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习”视角下的00后大学生道德惯习的培养研究
2020-01-11陶享荣夏金元
陶享荣 夏金元
([1]十堰市第四中学 湖北·十堰 442000;[2]汉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高校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方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当前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思想、潮流充斥着00后大学生的头脑,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1 核心概念
1.1 惯习和场域
惯习是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名词,它是一种“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通过实践经历表现在人们身上且难以改变。一方面,惯习是持久的、稳定的,但并不是指惯习不会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可转移”是指某种经验获得的秉性(如高校思政教育)也会在其他领域(如高校系统内)发生变化。场域是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布迪厄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存在客观关系的不同社会空间,即不同的场域。高校也存在着某种客观关系构成的场域之中,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特殊的高校育人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简称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大学生)之间形成的以培养高品德、高道德、高素质为目标的客观关系网络。
1.2 高校道德惯习
高校道德惯习是笔者定义的相对于个人惯习而言的一种集体惯习,这种道德惯习既属于集体,也属于个人,是一种通过思政教育活动使某种道德观念内化为能够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产生一种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动力。思政教育就是存在于一种特定的场域“思政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中,在这个场域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受到这个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道德惯习的培养过程就是一种对大学生产生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持久的道德行为的影响过程。
2 高校道德惯习的基本特征
高校这一场域下的师生交往和联系不仅是知识性方面的,更是一个相互的情感交融、价值融合、道德渗透过程。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处世理念、行为表现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因此,高校教师与大学生形成的这一场域中,教师的道德辐射作用会对学生会产生影响和冲击,学生在道德认同和冲突中选择、吸收这种可迁移的惯习,这种影响和冲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而高校正是在这种道德教育的影响和冲击下,以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的高校道德惯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2.1 相对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对普遍性是指同一阶级或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某些惯习。因为同一群体的物质生活条件、生活环境较为相似,所以,在某些方面,一起生活的大学生群体的某些习惯具有可内化的相似性。例如,对于同一寝室文化熏陶下的大学生具有某种相类似的消费观。特殊性是指每个大学生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角色不尽相同,同时个性特征、家庭环境、社会阅历等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惯性表现上有不可否认的差异性。比如,有些大学生认为原生态家庭现状不支持他(她)和其他室友一样进行某些高额的消费,他(她)的潜意识里就不会盲目跟风,进行某项无法承受的消费。
作为生活在同一场域下的大学生,在群体相处的过程中,由于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个人生活会逐渐社会化,从而实现社会结构的内化这一过程,这种影响会指导其接下来的实践。因此,有的大学生会在刚进大学时拥有自己独特的消费观,而等到进入较高年级时,消费观念会发生某些改变,因此,道德惯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并不冲突。
2.2 潜移默化性
和惯习一样,高校德道惯习并不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而是一种看不见的,从个体身上的言谈、举止、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习惯性的倾向。作为一种非意识存在的本能,它在无意识和自觉性地规范或指导着大学生的行为。惯习本身就是通过将经历的各种经验结合在一起,并将其作为知觉、评判和行动的母体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发生改变,指导个体未来的活动,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化过程。例如,大学生坐公交车时,有些大学生会主动让座,这是他潜意识的本能活动;有些大学生会在一个老人上公交车时,开始会假装视而不见,因为并没有让座的打算,但当公交再次播报“请主动给有需要让座的人士让个座”,他(她)会不好意思地让出那个“爱心专座”。道德惯习正是这样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里,使之再遇到类似情况,他(她)会第一时间主动让出座位。以后,不管在任何环境下,这种惯习已经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无形地支配着他(她)的其它行为。
2.3 迁移性
高校德道惯习是大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可内化迁移的力量,它既可以指导大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影响到个体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思政工作的教育实践过程,就是不断塑造人格、转化观念,培养良好道德惯习的过程。布迪厄认为,惯习“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也就是说,作为个体的一种“历史产物”,惯习具有使用上的迁移性,还可以用于延伸到个人生活的其它领域。生活中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也不会差;通常情况下,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
3 道德惯习的作用
在一个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成的思政教育场域中,有知识传承的任务,也有生活过程的指导,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直接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品德修养、处世哲学都会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和情感渗透作用。特别是一个有人文情怀的高校,她在“立德树人”方面会有更深更远的渗透力。在这一大的场域中,教师和大学生均受到外在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系统的实践活动中,道德惯习会通过一种持续的、潜移默化的道德理念、道德角色认同和冲突促使大学生个人道德惯习的良性形成。
3.1 道德惯习对00后大学生的引导性
在道德教育场域中,思政教育者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进入到自己的“道德轨道”上来。00后大学生对某些新鲜事件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而教师也不会直接干涉学生的某些想法和行动。作为两个有独立道德惯习的个体,他们均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教师往往会通过某种桥梁中介,引导学生走向自己的情感轨道上,将道德价值观沉淀内化为一种与00后大学生行为相关联的惯习,让学生陷入矛盾,进而反思行为,会修正曾经的某种惯习,这就是道德惯习的引导性。
班杜拉说:“在建立抽象的或依据规则来调节的行为中,示范作用已被证明是一个高度有效的工具。”周围这些看得见的榜样能够让0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个人价值进行深度反思。汉江师范学院在每三年一届的校园“知行之星”活动中,树立起学生身边看得见的榜样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知行“反思”,这种道德惯习的植入是从学生身边的榜样入手,从而影响他们的日常学习活动,最终将其升华为一种道德渗透力,去影响一届又一届的00后大学生,让“知行反思”成为一种道德推动力,助推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养成。
