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嬗变、经验总结及伟大意义

2020-01-10袁峰龙杜春华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建设

袁峰龙,杜春华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从“小康社会”战略构想到实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深刻把握“变”与“不变”辩证逻辑。“变”的是对小康蓝图的具体表述,“不变”的是中国人一以贯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是顺利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断,科学回答了“小康”从何处来、走向何处的问题,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1 “小康”内涵的历史嬗变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憧憬,“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1]。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诗经》,多在传统文化典籍记载;第二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实现“小康”愿景奠定根本政治前提;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七大至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1.1 千年期盼:“小康”愿景历久弥新

小康社会始终是我国先贤哲人和普罗大众恒久守望的美好梦想。考辩“小康”概念及基本内涵的历史源起与演进脉络,可以透视各发展阶段的价值诉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小康”一词发端于儒家文化元典《诗经》,出现在“雅篇”收录的《民劳》首句。诗中的“小者稍也,康者安也”即“小康”,其精髓在于“稍安”,流露着祈求君王善政、安居乐业的基本思想。孔子所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足谓小康。”[2]“小康”语义演变成为具备政治伦理意蕴的特殊词汇,意指满足温饱、次第有序和讲究礼仪的社会。“小康”概念的传播初期蕴藏着政治色彩,逐渐成为统治阶层和普通百姓共同的价值诉求。随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构成“小康”概念演化的核心,如“天成、长兴间,比岁丰登,中原无事,言于五代,粗为小康”[3],自此“小康”的经济内涵不断丰富。再者,社会层面意义上的“小康”渐次演变成为稍次于“大同”的社会理想目标,“满足温饱、略有资产”的思想内涵进一步发展。“小康”社会成为我国传统社会追求“天下大同”的具体行动路向,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康概念的历史嬗变,传递出中华民族对“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丰衣足食”[4]的期冀,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记忆。

近代“小康”道路的艰辛探索更加凸显时代特征和阶级意志。《天朝田亩制度》描绘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图景,表现出农民对理想富足社会的迫切渴望,实质是传统儒家“小康”思想的“再版”。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将“小康”“大同”概念融合演绎为“三世”说,突出“小康”与“大同”的层次关系。孙中山的“大同”观是对传统“小康”概念的传承发展,他试图带领资产阶级革命派探索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根本无力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困境。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念兹在兹的美好愿景,无论语义表达如何推陈出新,小康社会始终是人们对富足生活的理想化构建。

1.2 务实蓝图:“小康”愿景计日可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开启小康社会建设历程新篇章的根本政治前提。自此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艰辛努力和长期探索,绘就建设小康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蓝图。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为建设小康社会布设思路和进行道路探索。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民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基点。毛泽东曾提出,要“努力工作,创设条件,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大同境域”[5],并且强调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毛泽东用“大同”学说通俗表达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动力来源,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道路的开端。

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节点,用“小康”释义“四个现代化”内涵,成功运用传统词汇诠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要旨。他将人民生活水平作为阐述小康概念的首要因素,并创造性地提出“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小康状态”等概念,从多维度、多视角丰富了“小康”的价值意蕴。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完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2年,是其小康社会思想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翻两番”“中国式的现代化”等,并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体上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二阶段为1983年到1987年,这一时期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巩固发展期。努力解决温饱问题,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是具有承上启下谱写新篇章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为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这一时期是该思想的成熟期,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解决温饱问题入手,第二步总体实现小康水平,第三步实现现代化,并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指导。邓小平积极借鉴传统“小康”思想的精华,在小康社会本质、实现标准、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与价值澄清,为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了具体路径。

迈入21世纪,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总体实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00年,我们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国家财力、工业化进程、农业产量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与科技发展、消费和生活水平等方面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要在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努力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6]。此时的小康目标统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协调发展,超越满足温饱的较低层次目标,成为具备全面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目标体系。江泽民的新“三步走”战略为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提供重要思路,是抓住21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科学研判和关键抉择。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完善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向,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四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提升,是小康社会建设在现实层面的逻辑承接与理论创新。胡锦涛致力于改善公共服务,再次赋予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新的时代要求。他提出要调动一切因素着力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并将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点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更新具体奋斗目标。同时还指出要推动形成覆盖更广范围、科学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创造基本的社会条件。这一更加具体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更加系统完备,特征更加鲜明,目标更加清晰。“小康”的内涵与外延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

从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小康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透视出历史逻辑与现实关照的有机统一,总体上看发展目标是梯次推升的,是经过科学规划、精心部署、扎实推进的务实蓝图。小康目标在中国共产党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的演进与深化,充分证明现实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度融合所衍生的巨大创造力。

