不适感,及时解答疑问,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根据手术需求护理人员需要准备好手术器械等,为手术实施做好铺垫准备。其次,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对患者进行各生命体征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与主治医师沟通,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最后,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做好并发症防护工作,特别是院内感染,护理人员要每天到病房进行打扫消毒,同时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卫生,保证全程无菌操作,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同时护理人员要将手术效果真实告知患者及家属,提高患者后续治疗自信心;另外还要每天观察患者引流情况,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护理,以环境护理和用药护理为准。
1.3 观察指标:对手术效果、手术时间等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等,将其均进行组间比较论证实验结论。
1.4 统计学处理:在21.0版本的SPSS统计学软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数据分别以[n(%)]和(±s)表示,分别以χ2和t来检验,若统计分析结果为P<0.05,则组间或组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手术效果比较:本实验研究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11.2±1.2)h、下床活动时间(10.1±1.3)h、引流拔管时间(2.3±1.5)d及住院时间(6.5±1.3)d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进食时间(17.5±1.3)h、下床活动时间(16.5±1.5)h、引流拔管时间(7.8±1.2)d及住院时间(13.5±1.1)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1=20.456,t2=18.522,t3=16.448,t4=23.613,P<0.05)。研究组术后效果更优。
2.2 不同组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本实验研究组33例患者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并发症,对照组33例患者中出现皮下气肿、胆漏并发症患者分别5例和4例,研究组发生率仅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组间差异显著(χ2=7.543,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每年患有肝癌病症患者越来越多,其中以原发性肝癌为主[2]。手术是该病症治疗的主要方案,临床实践发现在治疗肝癌过程中辅以综合护理干预配合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患者恢复的更好[3]。
通过对研究组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数据表明在手术效果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通过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主要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入手[4],该护理方案可以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中,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治疗自信心及配合度,术中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以降低手术风险为主,术后将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关键环节,通过环环相扣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临床护理服务,效果更优[5]。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手术中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达到预期手术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应用价值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