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协同育人探究

2020-01-1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辅导员协同育人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曲靖 655001)

0 引言

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三者能否有效配合关乎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最终效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仍可发现不少学校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得思政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理论学习未能充分与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需要将合作思想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协同育人的优势与价值,加强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作用,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 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意义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及三者的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师大多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教学技能良好;高校辅导员大多为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以及学生工作业务技能,对专业的要求以及思政教育理论水平的要求不严格、苛刻;班主任大多是由学校在职教职人员担任,具有一定的学生管理工作能力与经验,这就导致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多元化以及整体思政理论水平偏弱的情况,思政课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造成课堂氛围沉闷。而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更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心理问题,从而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同时也使得班主任及辅导员在与思政课教师合作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以及日常管理深度。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思想动态未能把握到位,造成教学内容以及方法等缺乏针对性,挫伤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而辅导员及班主任专业背景多元,且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难以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理论学习,这就造成班主任及辅导员难以有效运用思政工作理论,更有深度的解决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加强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打造协同育人体系可以是三者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三者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可以更高效的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及日常管理的深度。

2 大思政背景下三者协同育人的角色定位

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引导者,在新时期,思政理论课程应该适应时代变化,结合社会以及大学生生活实际将思政课程理论讲好、讲透,使思政课程理论入脑入心,并解答学生关于重大政治理论问题的关系。

班主任是负责学生学业指导,思政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在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下,班主任应该是思政理论课教师工作的补充者,通过班级管理活动以及管理制度的约束,使思政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落实,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同时班主任作为协同育人的联络员,应该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以及辅导员在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管理与授课方案,努力打造大思政教育格局。

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在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体系中,辅导员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在工作中需要发挥组织管理的优势,积极与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沟通,同时管理好学生,做好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使思政教育理论更好的走进教室、走进学生心中。

3 大思政背景下三者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3.1 提高协同育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大思政背景下要想实现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就需要提高这三只队伍合作意识以及协同育人的理念,采用多种方式调动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改变目前三者各自为政的情况。

监督评价体系是学校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合理的运用监督评价体系,也有利于加强思政课教师、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协同育人的合力,是三支队伍可以合理且规范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效。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组织二级学院的领导不定期检查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实施情况,同时通过学生随机抽样调查反馈的方式,去评估三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效果以及教学教育措施落实情况,使三者可以在思政课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可以同心协力。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给被管理者行为以某种刺激,调动与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可以更高效地完成组织目标。因此,高校可以利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及班主任协同育人,提高三支队伍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协同育人措施可以落到实处。例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及班主任协同育人工作的态度及成果纳入先进工作者评选、职称评定体系内,还可以采用津贴、奖金等物质激励方式提高三支队伍协同育人的内在动力。

教育质量考核是增强协同育人要素之间有序性、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工具,针对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及班主任协同育人的需要,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可以促进三支队伍有效沟通与协调,发挥协同育人的效果。具体而言,高校在对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及辅导员的考核评估中,应该在期中期末以及学年完成的审核量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三支队伍教师思政理论水平、学生对三支队伍协同育人效果及满意度等。

3.2 促进协同育人主体业务融合

要想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效果,就需要高校建立业务合作交流渠道,促进思政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提高队伍思政理论水平以及专业能力。与辅导员及班主任比较思政课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动态不够了解,且因为课时的限制,思政课创新能力有所欠缺。与班主任及思政课教师相比,辅导员授课以及科研能力较弱,思政理论分析水平不高。与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相比班主任将思政理论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能力较为欠缺。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可以建立协同育人科研合作小组,在小组内思政教师可以指导辅导员以及班主任思政教育理论,是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理论管理与教育学生,同时也可以与思政教师一起开展思政专业方面的科研工作,提高辅导员科研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同时班主任通过小组活动及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思考与学习如何更好的将思政课程理论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在备课中确定各个章节内容的德育渗透要点及具体内容,使思政教育联系学科教学内容,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脱节现象。而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则应该积极将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问题等信息反馈给思政课教师,使思政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思政课堂的活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以及青年教师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思政课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官方微博评论区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留言区域,可以让思政课教师及时解答学生学业以及思想方面的问题,而辅导员与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及班主任之间的联动性。

3.3 健全协同育人引导发展机制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务升迁是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协同育人的重要动力,也是保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果与质量的基础。因此高校应该健全协同育人引导发展机制,对在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服务能力较强的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及班主任颁发荣誉证书,并利用校园广播、表彰大会、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在校内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同时完善教职工职后培训机制,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除了在原有思政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教学方法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管理、心理学等方面内容,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对班主任的职后培训在管理学、学生管理工作理论的基础上增加思政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培训;对辅导员的职后培训在学生管理方法、思政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增加管理学、科研资料搜集分析等方面内容。同时高校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思政队伍发展水平,定期选派青年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前往其他高校进行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

4 结语

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及辅导员协同育人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新型育人模式,通过三支队伍的合力,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该理清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及班主任协同育人的重点,不断寻找三者协同育人最合适的方法,以保证协同育人工作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辅导员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