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谚语中“鱼”的形象比较

2020-01-10张春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鱼跃龙门谚语鲤鱼

张春林

(黄山学院 安徽·黄山 245021)

1 日本有关“鱼”的谚语

日本有许多关于鱼的谚语。对于日本人来说,不同种类的鱼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价值,也因此每一种鱼所要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1.1 与「鯛(たい)」有关的日本谚语

「鯛(たい)」(加吉鱼)最受日本人喜爱,味道极佳,属于鱼产品中的上等货,因此日语中有许多关于加吉鱼的谚语。

(1)「腐(くさ)っても鯛(たい)」

(2)「鯛(たい)の尾(お)より鰯(いわし)の頭(かしら)」

(3)「海老(えび)で鯛(たい)を釣(つ)る」

(1)的意思是:像加吉鱼这样的高级鱼,即便有点腐烂,也不舍得扔掉。表示如果某样物品十分高档,那么即便在某些地方存在一些小的瑕疵,但还是无法遮盖其原有的地位和价值。在中国的谚语中,与之相类似的谚语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2)「鰯(いわし)」是指沙丁鱼。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是一种十分容易就能大量捕捉到的鱼类,但是沙丁鱼古时候难以长期保存,所以不认为是高级的鱼产品。这则谚语可以被翻译为“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或者“宁为小家主,不为大家奴”,与中国谚语中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十分相似。(3)「海老(えび)」在日语中是指小虾米。这则谚语意思是:用虾米去钓加吉鱼。因为在日本文化中,虾米远没有加吉鱼珍贵,所以用虾米去钓加吉鱼就是指用较为常见的东西去换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在中国的谚语中,“一本万利”和“空手套白狼”与之较为相似。

1.2 与「鯉(こい)」有关的日本谚语

现代日本人已基本上不再食用鲤鱼,因为在他们看来鲤鱼既便宜又带有土腥味,但是在日本的文化中,鲤鱼却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如果说加吉鱼是海鱼中的“王”,那么鲤鱼就是河鱼中的“王”。

(1)「鯉(こい)の滝(たき)登(のぼ)り」

(2)「俎(なま)板(いた)の鯉(こい)」

(1)这则谚语的中文直译过来就是“鲤鱼跃龙门”,用来比喻出人头地。就像为了成为龙而努力奋斗的鲤鱼一样,如果跨过人生的种种坎坷,人也会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传说在中国古代,鲤鱼在黄河流域逆流而上,在抵达“龙门”时,能够成功越过“龙门”的鲤鱼将可以变为龙。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鲤鱼跃龙门”都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谚语了。(2)这则谚语的中文意思是指:位于菜板上任人屠宰的鲤鱼,用来比喻人在困难或危机面前放弃挣扎后任人摆布的样子。

2 中国有关“鱼”的谚语

鱼从古代开始就是人们的食物之一,同时也是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鱼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交集,所以中国从古代开始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与鱼有关的谚语也存在着不少。如:鲤鱼跃龙门;鱼不可离水,虎不可离冈;鱼得水而生;鱼见饵不见钩;鱼过千层网,网网还有鱼。

“鲤鱼跃龙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算是比较有名的谚语,用来比喻出人头地。后来便将努力奋斗的人比喻成想要越过“龙门”的鲤鱼,只要不断坚持不放弃,终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鱼不可离水,虎不可离冈”采取了前后对称手法,借用了“鱼”和“虎”两种动物的形象来说明道理,用来比喻一个人不能离开自己所依靠的集体和群众,或者两个事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之相似的谚语还有“鱼靠水,瓜靠秧”。“鱼得水而生”和“鱼不可离水,虎不可离冈”所描述的场景有些相似,但是想要表达的道理却有一定的差异。鱼需要水才能生存,隐喻只有找到最合适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事业才能得以实现,智慧才能得以体现。这则谚语中饵是一种钓鱼时用来吸引鱼类的食物,一般情况下使用小虫子居多。钓鱼时,鱼只看到了诱饵,没有看到鱼钩,便不顾死亡的风险去吃鱼钩上的鱼饵,最终被人们所捕获。这则谚语比喻贪婪的人,终究会被愚弄。与之相似的谚语还有“鱼为诱饵而吞钩,鸟为谷秕而落网”。“鱼过千层网,网网还有鱼”通常是指在十分复杂的情况中,尽管做了多次检查,但仍然可能存在一些错误。古时候用渔网捕鱼就是这种情况。因此,这则谚语多用来借用隐喻事无绝对,或做事时需要十分认真和仔细。与之相似的谚语还有“鱼过千层网,网后还有鱼”、“鱼过千张网,网网都有鱼”。

3 “鱼”的形象对比

3.1 “鱼”的使用情况对比

通过例子,可见,“鱼”在日本谚语中往往具体到某个品种,如「鯛(たい)」、「鰯(いわし)」、「鯉(こい)」、「鯖(さば)」、「鰻(うなぎ)」等。而汉语中,有关鱼的大部分谚语基本上都使用“鱼”这一统称,未明确品种,虽然在汉语中也有像“鲤鱼跃龙门”这样具体使用某种鱼类的谚语,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同样在日语中使用泛称“鱼”的谚语也是如此。

其次,汉语中一些比较常见动物的谚语,在日语中很大概率都是用鱼类来代替的。例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应「腐(くさ)っても鯛(た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对应「鯛(たい)の尾(お)より鰯(いわし)の頭(かしら)」。

除此之外,汉语中一些字面上没有动物的谚语,在日语的谚语中也有可能被用鱼类来代替。例如,“金诚所致,金石为开”对应「鰯(いわし)の頭(かしら)も信心から」,“一本万利”对应「海老(えび)で鯛(たい)を釣(つ)る」。

3.2 “鱼”的形象对比

在日本谚语中,鱼类的形象较为丰富,每一种鱼往往具有不同的形象。深受日本人喜爱的「鯛(たい)」在谚语中代表着一种尊贵的形象,如「腐(くさ)っても鯛(たい)」。与之类似的便是「鯉(こい)」,鲤鱼在日本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代表着正面积极的形象,如「鯉(こい)の滝(たき)登(のぼ)り」。与前两者相比,「鰯(いわし)」就显得十分普通,沙丁鱼代表的形象为普通和廉价,如「鰯(いわし)の頭(かしら)も信心から」。除了这三种鱼以外,日本谚语里还有很多其它的鱼类,如「鯖(さば)」、「鯨(くじら)」、「鰻(うなぎ)」等,各自都具有不同的形象。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于鱼类有着丰富的情感,同时鱼类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谚语中,很少会出现具体的鱼的种类,多使用“鱼”这一泛称,如“鱼不可离水,虎不可离冈”、“鱼得水而生”等。在这些谚语中,鱼并没有具体的形象,而是被用来阐述某种生活中的现象,说明某个道理。除了“鲤鱼跃龙门”之外,类似谚语的数量却并不多。

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对中日动物进行了考察和解析,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将作为今后的课题继续讨论下去。

猜你喜欢

鱼跃龙门谚语鲤鱼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鱼跃龙门
鲤鱼旗装饰坠
鱼跃龙门
鲤鱼跳龙门
说说谚语
李宜宣艺术作品欣赏
谚语趣画(一)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