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逻辑和实践路径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研学乡土生态

刘 莹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淄博 255130)

一、乡土文化与文化生态的关系逻辑

文化生态将文化、人、社会置于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中进行整体考察,致力于探究人类文化与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机制,阐明不同文化类型与生态之间关系,以生态演进回应文化变迁,以文化更迭反射生态运行。文化生态的实质是人的存在,是人生存的大生态系统,任何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都要以提升人的存在价值为目的,并在此指引下实现人、文化、社会的和谐统一。乡土社会建构的自身文化,并非纯粹的自然性、社会性的简单整合,而是在尊重自然生态演进规律基础上形成的被乡土民众世代信奉的各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乡土文化得以延续依赖于文化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每一种乡土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并借助文化生态系统强大的控制和调节机制,保证文化的健康稳定运行。正是在这种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之中,“乡土才表现出自然、淳朴而独到的文化品格,其教育价值才昭然若是”[1]。

乡土文化与文化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以特定的乡土“生境”为依托,通过对乡土社会原生态环境的文化感知和体验,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同时,乡土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生态系统不断实现自我改良、自我修复和自我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文化运行。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和开发传统村落,加强特色村庄保护,彰显传统村落风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已成为政府和学界力求突破的主要难题。乡土村落作为乡人的聚居地有着特殊的发展历史与文化风俗,其酝酿的文化生态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文化传承除受客观物质条件影响外,还受乡土社会的风俗舆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地形地貌等文化生态要素的影响[2]。从乡土文化与文化生态之间的逻辑关联来看,以文化生态视角研究乡土文化传承问题,开辟了乡土文化研究新的生长点。

二、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危机

(一)青年远离故土导致乡土文化传承主体缺位

传统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这种熟人社会建立在乡土民众空间不流动的基础上,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较为封闭的村落形态。在此形态下,乡土民众对乡土文化高度认同并自觉传承。然而,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打破了乡土社会传统运行秩序和生存格局,乡土民众的流动性冲击着熟人社会赖以维系的基础。乡土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和乡村精英群体向城市流动,已成为乡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新常态。这种流动性加剧了乡土社会民众结构的断裂,乡村中老年人、妇女儿童长期留守乡村,乡土社会日渐空心化。外出打工者则过着游走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两栖”生活,而乡土精英们则在城市扎根,成为村人眼中的“城里人”。这种社会转型带来的人口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传承主体的流失,乡村青年在城市文化的浸染中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日渐消逝。乡贤长者作为乡土文化传承人身份的淡化,以及家长对乡土文化长幼教导责任的缺失,使乡土文化代际传承不断松弛。作为乡土、生态、文化纽带的“人”的离开,既是乡土文化生态严重失衡的结果,又是乡土文化生态失衡的表征,最终导致乡土文化传承主体的缺位。

(二)生存空间变小导致文化传承载体的虚化

文化的演进无疑会受到政治、经济等人文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等社会环境的钳制,这种钳制一旦无限放大,超出了文化所承受的载荷,文化赖以依附的生存空间就会随之变小,伴随而来的是文化的消解甚至消亡。乡土文化在孕育、演化、发展中离不开文化生境的支持和反哺,其不断适应和演进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形态。村落既是乡土文化的生态依存,又是乡土文化教育传承延续的特定场所。然而,过度资本化运作下的乡村开发、合村并居等,使乡土文化发展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造成乡村原有文化生态系统被破坏,富有乡土文化特质和精神寄托的宗庙、祠堂、民居等被水泥楼房所取代。这拆掉的不只是村庄,还瓦解了乡土文化独有的生存空间和价值体系,原有的乡土风貌和伦理秩序被逐渐解构,村落空心化,乡土文化的根脉不断被侵蚀,乡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三)移植文化掣肘导致乡土文化式微

