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体会

2020-01-11杨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比容达拉脑血管病

杨聿

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脑缺血性疾病,是一类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临床类型主要包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边缘区梗死、腔隙梗死,病因繁多,病理机制复杂,主要为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1]。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有手术指征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可抑制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缓解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但临床对其使用剂量仍存在争议,本次研究中,给予两组不同剂量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4 月~2018 年4 月6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8~60 岁,平均年龄(45.21±4.9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23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18.25±5.09)h。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0~60 岁,平均年龄(45.29±4.9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22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18.28±5.09)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均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无药物过敏史;无其他精神疾病;无昏迷、恶性肿瘤、心肺肾器质性病变。排除标准:既往发生过脑血管疾病;合并急性脑出血,或凝血功能存在异常;近期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服用史;中途退出者;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大剂量依达拉奉治疗,60 mg 依达拉奉注射液(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91,规格:20 ml:30 mg),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 内滴完,2 次/d。观察组给予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30 mg 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 内滴完,2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浆ET-1、血浆HOMA-IR、NIHSS 评分、ADL 评分以及CRP水平、MMP-9 水平。①抽取患者2 ml 空腹静脉血,采用上海锐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根据放射免疫法,对血浆ET-1 进行检测,同时使用MVIS 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进行检测。②采用NIHSS 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基线评分>16 分,患者可能死亡;<6 分,患者恢复良好。总分0~42 分,得分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0~1 分正常;1~4 分,轻度卒中;5~15 分,中度卒中;15~20 分为中-重度卒中;21~42 分为重度卒中[3]。③采用ADL 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作为评分标准,分值0~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④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使用免疫比浊法,对CRP 进行检测;使用上海川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MMP-9 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全血粘度为(4.76±0.31)mPa·s、血浆粘度为(2.85±0.33)mPa·s、纤维蛋白原为(5.45±0.31)g/L、红细胞比容(55.36±4.56)%;对照组全血粘度为(4.85±0.12)mPa·s、血浆粘度为(2.84±0.12)mPa·s、纤维蛋白原为(5.53±0.15)g/L、红细胞比容(55.11±4.58)%。治疗后,观察组全血粘度为(3.75±0.12)mPa·s、血浆粘度为(1.35±0.25)mPa·s、纤维蛋白原为(3.02±0.25)g/L、红细胞比容(41.25±2.31)%;对照组全血粘度为(4.22±0.15)mPa·s、血浆粘度为(1.88±0.11)mPa·s、纤维蛋白原为(4.15±0.33)g/L、红细胞比容(47.58±2.33)%。治疗前,两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3、0.156、1.272、0.212,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01、10.628、14.950、10.567,P<0.05)。

2.2 两组血浆ET-1、HOMA-IR 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血浆ET-1(121.25±22.31)ng/L、HOMA-IR(13.45±2.31)与对照组的(122.31±22.15)ng/L、(13.33±2.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5、0.19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ET-1(59.36±8.12)ng/L、HOMA-IR(5.63±0.25) 均低于对照组的(76.25±11.23)ng/L、(9.75±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76、43.836,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ADL 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NIHSS 评分(24.58±3.12)分、ADL 评分(62.50±2.31)分与对照组的(24.33±3.25)、(62.90±2.1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4、0.699,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1.25±2.33)分低于对照组的(15.92±2.12)分,ADL(76.96±3.65)分高于对照组的(71.25±2.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20、7.240,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CRP、MMP-9 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CRP(15.03±6.36)mg/L、MMP-9(47.58±4.12)ng/ml 与对照组的(15.12±6.33)mg/L、(47.55±4.98)ng/m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5、0.025,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9.94±3.36)mg/L、MMP-9(36.94±3.69)ng/ml 均低于对照组的(12.36±3.12)mg/l、(39.54±4.12)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1、2.575,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中老年中较为常见,该病致残率可达到70%,致死率可达到35%。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该病发病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能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可直接损伤脑细胞,因此抗自由基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依达拉奉具有较强的穿透血脑屏障能力,可在脑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抑制脂质自由基的生成,继而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应激,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缓解脑水肿及脑损伤,同时还可保护缺血部位神经元,而神经元能够对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降低炎性介质的生成[4-6]。

但依达拉奉临床应用剂量还存在争议,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小剂量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剂量依达拉奉对血流动力学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剂量依达拉奉,对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更为显著,可缓解神经缺损程度。CRP 在急性脑梗死疾病诊断及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机体水升高,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是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及进展的重要生化指标。CRP 可促使机体炎症反应升高,主要是由肝脏及上皮细胞分泌,是一个重要促炎因子,在疾病进展中,可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引发纤溶系统异常,进而引发血栓形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RP、MMP-9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剂量依达拉奉降低血清CPR 水平,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使脑组织损伤降低,小剂量依达拉奉可降低MMP-9 水平,这可能与依达拉奉能清除自由基,减轻炎性反应,促使MMP-9 刺激生成因素减少有关。MMP-9 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重要成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存在细胞外基质破坏,因此维持细胞外基质完整性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MMP-9 则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破坏脑血管完整性,影响血脑屏障功能,进而引发脑水肿[9,10]。依达拉奉能够拮抗兴奋性谷氨酸诱导细胞凋亡,对其谷氨酸所致的神经干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够改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神经功能障碍,促使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进而保护神经功能。ET-1 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多肽,如其表达过高,可引发缺血灶周围区域的侧肢循环血管痉挛,参与多种脑血管疾病病理过程[11,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浆ET-1、HOMA-IR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依达拉奉具有改善缺血区组织损伤的作用,能够促进侧肢循环建立,进而降低ET-1 水平。同时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能力对比中,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小剂量达拉奉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13]。

综上所述,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选取样本较少,研究时间较短等,在今后工作中,会加大研究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探究不同剂量依达拉奉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比容达拉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碱式碳酸镁微观结构对视比容影响
超声波在线表征MVQ/EVA复合材料的交联过程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沉潜迷醉达拉湾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