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特色针灸流派的海外传承传播整理研究*

2020-01-10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朱世哲涂新莉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针法岭南针灸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 朱世哲 涂新莉 曾 召

岭南特色针灸简介

岭南,即五岭以南,五岭包括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诸岭、越城岭。因为五岭的阻隔,再加上亚热带气候的影响以及南濒海洋,岭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岭南特色针灸就是在这种独特的环境下,把中医药学的普遍原则与岭南地区的医疗实践相结合,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逐渐形成起来的地域性医学[1]。钟以林等[2]总结针具产生于岭南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以下几点:岭南特殊的病种需要针刺治疗,岭南特殊的环境产生了针刺实践,岭南特殊的民俗促进了针刺发展[3]。岭南针灸的发展在岭南医学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现代岭南涌现出了卢觉愚、韩绍康、靳瑞、陈秀华等一批针灸名家,对岭南特色针灸的海内外传承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目前收集整理的岭南特色针灸名家流派主要包括:候气针灸、靳三针、岭南陈氏针法、岭南澄江针灸等。

岭南特色针灸的海外传播

1.韩绍康与候气针灸

候气针灸法来源于《内经》,属《内经》针灸补泻法范畴,是中医传统针灸的主要或者基础手法。本针灸法,辨证是基础,候气是关键,补与泻通过调节进退针的快与慢实现,是岭南针灸中古典针灸的杰出代表。韩绍康(1909—1986年),字开源,广东番禺人,候气针灸的创始人,有“岭南一支针”的美誉。1958年,韩绍康受聘于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是该学院针灸学科创始人之一。1963年,受聘于广东省中医研究所顾问。1984年8月,当时德国国际中医学会主席韩鹏(Dr.Hempen)看到韩绍康的《对五俞穴的认识和运用》一文后,来到中国,跟随韩绍康学习中医基础、中药与传统针灸取穴及手法,回国后在慕尼黑开办了第一间中医诊所,在德国传播中医。之后《对五俞穴的认识和运用》一文被译成德文,影响深远,也促进了中德针灸交流。

韩绍康有8个子女,其中儿子韩兼善、韩兼思、韩兼听,女儿韩姥玲4人继承父业,儿子韩兼思、韩兼听,女儿韩姥玲分别在中国香港、美国和意大利执业[4]。韩兼善的小儿子韩敦彦原本从事广告业,后在父亲引导下也走上中医之路。

黄建业在靳瑞教授的引荐下拜韩绍康为师,学习候气针灸。在韩绍康的悉心指导下,黄建业对“针下气”的经络现象认识深刻,坚持导师“针灸可指导用药”的学术主张。黄建业曾到洛杉矶、吉隆坡、慕尼黑作学术交流或讲学,因其代表作《候气针灸法》一文于1996年在吉隆坡召开的“第五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上被特邀作专题演讲并举办了一届针灸培训班,1992年,韩鹏主席在广州市针灸学会韩兼善副会长的陪同下还专程访问过他[5]。

2.靳瑞与靳三针

韩绍康教授的学术思想对靳瑞针灸生涯的影响深远。靳瑞在《靳瑞针灸传真》序言中说:“初学针灸,即受岭南针灸名家韩绍康先生指点和影响,明白欲解针道,需从古代经典入手。”靳瑞在韩绍康的谆谆教导下,深入研读有关书籍,探索传统针灸理论和针法,并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总结,创立了靳三针疗法。

靳三针疗法是以靳瑞为创始人,众多弟子共同努力创立的以“三针为主,辨证配穴”为针灸处方原则的岭南针灸新学派。靳瑞(1932—201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后导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靳瑞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医针灸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学生,其中硕士有热巴利(突尼斯)、迪亚拉(马里共和国)、郑欣(加拿大),博士有戴吉雄(美国)、袁媛(加拿大)、梅华达(加拿大)、赵少廉(美国)、義翼熙(韩国)、卢绍聪(新加坡)、孙惠汀(韩国)、李克勤(中国香港)、郑欣(加拿大)、戴猫(美国)等[6]。靳瑞教授先后应邀赴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开展学术讲座,在治疗儿童弱智、脑瘫等方面颇有影响,被美国华裔弱能家庭协会称为“弱智救星”。美国中医药研究院为继承和发扬靳三针疗法,特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靳三针研究中心”以及“靳氏弱智儿童研究中心”。