3.2 实现思政教育场域成员间的动态交互
所谓动态交互,是指思政教育场域中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构成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或虚或实、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态的网络关系。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众多,其中家庭和学校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关系对学生惯习的形成起着原始的影响作用,而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惯习则起到修正作用。高校的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教育虽然发生在“思政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这一场域中,但这种德育场域内的各因子会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时刻在发生变化,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作用,各因子又会处于一种新的动态平衡中。也就是说,对于学生因子,他(她)的家庭因素也会干预其中,一个家庭环境不太好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会有自己独特的道德倾向,例如,吃苦耐劳,个性低调,同时又较敏感,这种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步调,很少受他(她)人的影响。因此,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及行为习惯去进行初步判断,间接地去了解该生的家庭情况,从而把握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在相互接触中进行道德惯习的渗透。
道德惯习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思政教育者的引导,让学生无意识的参与到思政教育这一场域中来。同时,场域内的各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关系重构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布迪厄说:“无意识实际上就是对个人惯习的改变过程。历史通过将它自己生成的客观结构转为惯习所具有的那些半自然天性,从而自己炮制了对自身的忘却”。也正是这样,道德惯习的培养就成了一个微妙的双向决定过程,场域内成员在这种动态交互中实现惯习的转变。
4 00后大学生道德惯习的培养策略
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惯习。因此,00后大学生的道德惯习培养,应以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场域中思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关系,建立起一种科学有效地培养范式。
4.1 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
个人惯习对00后大学生早期成长的影响比较大,要想有效地影响他们的道德惯习,不能单纯的依靠某一个培训、一堂讲座,首先应该做好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增进彼此间的信任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信任关系的构建能有效改善思政教育场域内各因子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实现道德惯习的培养。从场域关系的角度分析,信任建立过程是一种线性的发展规律,信任的演化遵循线性的轨迹,那就是由威慑型信任到了解型信任,再由了解型信任到认知型信任的过程”。原始的信任建立在教师的权威基础上,学生听从教育者的安排,属于“接受者”。随后进入了解信任期,教师对学生给予信任,主动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在这个时候是可以和学生有效地沟通交流,这种了解型信任比威慑型信任更稳固。随后再转入认知型信任,这种信任建立在00后大学生对教育者持续深入的理解和认同,这时候的师生之间是可以交心的。当师生之间建立起这种认知型信任关系,道德惯习也就可以由外而内的渗透进00后大学生的意识观念里。
4.2 将人文关怀贯穿于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始终
信任是道德惯习培养的基础,而人文关怀应该贯穿教育实践过程的始终。人文关怀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当前00后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受到各种文化观念的冲击,角色转换频繁势必会让00后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特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更加明显,因此,他们需要被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以帮助他们选择并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应该剖析00后大学生思想变化成因,深入疏导潜在的某些心理问题,加强对00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方面的关心和指导。
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坚持“三全育人”模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既要做到教育人、引导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为00后学生创建一个既能体现人文关怀,又能保护学生自尊的外部环境,让教育者真正躬身走进学生的心里。
4.3 植入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斯宾塞的“教育为生活准备说”、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等精辟理论,无不启示着我们:教育实践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应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现实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思政教育作为育人的基本途径,其本质也应该是生活教育。所以植入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要做到联系00后学生生活实际,从他们最关切、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着手,比如,从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与室友的相处等,挖掘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丰富教育内容。同时要通过“三全育人”把某种观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00后大学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受到熏陶。大学生寝室场域是由人际关系、寝室文化构成的,最理想的状态是融洽互助、包容有度。00后大学生的宿舍生活,特别是大学室友关系的处理,是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具体途径。寝室室友之间的人际关系,表现为00后大学生个体在寝室这一场域中通过他人的反馈、自我体验来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接纳自我,从而调节自己与他(她)人的关系,克服相互间的矛盾与摩擦,做到和而不同,实现场域内关系和谐。在生活化教育过程中,思想教育者应该以寝室文化展示为载体,让00后大学生们以寝室公约为植入点,尊重宿舍内不同人的个性情况下,各成员间相互理解、妥协,达成一致意见,并自觉遵守公约,寻找共同话题,在一起生活过程中相互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维护寝室的共同利益,营造团结协作、相互提升的寝室文化方向,做到互助共生,实现场域成员和谐相处。
以此为抓手,教育者可以设置“寝室文化节”活动,引导00后大学生定期开展文明寝室评比、展示寝室文化、分享寝室成员间的成长故事等,构建良好的室友关系,实现成员之间潜移默化的良性相互影响,在生活上形成可以受益终生的道德惯习。
5 结语
00后大学生道德惯习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整个思政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任是基础,道德惯习是一个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体自我完善的过程,它需要思政教育者参与、引导并渗透于00后大学生的生活细节之中。因此思政教育者应该重视知识性教育传授以外的情感融入,充分利用隐性的思想教育资源,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实践活动使00后大学生在思政教育场域中主动建构角色认同,从而实现由育人到成人的转变。同时,高校应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参与全方位的育人过程,只有坚持言传身教、提升自身道德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实现高校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