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

2020-01-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价值政治思想

涂 鹏

(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 重庆 400031)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我国高校工作的重点,它既引导着教书育人的道路方向,也承载着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不言而喻。

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价值取向又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和目标保障,它浇灌思想的根底,让优良的价值观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开花结果,使知识不再是冰冷的异己之物。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过程中,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价值取向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1 价值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品德教育历来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教育”一词“育”的维度的集中呈现。西方社会学家涂尔干曾通过梳理法国教育史,总结出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主线——以人性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教育”——它贯穿了自中世纪教会教育起的教育史。然而到了19世纪,这种教育思想遭到现代教育“专门化”趋势的直接挑战。时隔不久,另一位经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甚至在演讲时直呼“政治不属于课堂”。而韦伯广为人知的“价值中立”原则也被挪移到教育领域,西方教育思想开始出现一支旨在关注知识教授而排除价值取向的思潮。不过这种说法不论在学理还是现实意义上都无法立足。

首先,需澄清的是对于“价值中立”原则的误解与滥用。如果追溯相关原文便可知,“价值中立”是韦伯在讨论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这一问题时提出的原则(按照德语原文Wertfreiheit,译为“价值无涉”更为准确),它要求研究者必须严格区分个人的价值旨趣与科学态度,杜绝因果分析中夹杂价值判断的表述,避免社会科学的合法性因经验世界与价值世界的模糊而受损。所以,韦伯提出价值中立原则是为了树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该原则的有效范围并未涉及教育领域。

此外,关于“政治不属于课堂”的说法也需放回时代的背景予以考量。当时,德国处于一战前夕,各种或保守或激进的政治理念有如泉涌,它们倾向于放弃“繁琐”的因果推理,直接以布告式的说教或煽动式的宣讲传播观点,企图利用大学讲台占领思想高地。韦伯痛斥这种行为将本该客观冷静的讲堂变为政治角斗场,其批判的着力点在于它的“投机性”,即把价值判断包装成客观陈述而绕开必要的论证过程。可见,韦伯在此并未反对大学教育中的价值表达,反而主张以客观的态度呈现价值取向的形成理路,从而担起主体的学术责任。因此,上述提倡“去价值化”的教育思想只不过源于对价值中立内涵原则与外延范围的误解。

在澄清了价值取向的合法性后,便可聚焦于价值取向对于教育的必要性。从个人层面看,个人的品性人格既诞生于先赋给定,更成型于后天锻造,特别是以价值教育为主的人性教育在此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价值教育不仅能为个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确立有意义的目标,还能通过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让个人拥有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以正确的人生观引领个人在满足生存需求之上追求更高的幸福。

从社会层面看,正是经过价值教育,那些维系社会共同体持存与运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与世界观才得以内化于人,培养出个人对社会的认同感、敬畏感和使命感;那些凝结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才得以转载传承,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更为清晰明确。除此之外,价值本身蕴含的一般性与抽象性使其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种超越性保证了价值与现实的距离,让价值对现实的反思成为可能。相应地,价值教育也具备社会批判的属性,尤其在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时,价值教育能帮助我们认识与揭露这些不合理,引导我们积极的反思与批判,帮助我们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改造现实,进而充分体现主体对社会存在的能动意义。总之,价值教育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它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在自我的人格结构里埋下社会的种子,推动教育向人本方向的回归。

最后,就现实而言,价值取向问题亦然贯穿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在西方,自古希腊已降,围绕价值取向的德育培养占据了教育的核心地位,特别是现代大学的雏形于中世纪欧洲出现之后,价值教育便从未缺席过大学演变发展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初期完全依托神学价值体系的宗教教育,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注重世俗价值的人文主义教育,抑或启蒙运动时期宣扬理性进步观的民主科学教育,又或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教育,都是价值教育最直接的呈现。

尽管现代大学在中国出现较晚,但道德伦理的教诲传授早已根植于古代教育理想,影响最大的当属儒学的“仁教”。孔子以“六艺”为内容,建立起以“仁”为最高道德目标的教育思想体系,将道德情感当作维护宗法亲尊社会秩序的根基,从而奠定价值教育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自19世纪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以来,关于价值取向的探索直接左右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不过,到底是全盘接受甚至移植西方的知识及其价值观,还是在维护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之上有所保留地引进科学技术,又或者完全继承传统伦理,不同价值取向所引发的争论使得当时的高等教育路线不停摇摆于“中体西用”、“体用一致”、“尊孔祀孔”、“党化教育”等方针主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乱局才被终结。