(1)燕窝植生穴。吴江涛等[19]在湖北清江隔河岩库区消落带生态恢复实践中,构造燕窝植生穴用以种植耐水淹陆生灌木和挺水植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靳瑞教授的学生,来自美国的杰弗里博士在科研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美国中西部东方医科大学附属针灸诊所克隆氏病患者的临床病例,采用靳三针疗法结合饮食澄清计划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杰弗里博士对靳三针疗法治疗的美国克隆氏病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用事实证明了靳三针疗法的神奇,也向西医界证明了针灸治疗克隆氏病是有基础及必要性的[7]。

柴铁劬教授作为靳瑞教授的学术传承人,1991年后曾在新加坡、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多家海外中医药团体有多年良好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靳三针疗法在海外的传播。他移居加拿大后,帮助母校(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多伦多的约翰珍妮中医学院、温哥华天一药业集团合作,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加拿大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贡献良多[8]。他召集旅居多伦多几十年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历届校友,成立广州中医药大学加东校友会(多伦多地区),实现了和加西校友会(温哥华地区校友会)的合并,成为全加校友会,并加入中国高校校友会联盟。

同样师从靳瑞教授的王少白教授擅长的领域是中医妇科,他根据欧美人的特点,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及当代针灸大家和老师的经验,摸索出了一种适合欧美人的针刺方法,命名为“糖针—舒适化针灸”。之所以称之为“糖针”,是与“良药苦口利于病”中的“苦”相对而言的[9],给人一种放松心情的心理暗示,而不是一听扎针就生惧怕感。王少白教授“糖针”的提出,在海外中医针灸界引起了广泛共鸣,使舒适化治疗、舒适医学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也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制宜的基本思想。尤其是美国TCMaaa网络中医学院魏辉院长为王少白教授颁发了“糖针王”的匾额后,“糖针”在美国中医界开始家喻户晓,并蔓延至世界各地的中医针灸界。如美洲中医学院院长巩昌镇博士在数篇文章中多次提到“舒适化针灸”“糖针”,并指出“糖针”是中国针灸在美国的本土化和发展[10]。王少白教授在美国纽约和新泽西州行医20多年,成功治愈众多怀孕临盆腰痛难忍、面瘫、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等的疑难杂症患者[11]。

3.岭南陈氏针法

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岭南陈氏针法源自1895年陈宝珊在西关开设中医馆,接诊治愈大量骨伤病人。他按照传统经络学说,采用循经点穴手法诊疗,形成了针法的雏形,历经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和陈秀华等5代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享誉国内外。2016年,岭南陈氏针法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全新从事针灸临床事业已逾50载,独创“飞针”疗法。1958年,陈全新参加赴也门王国医疗专家组,救治了不少身患痼疾的病人,其独创的具有无菌、准确、无痛、快速特点的“旋转进针”法被也门共和国总统誉为“东方神针”。陈全新曾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推广“陈氏飞针法”“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陈氏导气手法”,被英、美、澳等国一些大学、研究院聘为客座教授、学术顾问等[12],吸引了来自英、美、法、日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进修医师前来求学,岭南陈氏针法也被国内外多家医院推广应用[13]。

作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第4代传人,陈秀华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为了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她重点解决针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陈秀华说:“针灸可以做到标准化,如穴位命名、取穴定位、操作手法等,针灸图谱国际标准化就是最好的体现。此外,针刺操作手法的标准化是针刺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重复性的有力保障。”她应邀出席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手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会议大会,现场演示“飞针”。考虑到欧美等国际友人体型高大和体质壮实的特点,陈秀华使用的针具更长,为0.20×40 mm 规格的1.5 寸长针,同样可以飞针进针。2011 年12 月,《自然》杂志《走进临床》一文报道了该杂志编辑在传统疗法中心接受陈秀华治疗后的神奇感受,充分肯定了“飞针”的治疗效果[14]。

2018年10月11日的《中国中医药报》报道了陈秀华的“飞针”治疗病例[15〗。43岁的黎巴嫩妇女艾莎,患有纤维肌痛病长达7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15年1月,她专程来中国就诊,陈秀华为其制定了切脉针灸、艾灸、水疗等内服外治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艾莎的睡眠、疼痛状况明显改善。韩国亚洲自行车联盟秘书长崔富雄的夫人于2002年进行了卵巢切除术,术后6年发现肺转移癌,2008年被韩国专家“判了死缓”。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她到广东省中医院求治,陈秀华用针灸、刺血、拔罐等传统疗法,令其症状显著好转,夜间无咳嗽,并恢复了良好的睡眠质量。一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截瘫青年,曾被确诊为胸2~3水平脊髓室管膜瘤,多方求医无效,后由沙特驻华领事馆玛娜博士推荐来广东省中医院的传统疗法中心求治。陈秀华经过中医诊断和辨证,为其制定了详细的中医治疗方案。经35次针灸康复治疗后,这个青年人的双下肢肌力由原来的2级逐渐恢复至4级。无论身处哪个国家,无论距离有多远,被各种病痛折磨的患者不远万里慕名来到广州,找到陈秀华求治。

