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之外感及脏腑功能失调病因病机初探*
2020-01-1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华雨欣 徐斌彬 周 鑫△ 丁敏芮△△ 朱 琳△△△ 金竹青△△△(杭州 310053)
提要 通过对外邪及脏腑功能衰退与中风关系的不同理论层次探讨,加深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研究认为外邪侵袭人体是中风发病的外在原因,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是诱发缺血性脑中风的重要因素。中老年后肝肾、脾胃、心、肺等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是导致中风发生的内在致病因素之一,通过调节肝肾、脾胃、心、肺等脏腑机能,能更有效地防治中风病及改善预后。强调从祛除风寒外邪,调理脏腑功能防治中风,这有助于进一步预防中风的发生并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中风,又名“卒中”“类中风”,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神识昏蒙为主症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其起病急,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一直以来备受临床关注。按照其病理变化,分为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临床上尤以缺血性中风最为常见。“中风”之名起源于《黄帝内经》,诱因多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烦劳过度、饮食不节有关,各病因互为因果,互相影响。随着现代研究进展,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发现,外感因素(如风、寒)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是中风的重要因素之一。[1]
1 中风的病因病机
1.1 外感风寒邪实论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因素。孙思邈认为外邪侵袭人体可致中风。正如其在《千金要方·治诸风方》云:“风邪客于肌肤,虚痒成风疹瘙疮,风邪入深,寒热相搏则肉枯,邪客半身入深,真气去则偏枯。”巢元方在其论著《诸病源候论》中亦有提到风寒之邪可导致风口噤候、舌强不得语等证候。由此可见,风、寒之邪侵袭肌体,可导致半身不遂等中风证候。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认为人体正气亏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邪入经络,闭塞其中而致中风。有研究显示,秋冬季中风发病率明显高于夏季,秋冬季节易感风寒之邪,外感风寒容易诱发中风。[2]
现代研究对于中风与外感邪气之间的关系也逐渐重视,宋伟伟[3]等推测外感邪气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细菌等侵袭人体导致的感染,认为外风致病与感染卒中有所相关,且多发于风寒之气较盛的冬季,其发生发展是中风不可忽视的外在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中风的重要病因。李国庆等分析了6个关于呼吸系统感染与缺血性脑中风发作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呼吸系统感染是诱发缺血性脑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4]现代医学中呼吸系统感染相当于中医感冒、风温等证,在疾病病情进展过程中多会出现符合中医外感风邪的临床症状,以此可以推断中风与外感风邪相关。[5]以往的研究也认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作为中经络的一个常见证型,在临床使用祛风药治疗中风取得较好疗效。[6]
1.2 脏腑功能失调论 中医历来认为五脏虚损是衰老的主要机制,五脏虚损所致的一系列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浊等亦是导致肌体衰老的重要原因。《灵枢·天年》从人生十岁至百岁的言论中描述了生命力由初始五脏始定的强盛至后期五脏皆虚的衰退,这一过程是由脏腑精气的盛衰所决定的,即衰老是五脏功能逐渐衰退的结果。现代有研究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我国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脑卒中的检出率,发现其均随年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7]故中老年人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或许是导致中风发生的内在致病因素之一。同时,中医的整体观念将五脏系统看成一个有机整体,脏腑间相互影响,虽然中风病发于脑,但仍与五脏息息相关,五脏失调,可导致中风病发,故可从肝肾、脾胃、心、肺入手论治中风病。[8]
1.2.1 肝肾: “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脑为髓海,肾精充盛则髓海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故应补肾益髓,充养脑窍,防治脑病的发生发展。郑老[9]认为肾虚气弱是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发现运用补肾益气法可治疗中风的不同分期。也有研究表明在治疗缺血性中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时,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用补肾填精益髓法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临证医案指南·中风门》言:“肝为风脏,因精血耗竭,水不涵木,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肝肾阴血亏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扰动心神致中风。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笔者发现现代部分医家善从肝肾论治中风病。例如邱保国教授论治中风,认为中风先兆多发于肝,其主要病机为肝风内动,瘀血内停。[11]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气机调畅,血气和调,则脑清神聪,魂生而知觉成。有学者运用熄风平肝法治疗中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方用熄风通络汤加减,获得较好临床疗效。[12]肾虚气弱及肝肾阴血不足均会导致中风,故在临床治疗上可通过补益肝肾,充其阴血来治疗中风。
1.2.2 脾胃:《类证治裁》云:“或因脾胃亏虚,气血津液生化不足,脏腑组织器官不得濡养,加之调摄失变,虚风内生,气血上逆,神明失用而发病。”脾胃虚衰,气血生化无源;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阳不升,浊阴不降,此二者皆可致脑失所养。脾脑经络相通,现代研究中有较多的证据表明调节胃肠道稳态可治疗中风等脑病,“脑病治肠”也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上病下取治则。[13]黄婷婷等对《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发现茯苓使用频次较高,茯苓归经之一为脾经,其善渗泻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14]脾为生痰之源,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易致痰浊内生,痰浊阻滞脑络可致中风。也有研究发现四君子汤加减可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能够提高中风的临床疗效,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较少,故认为中风病病机主要为脾胃失调。[15]
1.2.3 心:“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五藏生成》),脑的血供亦来源于心,心脑以“血”同源;《灵枢·邪客》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所舍也。”心主神,心阳不足则搏动无力,脑髓失养,神志改变,甚则昏仆,心脑以“神”同识,共主神明;《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言:“脏腑经脉皆交会于脑,源液出入,岂无其路。”心脑以“络脉”交通。马云枝教授认为心脑血管虽分属于不同的系统,但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均可认为是动脉硬化,累及心发为冠心病,累及脑则发为中风,故可异病同治、心脑同治。[16]现代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增加了急性缺血性中风的风险。[17-18]吴星宇运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现加用脑心通胶囊后,治疗率显著提高,并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19]
1.2.4 肺 :“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藏生成》),肺主气,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行血。肺气充足,则血液运行顺畅,脑脉运血流畅,肺气可推动血液上养脑窍。[20]反之,肺气不足则影响血液运行及水液代谢,聚湿成痰,痰瘀阻滞脑络可致中风。现代研究显示运用复元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所增高,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运动功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1]复元通络汤重用黄芪补益肺气,肺气充足则可推动血液上养脑窍。吕志等[22]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故认为COPD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还有研究表明,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与肺功能指标之间有相关性,可能因为患者早期通气障碍,抑制脑血管正常舒缩,从而加速神经系统损坏。[23]
2 中风的防治与展望
古今众多医家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及防治进行了大量探索,早在古籍中已有记载“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因此认识中风病因病机及传变,对于健康人来说,可避免接触与病因有关的危险因素,除了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外,我们可顺应四时之气的变化来预防中风,如在秋冬之际要避免风寒之气对身体的伤害;对于在体内已经出现脏腑功能失调的人来说,或许可以通过养肝、滋肾、补脾、养心、益肺等方法,调和脏腑,防止体内出现病理变化,阻止疾病的发生与传变。人们应积极调理其体质,注重预防与保健,以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达到预防和治疗中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