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2020-01-1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监护人儿童农村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0 引言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城镇化的产物,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批落后的农村出现民工进城务工寻求发展的现象,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留守儿童的规模和数量是巨大的,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概在1?981万;使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研究则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上升到5861万;而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则表明,农村0~17岁留守儿童数据为6?102.55万。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占所有儿童比例则从2000年的8.05%上升到2005年的21.72%。从接受教育的情况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有3.38%的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尤其是在母亲外出与父亲居住的留守儿童,不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高达5.12%。从父母外出模式看,46.47%的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而在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中,单独居住比例为3.37%,其绝对数值高达205.7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的趋势。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表现主要是多方面的,他们因为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呵护、关爱和照顾,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各个方面没有保障,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方面、认知方面、心理方面和安全方面这些教育和引导上的缺失。本文主要从安全角度分析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现状

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父母双方一方出外或者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他们通常由亲戚照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自己的同辈来看管,不管哪一方监护,这些监护人因为年事已高精力不够、或者知识水平认知不够,他们没有更多精力去关心孩子的发展和安全问题,只是关注孩子是否吃饱是否穿暖,这就为留守儿童的安全留下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人身安全、更容易比同龄人受到性侵害或者被拐骗,沉迷网络、饮食不安全等方面。

1.1 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在农村,很多农民对“安全”没有概念,不管是留守儿童父母还是临时监护人都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溺水、触电、车祸、火灾这样的悲剧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时常出现。尤其是溺水,在夏季,很多小学生相约到村里附近的小河玩水,很容易掉到水里,威胁到生命。2020年6月22日,重庆童家村涪江河坝水域就发生1人失足7人施救,8名落水小学生均身亡的事件,水火无情,尤为让人痛心。

还有就是交通安全,现在开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素质良莠不齐,开车水平也是相差较大,有些司机交通法制意识薄弱,再加上临时监护人的疏忽大意,很容易酿成交通事故,而这一受害者一般都是不懂事在外玩耍奔跑来不及避让的留守儿童。

1.2 留守儿童易被性侵或拐卖

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长期不在家,都是被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带着,女童因没有得到家庭的庇护和教育而易遭侵害,她们即使被侵害了,也很难向爷爷奶奶诉说,主要是感到羞耻,另一方面,老一辈的人对于性侵意识淡薄,即使知道了也不敢声张。在这些犯罪嫌疑人中,还多为亲属、老师,对女童家庭比较了解,为熟人实施性侵犯罪创造了条件,留守儿童中的女童因为柔弱,不懂的保护自己,成了易遭性侵的最大受害者。

留守儿童遭拐卖也多是因为临时监护人无暇看护孩子,他们通常是被一个糖果、一句问路在家门前,在村口处抑或是在公共场合因为看管不力而被拐卖。利益的推动,市场的需求,合法收养条件高、手续繁琐,中国法律的缺失和执法监管的不力,还有临时监护人的疏忽大意,这些造成了拐卖一直没有禁绝。

1.3 留守儿童容易受不良网络影响

现在网络发达,网上的信息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留守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好奇心最强的时候,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其认知容易受到外在信息的冲击。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内容泛滥,留守儿童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更有甚者会造成行为失控,模仿网络暴力游戏,打架偷盗,给成长带来极为不利。

1.4 留守儿童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因为一般由上了年纪的老人操持,老人只管孩子吃饱,很难做到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在学校周围或者是小店里,大多数都有一些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保证的商品,比如辣条、甜粉末、各种饮料等,这些食品的价格低廉,但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不需要花多少钱就能买到,满足了味蕾又不需要花多少钱,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们也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他们本身文化素质低,考虑更多的是吃的东西是否便宜,对这些小零食的质量安全从没有想过也没打算避免,这在无形中又助长了假劣食品大量流入到农村市场,给留守儿童的健康安全带来不利。

2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2.1 政府方面

(1)建立户籍档案制,以户为单位对每个家庭的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归档,主要包括直接监护人的年龄、性别、联系方式和地址、紧急联系电话、职业、年龄、身体状况等以及留守儿童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性格特点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联系监护人,最大限度的保护留守儿童,防止失联。

(2)设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整合妇联、团委、教育等部门的各种资源,整合社会的资金,设置托管用房,作为教育、托管留守儿童的场地。日常作用是定期举办一些安全讲座,主要内容有如何防止溺水、危急情况下,如何自救,校园欺凌如何保护自己,讲座对象有面对监护人,也有面对留守儿童的。

(3)逐步消除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制度壁垒。国家应积极鼓励有一定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地方建设打工子弟学校,使留守儿童能够跟随父母,给他们一个比较健全的社会环境。同时各地政府应积极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大力发展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充分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生存的渠道,离土不离乡,留住当地人口,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以此来缓解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2.2 学校方面

(1)开设安全教育课。学校要加强学生对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主要通过报纸、书籍、电视、网络、讲座、游戏等多种方式,多种举措,培养留守儿童的防范意识,主要是教授他们多方面的防范措施和技巧,提高防范能力。尤其是农村留守女童的性安全意识和防范教育,男童的防拐骗意识更是刻不容缓。同时让留守儿童学会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这样不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避免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重视安全演练。学校可以设置和安全风险相关的活动或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包括,防暴雨、雷击事故演练、防一氧化碳中毒演练、防止食物中毒演练、常见的传染病处理方法等等,组织各种安全风险模拟场景的演练,提高留守儿童对各类风险的认知,让留守儿童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得基本方法,增强防范、逃生能力。

2.3 自身家庭方面

(1)监护人要加强自身学习。不管是留守儿童父母还是临时监护人,都应该明白自身监护儿童尤其是安全方面的责任,自身应该知道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哪些是会存在安全隐患,利用学校、政府提供的机会学习,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技巧和策略,严格要求孩子的一些不恰当行为。不能只是做家务做农活,而不关心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去向。这种状态往往就会给留守儿童的安全埋下隐患。

(2)加强亲子沟通。在孩子出生到学龄前,不建议父母尤其是母亲一方离开孩子,如果要出去务工,建议放在孩子懂事的高年级以后,达到在孩子身边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现在网络发达,如果父母是身处外地,可以用微信视频或者其他方式经常和孩子聊天、谈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了解孩子的动向、需求,叮嘱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注意安全事项,让孩子渐渐学会自己远离这些安全问题,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个体家庭面临的问题,它更关系到中国农村发展的社会问题,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大问题。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是多方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政府重视、教育部门担当、家庭教育持续和社会各界支持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猜你喜欢

监护人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留守儿童
赞农村“五老”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