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的教育心理现象分析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习得性归因学风

苗 瑞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

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本文探讨的学风是指“狭义的学风”,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具体反映出来。

一、高职学生的学风现状

在信息化背景下,电子产品的功能日益强大,网络的魅力不可比拟。进入大学后,学生一旦缺失目标,学习状态会变得十分低迷,尤其参加单招后的高职院校学生学风日渐下滑,有以下几个典型表现:

一是上课迟到、早退、纪律性差等现象屡屡存在。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吃零食、交头接耳现象比较普遍;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不做笔记,和教师缺乏互动交流,对教师的管教无动于衷。

二是没有课余时间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除专业技能课中的练习外,课余时间几乎看不到学生学习的身影;教师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知识拓展阅读的要求形同虚设;图书馆、阅览室利用效率不高。

三是部分学生对考试成绩不以为然,对“挂科”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部分学生考前不复习,考试过程中伺机抄袭或者干脆交白卷,考场纪律的严肃性遭到破坏。

四是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由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阶段的教育都采用线上教学的模式开展,这一教学形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疫情期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习计划感到惶恐。电话回访中,学生更是直言,没有教师线下的约束和管理,没有课堂学习的氛围,自己根本学不进去,一学期即将结束却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获得了什么。

二、原因分析

造成学风日渐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层面进行分析,有以下几点影响因素:

(一)习得性无助归因模式的影响

心理学家韦纳认为,可以把人经历过的成败归结为6 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6 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1]91-95。消极的归因模式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缺乏,如“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这一归因模式便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在某些领域中反复经历失败和打击后,面对现实问题时形成的一种无能为力、失望颓废的消极心理状态[2]。大多数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就处于中下游水平,在学业中屡遭失败和挫折,从而面对学习时就会形成无能为力、消极无望甚至放弃自我的态度。由此会产生表面对学习满不在乎、内心害怕面对“即使努力依然失败”这一结果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干脆不努力学习。

(二)自我效能感较低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3]。由于习得性无助感的存在,高职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大多数偏低。缺少成就感的体验,对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养成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旦失去外来的压力,极易放纵自己,造成学业危机。

(三)学习目标不明确

高职学生的心态比较复杂,但总体上缺乏自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同学在进校后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具体规划。有的认为自己已经上了大学,不必再拼命学习,只要混到毕业后有一份工作就行;有的学生觉得高职院校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去甚远,感到很委屈,牢骚满腹,无心进取[4]。

(三)自控能力、意志力差

不少高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偶尔被触动,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但往往由于自控能力不足,抵制不了外来环境的诱惑和自身懒散习惯的支配,好的学习状态坚持不了几天,便会不了了之。

三、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学风建设在高职院校中正面临着严峻考验,外界的诱惑、学生的不自制,急需学校管理模式的改变与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设班级学风:

(一)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事、细节做起,严格规范课堂纪律,学生管理人员要经常了解班级纪律情况,比如:多进教室、每周让纪律委员上交一次课堂纪律情况记录、上课时让学生交手机、多和专业教师交流班级学习情况等,及时掌握学生日常表现,对于经常迟到、早退的同学及时谈话,学风不良的班级及时开班会、找班委谈话等。

(二)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进行合理的归因

塞利格曼把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分为4 个阶段:获得体验—对体验进行认知—形成认知与期待—影响情绪和行为[5]。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发生改变的是认知阶段,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面对学业成败时进行正确的认知、合理的归因,打破习得性无助感的建立。如对于“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这一消极归因,将其转变为“失败→努力不够→愧疚、自责/不会降低对成功的期望→下决心用努力来迎接下次的成功”这一积极归因模式,通过长期的归因训练,必然会打破高职生身上的习得性无助归因模式。

(三)建立学习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会引起学习倦怠,从而影响学生自身情绪的安定。因此,增强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倦怠非常重要[6]。在班级里可以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的专业技能分解建立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比如:学前专业可以组成舞蹈、音乐、美术、讲故事等,让每个同学都必须选择一样,然后推选一名擅长此技能的学生做组长,利用课余时间分组练习和交流,可以让每位同学都获得有针对性的提升,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四)加强班级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以良好班风促学风

班风直接影响学风。经常会听到专业教师说哪个班上课学习氛围很不错,哪个班很不好,很有可能这两个班都是一个辅导员带的,不同的地方是班干部的管理模式不同。因此,班委的选拔和培养对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养成十分重要。辅导员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公开选举的方式,选出在班级里威信度较高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协助自身开展班级事务处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积极建设班级文化,以良好班风促学风。

(五)完善考试制度,改革考核方式

严肃考风考纪,建立并严格执行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规定,以考风促学风建设。“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灵魂”,严格按照制度来管理约束人,不讲私情,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风正方能学风正。

(六)建立激励机制,增强管理的积极性

学风建设关键在于学生管理者,管理人员花费的时间和心思越多,管理的班级学风就越好。随着学生越来越张扬的个性变化,学生管理者的教育效果与其付出越来越不成正比。对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素养、学习素养和能力素养都非常重要,并且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但实际状态是学生觉得在大学里学习这件事好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有个别学生管理者也有这种思想,学生学习好不好关系不大,只要不惹事,安全重于一切。比如: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岗位的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年终考核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所占比例很小,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者开展学风建设的积极性。

(七)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使教育效果惠及全体同学

高职教育在教育阶段中属于高等教育,而高职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结果就造成了严重的不匹配,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自主性差距太大,这个差距很多时候需要学生管理队伍去缩短。因此,高职院校在管理模式上不能一味按照高等教育要求的模式。比如,可以每个班都增设班主任,配备一定比例的辅导员。在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自控能力的情况下,班主任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班级纪律、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等各方面的活动。这样才能避免高职教育中常见的“惠及全体同学的活动由于没有专人监督和指导而无疾而终”的现象发生,并逐步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学风。

猜你喜欢

习得性归因学风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辅导员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习得性乐观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
炊事员的几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