1.3 决战决胜:“小康”愿景终将圆梦

党的十八大报告庄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执政承诺。党的十八大立足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明确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篇章,推动构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清晰梳理了小康社会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协同推进的发展脉络。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勇气和坚定信心,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工作中的短板、转型中的矛盾,突出问题导向,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开展系统性与协调性相统一的行动策略。既有动力支撑,又有保障落实,着眼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提升,注重发展过程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推动小康思想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党和国家新的奋斗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治生态更加清明,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显著增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跨越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保小康建设令人民满意、经受得起历史检验。从历史溯源来看,“小康”概念始终与“富裕”“贫穷”词汇紧密相联,核心体现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往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度监测倾向定量分析的方法,采用数量指标实证分析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效及政策效果。习近平的小康观,是群众优先、全民共享的动态发展观,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体现了科学视野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同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问题”[7]。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各领域建设目标稳步推进,主要经济社会人均指标位次继续前移,综合国力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小康”的现代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回顾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沿革,愈发彰显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凸显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使命。

2 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总结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人民群众是“小康社会”的现实主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不仅需要量化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更需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小康社会不仅是数字经济概念,还要更加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解决好全体人民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更加关注解决民生领域的问题,尤其是积极回应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持续改善良好生态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9年底,全国95%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0%贫困县摘掉“贫困帽”,充分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小康发展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人民群众才是小康社会的缔造者和建设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依靠力量[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10]。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表述修改为“决胜阶段”,更加凸显动员性和号召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决战决胜小康社会时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更好顺应人民意愿,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脱离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小康社会建设,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群众投身小康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基础。

2.2 坚持和加强党的统一领导

党的坚强领导是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11]。新中国的成长史,也是一部持续强化党的执政能力的奋斗史。全面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打造更加坚强有力的现代化执政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深入揭示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逻辑,更好地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一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在各领域建设工作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内在驱动力,把牢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胜利前进。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制度创新,为建设小康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与提升执政能力具有内在一致性。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完成的一系列历史性变革成效卓著、人民盛赞,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同样,党的自我革命也不是空泛的政治术语,而是彻底的政治变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伟大的自我革命,可谓适逢其势、恰当其时。既主动适应国内外局势发展变化要求,又契合“打铁需自身硬”的逻辑旨归。以党的自我革命统领社会革命,打造坚强有力的执政党,确保如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

2.3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环节,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一招”[12]。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具备共通逻辑。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打破利益藩篱,补齐发展短板,打赢“攻坚战”,迈过“深水区”,完善推动“五位一体”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引领,为继续深化改革提供坚定支持。

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历程与小康社会建设同向同行,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断,坚定不移地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坚持新发展理念,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切实发挥制度保障在营造稳定政治环境的重要作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推动社会体制改革,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着力守护好人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着力在全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要突破,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3.1 哲学方法论意义

首先,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结合建国30年的发展实际,提出的符合政治历史和发展实际的重要论断。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蕴含着“富民”的基本逻辑,但是共同富裕不等同于同步富裕,共同发展也不等同于平均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主张,是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富民安民的现实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14]。实现现行标准下全部贫困人口脱贫,是一项极为艰难却又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包括精准扶贫在内的多项重大战略部署,始终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艰辛探索,集中体现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

其次,准确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正如邓小平阐释:“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5]这就意味着,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不同,不是西方模式下的现代化,而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需要从国际和国内视野予以审视。从国际视野看,中国与其他国家在部分领域面临同样的发展困境,如资源过度消耗、收入差距过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矛盾。从国内视野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但是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人口达成的小康水平必然存在差异,应当因地制宜,把握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小康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是根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状况提出的,具有历史传统与时代特征双重维度的特殊发展道路。

最后,遵循量变与质变的发展规律。从1980年人均250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出发,制定翻一番达到人均500美元的发展目标,再到实现人均1000美元,数量指标逐步递增,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从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之家”的论断,到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我国从21世纪初将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党的十八大庄严宣介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执政承诺,全面小康是体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全面”是社会发展定位,是小康社会建设实践探索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飞跃,彰显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继往开来的战略意义。从主体维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切身利益的普遍诉求。从历史维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实践维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使命担当。

3.2 历史阶段性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构建的小康愿景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需要封建礼制维持公共秩序运转的小农社会。习近平的小康观实现了“小康”意涵的历史性跨越,他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图景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政治生态更加清正、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现代化社会,是覆盖全部人口、区域、领域的全面进步的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意味着绝对贫困难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们党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解决了许多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4]。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我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是顺利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逻辑旨归与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和历史性的伟大成就。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16]的里程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标志着我们党勾画的复兴蓝图正在逐步实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积累宝贵经验,为接续实现我们党既定目标提供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柱。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首先,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最大程度赢得民心,不断夯实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21世纪第2个10年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其次,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下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性审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脉络,坚持问题导向,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趋势,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人类文明演进的应然逻辑的有机统一。最后,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共产主义理想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3.3 世界历史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蓬勃生命力焕发强大吸引力,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国内贫困人口减少了8.5亿,为世界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9年国内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势头不会消减,能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的兴衰与人类发展事业休戚与共。中国是促进世界各国和民族相互合作、友好交流的坚定力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增强了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与实力。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小康社会不是所有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它揭示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快速发展的新的道路选择,成为更具普遍借鉴价值的中国模式,是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为优化全球治理模式提供了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绘就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建设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小康之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