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中隐阳针刺手法在瘾疹血虚生风证中的临床应用*
2020-01-11许越淇韩德雄
许越淇 韩德雄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瘾疹的发病可由多种原因所致,以风寒、风热、风湿之邪客于肌肤最为常见,但营血不足、虚风内生亦不少见。针灸治疗常选穴膈俞、曲池、血海、风池、合谷、足三里、阴陵泉。针刺膈俞、血海时用阴中隐阳的手法,先泻后补,急则治其标,患者就诊时瘙痒难耐,“痒自风来,止痒必先疏风”,先祛风止痒,除患者疾苦于当下。但其本为血虚,“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而后用补法扶正补虚,阴中隐阳手法泻实补虚、标本兼治、契合病机、法活机圆[1]。具体总结如下。
1 追本溯源,根于阴阳
阴阳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气机升降变化的本源,是事物发展的本因,无论养生还是治疗疾病,都必须遵循阴阳的规律和法则,调和阴阳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针灸大成》云:“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夫人之身,亦阴阳而已矣。阴阳者,造化之枢纽,人类之根柢也。”都说明阴阳协调对宇宙万物和人体的重要性。在阴中隐阳手法中,阴阳代表寒热、深浅、六九、泻补相反相成的两方面。六九是阴阳的代表数。阴中隐阳法以九六补泻为主,最早用来治疗“先热后寒”的疾病,其名最早见于《金针赋》[2]:“阴中隐阳,先热后寒,深而浅,以六九之方,则先泻后补也。”书中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但是并没对其进行具体阐述。后杨继洲广收博采前贤手法[3],在《金针赋》的基础上,结合杨氏家传的手法,如十二字分次第手法、下手八法、二十四复式手法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阴中隐阳的病机、适应症和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既与《内经》《难经》等一脉相承,又切合临床,尤其是将九六补泻手法运用独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影响深远。杨继洲认为九六补泻中补法用九阳数是捻转九次,泻法是用六阴数捻动六次,辅以进退法、呼吸法等复式手法。这种泻法在穴位深部操作、补法在穴位浅部操作的方法和《难经》“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营置气”亦是一脉相承。
2 通时达变,遵古不泥
阴中隐阳适应于“先热后寒”病症。《针灸大成》:“先热后寒者,是阴隐于阳也,使一以阳治之,则偏于阳,而寒以之益惨矣。”说明在治疗先热后寒的疾病时,若单从阳症治,寒象会更加明显,称为惨寒,所以治疗有先后侧重之分。杨继洲还提出:“夫曰先曰后者,而所中有荣有卫之殊;曰寒曰热者,而所感有阳经阴经之异。使先热后寒者,不行阴中隐阳之法,则失夫病之由来矣。是何以得其先后之宜乎?”说明对于先热后寒的病证,徒泻热则寒益甚,徒温寒则热愈炽,行阴中隐阳的刺法,温(补)清(泻)兼施,法证相应。既为补泻兼施的手法,阴中隐阳适用于“虚实夹杂”病症。《素问·通评虚实论》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正胶着,盘根错节,虚证宜补,实证宜泻,“各至其理,无过于道”。《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补泻反则病益笃”,说明补泻手法直接影响疗效,尤其是虚实夹杂的病症,灵活应用补泻兼施的手法直接决定疾病的转归。阴中隐阳手法先在深部行泻法以祛实,然后在浅部行补法以补虚,契合应先泻后补的虚实夹杂病症。
3 法随证出,证法相符
瘾疹一词最早见于《素问》,曰“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俗称“风疹块”,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易反复发作,若其发生在眼睑、口唇等组织疏松的部位,水肿明显,又称为“游风”。古代医家对瘾疹也有不同的认识,在《金匮要略》曰:“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说明病邪侵入经脉,可出现身痒、瘾疹等病症。《诸病源候论》记载:“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隐轸。热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者痒痛,搔之则成疮。”从以上古代医家对瘾疹的认识,可知瘾疹的病因主要由于感受外邪(风)所致,但情志、饮食和体质等是重要因素[4]。
血虚生风证因生血不足、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营血亏虚,或心肝血虚,如叶天士言“血液伤极,内风欲沸”,血虚化燥,风证自起而生皮肤游走性瘙痒难耐。血虚生风的皮疹一般呈反复发作性,在午前或后半夜发病轻,而午后或入夜加重,可兼见头晕、眼花、耳鸣、面唇眼睑舌爪甲淡白无华、失眠多梦、两目干涩、夜盲、视力下降、月经量少色淡、苔薄、脉细等。在治疗上宜养血息风止痒,血行风自灭。
4 据典施针,法随针运
杨继洲在《金针赋》“阴中隐阳,先热后寒。深而浅,以六九之方,则先泻后补也”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该手法的具体操作,据《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载:“阴中隐阳,能治先热后寒,深而浅。凡用针之时,先运一寸,乃行六阴之数,如觉病微凉,即退至五分之中,却行九阳之数,以得气,此乃阴中隐阳,可治先热后寒之症,先泻后补也。”可知其操作在“1寸”的深部行“六阴数”的泻法,在“5分”的浅部行“九阳数”的补法,这种补泻分层操作承袭了《难经》营卫分层补泻的理念,并在“得气,因推而内(纳)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夫荣卫者,阴阳也。经言,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先深而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而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乃是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鉴于此,临床上阴中隐阳手法操作是押手指切快速进针,先进针至深层,得气,行提插或捻转泻法六阴数;再退至浅层,得气,行提插或捻转补法九阳数,达到先泻后补的目的。
5 验案举隅
患者,女,78岁。2019年6月26日初诊。主诉:全身多处皮肤瘙痒1月余,加重1周。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多处皮肤瘙痒伴皮疹,无脱屑,少量渗液,在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荨麻疹,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后稍改善,近1周再次加重。刻诊:患者前臂桡侧、肘窝、腋窝,胁肋部、大腿外侧等多处红疹,周围淡,肘窝、腋下有少量渗液。舌淡、苔薄黄根部稍腻,双睑结膜色淡白,脉浮偏数,重按无力。诊断:瘾疹(血虚生风夹湿证),治以疏风养血,利湿止痒。取穴:曲池(双侧),血海(双侧),膈俞(双侧),风池(双侧),足三里(双侧),阴陵泉(双侧)。操作:患者先取俯卧位,针膈俞,行阴中隐阳手法,押手指切进针,将针先刺入深层约0.8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6次;然后将针提至浅层,深度约0.4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9次,如此操作3回合,手法结束后缓慢出针,轻按针孔。再让患者调整为仰卧位,针曲池穴约1.2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的泻法,留针。而后针刺血海穴约1寸深,如前行阴中隐阳法。接着在风池、合谷、足三里、阴陵泉常规针刺操作,共留针30min。当日针灸完成后即觉瘙痒明显减轻,第2天复诊,诉回家四五小时后,再次出现瘙痒,效不更法,再依上方案行针刺操作,针刺完后患者感觉明显改善。而后嘱患者坚持治疗并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期间避免用过热水洗澡,避风寒,不吃海鲜等发物。针刺3次后,诸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