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0-01-10李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亚胺血常规抗菌

李坤

肺炎的严重程度和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播散、全身炎症反应速度等因素均有紧密的联系,肺炎患者产生严重低氧血症、急性呼吸衰竭需进行通气支持,或是发生低血压、休克等情况,则可判定为重症肺炎[1]。其发病原因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说:心肺基础、附加危险因素之上感染肺炎、特殊病原菌感染、慢性疾病、长时间嗜酒、营养不良等;临床症状:神经萎靡、意识障碍、视盘水肿、惊厥、肺部啰音增多等。本文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采用亚胺培南治疗、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本院2017 年9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78 例重症肺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各39 例。研究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50~69 岁,平均年龄(59.5±5.4)岁。参照组男23 例,女16 例;年龄51~69 岁,平均年龄(60.2±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实行机械通气;氧合指数<250/25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频率>30 次/min;多肺叶浸润;在知情协议上签字。

1.2.2 排除标准 严重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对本研究应用药物禁忌。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包括吸氧、祛痰、降温等。

1.3.1 研究组 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133)治疗,取1.0 g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0 ml 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8 h 静脉滴注1 次,连续治疗7 d(1 个疗程)[2]。

1.3.2 参照组 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39)治疗,静脉滴注,取400 mg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100 ml 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1 次/d,治疗时间为10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 包括ICU 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痰液性状改变时间、机械通气时间。

1.4.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 包括PCT、CRP、IL-6。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10 ml,按照3000 r/min 的速率离心处理,采取患者的血清,放置在-70℃冰箱中保存。PCT 检测经电化学发光夹心法测定,其他两项炎性指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1.4.3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菌清除率 治疗前后采取生理盐水漱口,将咳出的痰液送检,2 h 内实行痰涂片,选择脓性部分涂片作为格兰染色,进行镜检筛查标本。然后,实行培养、药敏试验(K-B 纸片扩散),时间在1 d内,以常规方法鉴定菌种,按细菌学标准对患者细菌清除状况加以评判。

1.4.4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经治疗,肺部异常体征全部消除、肺部影像学异常改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 d,即为治愈;经治疗,肺部异常体征基本消除,同时肺部影像学异常得以显著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 d,即为好转;经治疗,没有获得上述效果,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ICU 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痰液性状改变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ICU 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痰液性状改变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3.51±3.34)、(8.21±2.13)、(4.54±2.63)、(4.78±2.72)、(9.43±6.11)d,参照组患者的ICU 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痰液性状改变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7.06±3.75)、(10.59±2.67)、(6.83±2.78)、(6.61±2.92)、(13.65±6.29)d。研究组患者的ICU 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痰液性状改变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4147、4.3516、3.7370、2.8638、3.0053,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PCT、CRP、IL-6 水平分别为(16.98±1.09)μg/L、(125.68±24.29)mg/L、(147.63±7.07)ng/L,参照组患者的PCT、CRP、IL-6 水平分别为(17.04±1.19)μg/L、(128.49±24.69)mg/L、(148.63±7.11)ng/L。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CT、CRP、IL-6 水平分别为(4.33±0.96)μg/L、(9.55±8.52)mg/L、(10.35±6.54)ng/L,参照组患者的PCT、CRP、IL-6 水平分别为(6.78±1.23)μg/L、(17.39±10.41)mg/L、(19.07±7.06)ng/L。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CT、CRP、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22、0.5067、0.6228,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CT、CRP、IL-6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8060、3.6396、5.6586,P<0.05)。

2.3 两组患者的病菌清除率比较 研究组中检出格兰阴性菌25 株、革兰阳性菌13 株、真菌10 株,共检出菌株48 株,病菌清除率为93.75%(45/48);参照组中检出格兰阴性菌23 株、革兰阳性菌14 株、真菌10 株,共检出菌株47 株,病菌清除率为78.72%(37/47)。研究组患者的病菌清除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97,P<0.05)。

2.4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中,治愈25 例、好转12 例、无效2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参照组中,治愈14 例、好转15 例、无效10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29/39)。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030,P<0.05)。

3 讨论

重症肺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当病原体侵入肺部、炎症渗出物渗出肺泡腔内,容易对患者换气功能构成损伤,这时患者容易发生低氧血症、呼吸衰竭[3]。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社区、院内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均非常高,这一疾病存在起病急骤、发展速度快等特点,痰液培养和血常规培养的时间非常长,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抗感染措施治疗,必然会对患者康复情况、预后构成严重影响。实行细菌培养前采取广谱强效抗菌药物治疗,旨在有效覆盖致病菌。因为环境因素、人口学特征改变,肺部感染病原菌多为混合菌、多重耐药菌感染,这时使用常规抗菌药物处理,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需联系患者具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

据相关调查显示,重症肺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频率较高。需要注意的是,本文采用的莫西沙星为新型8-甲氧-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靶点拓扑异构酶Ⅳ在革兰阳性菌方面抑制效果显著、抗菌谱广,而且患者不易于产生耐药情况[4]。同时,这一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穿透力、组织渗透性均非常强,一般在中重度感染患者中运用。而亚胺培南抗菌谱与莫西沙星比较更广,在不同类型β-内酰胺酶中应用均比较稳定,杀菌活性较强,比如格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真菌等。采用亚胺培南治疗后,可有效对主要病菌加以抑制,穿透细菌细胞壁,速度为以往头孢菌素的几十倍,故此杀菌的效果非常理想。和莫西沙星在抗生素效应、浓度、维持时间比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5]。

通过本研究结果说明,采用亚胺培南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缩短患者ICU 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痰液性状改变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可以提高病菌清除率。

综上所述,亚胺培南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利于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方面加以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亚胺血常规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纸和纸制品中乙烯亚胺的迁移量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亚胺自由基引发的1,5-氢原子转移反应研究进展
血常规解读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