综上所述,价值教育素来是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主轴,它促成个人与社会形成相依互赖的关系,也承载着人文主义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抗。高等教育因而必须给予价值取向应有的地位,用正确的价值体系主导知识的传播方向。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寻求合适的价值取向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所幸的是,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担起了这项重任。

2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教育的意义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有力支持

所谓“大学之大”,指的是高校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去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服务”等“大问题”,但“大问题”也要“大方向”的把握。习总书记曾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是中国高校的鲜明定位,它决定了中国高校的办学方向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保持一致,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和坚定师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以及完成这项伟大事业的信心。这一切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方向盘”。

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师生能够掌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重要内容,特别是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教学和科研中将物质精神成果落实于社会发展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履行自身职责、尽到自身义务。具体来说,首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让课堂知识和研究成绩“解”民之所需,同时不忘宏扬文化先进性,指引精神文明建设“应”民之所求,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从而真正成为人民的高校;其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利用高校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自信之基石,为党的治国方针和理政路线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撑,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国血液和时代灵魂,真正做到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从而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最后,在新一轮的高校建设中,充分发扬创新、奋斗、钻研、实干的精神,致力提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让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独树一帜,在全球化浪潮中脱颖而出,真正做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而真正成为现代化的高校。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立德树人的集中体现

习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立德树人”既是高校创建的出发点,亦是高校发展的目标,而这一切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推进器”。

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为我们理清这些价值理念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明确应有的价值追求。“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对于中国的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充分解释了“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即“立什么样的德”,丰富完善了这一目标的具体任务,即“树什么样的人”,推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把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扎根在个人心底,使高校师生“胸怀国家”。面对当前复杂局面,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师生自觉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任务,认清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而激发个人最高尚的道德情怀,达成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的和谐统一,让成长中的“树苗”得到“祖国之壤”的滋养;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把社会层面的价值理念铭刻在个人心间,使高校师生“心系社会”。面对当前一种粗鄙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侵入高校课堂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师生牢记社会主义美好社会的奋斗方向,将个人名利抛诸脑后,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从而激励个人最纯洁的道德思虑,达成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并行,让成长中的“树苗”得到“社会之林”的护佑;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在个人层面规定了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公民的价值准则,使高校师生能够时刻审视、监督、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抵御有害价值观的腐蚀,自尊、自爱、自律地成长,回报祖国、回馈社会。

2.3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具体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还为高校发展制定了一条明晰的线索,即“课程思政”。

当今大学的基本架构依然延循西方大学的传统创办模式,这使得大学在“中国化”的历史背景下,在贯彻上述宏观方针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例如部分专业课内容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又如部分课程体系的设置难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抑或部分高校发展方向不明等。不过,这一切都能够在“课程思政”的工程下得到解决。

首先,针对一些以西方思想、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课程思政”重新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话语体系,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历史观去解释这些内容,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以及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去反观这些思想,祛除可能的迷信或误解,填补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在这块领域的缺失,将这些课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结构;其次,当前部分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目标模糊、定位重复、联系零散等问题,“课程思政”恰好能够作为清晰的主线串联起所有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宗旨,来贯穿教学过程,来梳理课程定位,来整合课程资源,来评价课程效果,真正打造一组适合中国高校自身需要的课程体系;最后,在争创“双一流”的过程中,“课程思政”仍然能够启发高校发展的战略思路。正是因为“课程思政”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旨,只要高校做好这一工程,便会自然而然地领会国家的精神,意识到自己的任务,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在这项伟大事业中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3 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价值教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这是古今中外不变的规律。在这一规律下,则是各个文明从本国国情和历史条件出发,对价值教育的思考和探寻。

对于中国高校来说,价值教育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它为中国高校的价值教育指出一条明路,促其迈出现代化的步伐,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之路。因此,在具体工作中,高校应更坚决、更彻底、更自觉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有效衔党和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诉求,充分发挥文化高地的优势,履行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如中流砥柱一般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价值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