移植文化是相对本土文化而言的,是指城市文化通过各种媒介和载体进入乡村社会,对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乡土文化在外来移植文化的冲击下被边缘化[3]。在大众传媒时代,城市文化以移植文化的形式进入乡土社会中。此种情境中的移植文化更多的是在城市场域中形成和演化的,与城市文化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具有极强的都市色彩和属性。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城市文化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在物质化引诱和行政化推动下,乡土民众主动涌向城市,接触城市文化并期待融入城市。另外,一些地方热衷于“移植”城市模式,使得乡村原本的优秀文化资源被抛弃。在乡土文化和移植文化的交锋中,移植文化的理念和精神渗透进乡土社会,乡土民众原有的文化权威和文化理念被人们遗弃,乡土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乡土文化式微。

三、基于文化生态的乡土文化传承路径

(一)以乡土情怀为纽带,推动乡土文化传承主体责任回归

乡土文化传承主体的缺位是社会文化模式变迁的结果,需要从文化模式演进的历程中寻找主体回归的途径和方法。文化的发展经历着“原生态—冲突态—妥协态—和谐态”的曲折历程,其中文化共生的和谐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价值向度。为此,乡土文化的发展要通过“文化共同体”的塑造建构城乡文化的和谐共生态[4]。从文化传承的主体来看,乡土文化传承的共同体由学者、教师、乡贤士绅等共同组成,各主体要真正凝聚共识,从而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增强乡土文化的生命力。具体而言,要以政府为主导,引导专家学者加强对乡村文化景观、民俗传统的研究,深入挖掘优秀乡土文化遗产,为培育地方性乡土文化品牌打下基础。要发挥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通过开展乡土文化教育、体验、探究活动,将乡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提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要凝聚乡贤资源,助力乡土文化建设;同时,建立乡贤资源库,搭建多元化的乡贤参事平台,发挥乡贤的作用,为乡土文化传承建言献策。

(二)以文化空间为载体,激活乡土公共空间文化传承功能

乡土公共空间是体现乡村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承载乡村发展历史、反映乡土社会真实秩序和伦理关系的公共生活场景,具体包括学校、家庭、乡村等乡土文化生存的全部现实环境。乡土公共空间是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以及非理性的乡村开发进程中,其承载乡土文化的功能正不断被消解。因此,当前要促进乡土文化传承,必须重新激活公共空间的文化传承功能,培育乡土文化发展的独特时空圈。具体而言,乡村学校应塑造学校教育的乡土文化品性。乡村学校要扎根乡土场域,整合特色乡土资源,编写乡土教材,设计乡土课程,创新教育形式,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提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让乡土文化厚植学生心田。要突显家长的教育和引导责任,树立正确的乡土文化观念,将乡土文化融入家风家教之中,促进乡土文化代际传递。要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充分挖掘乡村各类乡土文化资源,如非遗、曲艺、手工技艺等,并利用文史科普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人们对乡土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以研学旅行为依托,建立乡土文化传承研学实践机制

乡土文化的魅力需要人们在亲身实践中加以体验和理解,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乡土文化的强烈主体意识,激发浓浓的乡土情怀。为此,要着力打造乡土文化研学实践平台。一是加大区域乡土文化发展统筹力度,将文化研学融入全域旅游规划之中,融合地方古建筑、传统民俗、文化遗产、历史名人等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成集教育性、体验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乡土文化研学基地。二是加强文化研学课程建设,挖掘乡土文化教育资源,加强课内课外资源的整合,对乡土文化进行高质量的提炼设计,建设乡土文化系列课程体系。同时,建立“研学前乡土文化初认识—研学中乡土文化全体验—研学后乡土文化再领悟”的系统化文化研学教育机制,提升乡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三是加强师生文化研学中的情感培育,在回归田园、落地乡野的实践中,实现现代科学知识教育与乡土文化传统教育的融合,在研学体验中,让师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根”,激发学生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猜你喜欢

研学乡土生态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生态养生”娱晚年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乡土中国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