岭南针灸在海外传播途径的总结和分析

1.家族、师承传播

针灸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医理博大精深,经络、穴位、手法、针法错综复杂,真正走出国门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有着“岭南一支针”美誉的候气针灸,依靠后代和弟子将其传承下来、传播出去。韩绍康不仅本人身体力行,他的子女分别在中国香港、美国和意大利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而且其弟子黄建业也三出国门,到亚、欧、美洲讲学和学术交流,发扬国粹。靳瑞教授师承韩绍康教授,对候气针灸进行创新,借鉴而不固守。他广开门庭,桃李满天下,他的传承者让“靳三针”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生根发芽,其弟子王少白的“糖针”就是中医针灸在美国本土化的例子。家族传承和师承传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保证了传承、传播的质量,但是由于这种传承方式下的传承人数量受到限制,影响了传承的深度和广度,受众面较窄,影响力有限。

2.海外杰出校友的传播

其实,让岭南特色针灸传扬到海内外,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依靠个人的力量还是非常有限的,更重要的是需要专业的机构、组织、团体。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岭南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传承和传播岭南中医药文化的基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海外杰出校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医学院中医部主任薛长利、英国校友会会长柯松轩、美国校友会会长黄宪生、澳大利亚中医学院院长杨伊凡、英国人眼中的“中国神医”罗鼎辉等,这些杰出的校友都有多重身份,他们既是仁心仁术的针灸医生,又是多个海外中医发展组织的发起者和执行者。他们创办海外中医学院、传授岭南特色经典课程、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建言献策为中医立法,为中医“正名”,依靠强大的校友会影响力壮大海外中医团队,最大限度地传播岭南特色中医药文化。在众多中医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医针灸不断被更多的国家立法认可。

3.政府组织的推动传播

近年来, 广东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岭南中医药特色,积极开展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东南亚、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斯里兰卡、美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医药界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申报国家级海外中医药中心、国际中医药合作基地;成立专门的交流团、访问团,举办相应的研修班,依靠团体的力量传播岭南中医药文化。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多次派出医疗访问团出访泰国, 进行学术交流、义诊和参观学习, 受到当地的广泛欢迎。1994年,美国夏威夷东方医药学院李韩灵惠院长等到广东省访问交流,举办了3场学术讲座。1996年,广东省和北京市与澳大利亚在悉尼联合举办了“‘96’国际中医药学暨传统医学特色疗法学术交流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专家三百多人出席了会议,拓展了中医在海外的影响[16]。

2017年11月24日,由国务院侨办、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广东省侨办、广州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华侨华人与海外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70名中医药协会负责人以及广东省医药企业代表参加了论坛。2018年9月,广东省侨办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广州联合举办“2018华侨华人广东文化行——海外中医药社团负责人交流团(研习班)”,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23名学员参加研习交流,顺利结业。

在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推动下,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入、频繁。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医药的国际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医药服务贸易、行业组织建设、文化传播、国际标准化等都得到了发展提升,广东中医药文化也在各种交流培训中走出了国门。

总之,岭南特色针灸的海外传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时期的传播方式有所不同,传播的影响力也不同。未来,岭南特色针灸仍需作如下努力。其一,要加大对岭南特色针灸的保护和传承,让岭南特色针灸在国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承,使其不仅仅局限在岭南地区。同时增加传承人的基数,可通过家族传承、师承传承以及相关机构组织传播等多种途径,提高传承和传播的影响力。其二,打破一些地方的思维局限,深入挖掘地方不外传的特色针灸疗法。一些地方特色针灸疗法,因为家族传承的保护性而不外传,久而久之,这些特色疗法就失传了。如果能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广开传播窗口,会有更多的特色疗法得到传承而不至于最后失传。其三,在海外成立相关的传播基地,汇聚更多的专业人才。在海外传播岭南特色针灸的人员多数是以开医馆的形式,个人的力量和影响力相对单薄,若以组织的形式则力量强大,传播力度也大。

猜你喜欢

针法岭南针灸
忆岭南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不辞长作岭南人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