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肢体的影响

2019-03-0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上下肢上肢康复训练

脑卒中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根据相关统计显示,临床中将近80%左右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性障碍,而发生偏瘫的几率则高达70%,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治疗愿望和治疗依从性[1]。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传统中医中则采用靳三针对脑梗死致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同样具有一定的疗效[2-3]。本次研究就对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肢体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脑血管协会制定的相关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且意识清醒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康复组与靳三针加康复组。靳三针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62.14±8.45)岁;康复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63.25±7.41)岁;靳三针加康复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64.14±5.96)岁。经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此次研究,且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三组患者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4-6]中相关方案进行治疗,将血压控制到135/85 mmHg以下或正常范围内;将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

1.2.2 分组治疗 靳三针组患者进行使用靳三针法,康复组根据情况相应康复训练,靳三针加康复组将前面两组的方法结合起来。

康复训练:驰缓期患者采用卧位、姿势保持等方法进行训练,对患者的检测和头部试驾抵抗运动;痉挛期患者采用分离运动、分离训练等进行训练。

靳三针操作如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穴位的选取,主穴为以下情况:(1)头穴:颞三针;(2)体针:上肢手三针,具体为曲池穴、外关穴以及合谷穴三处;下肢足三针,具体为伏兔穴、足三里穴以及太冲穴三穴。然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不同穴位的选取。针刺操作:选用不锈钢一次性针灸针,对针与患者施针穴位处附近进行消毒工作后,采取快速进针法施针,快速小捻转间断平补平泻方法。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使用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7-8]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活动情况进行评分,记录患者治疗前14天和治疗后14天以及28天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于两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靳三针组、康复组与靳三针加康复组治疗后14天上肢FMA对比,靳三针加康复组患者的上肢FMA要高于另外两组,靳三针加康复组与靳三针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62,P=0.000);靳三针加康复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97,P=0.000);靳三针组、康复组与靳三针加康复组治疗后14天下肢FMA对比,靳三针组加康复组患者的下肢FMA要高于另外两组,靳三针加康复组与靳三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18,P=0.003),靳三针加康复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62,P=0.005)。

靳三针组、康复组与靳三针加康复组治疗后28天上肢FMA对比,靳三针加康复组患者的上肢FMA高于另外两组,靳三针加康复组与靳三针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49,P=0.000);靳三针加康复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68,P=0.000);靳三针组、康复组与靳三针组加康复组治疗后28天下肢FMA对比,靳三针加康复组患者的下肢FMA高于另外两组,靳三针加康复组与靳三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43,P=0.007),靳三针加康复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58,P=0.003)。

通过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FMA,可以发现三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14天和28天,患者的上下肢FMA均要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靳三针组和康复组患者治疗后28天上下肢FMA均要低于靳三针加康复组患者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比较(分,±s)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比较(分,±s)

靳三针组 50 上肢 23.01±2.14 32.14±1.79* 42.64±1.45*$下肢 15.98±3.14 18.36±2.47* 26.12±5.96*$康复组 50 上肢 21.33±4.85 30.14±1.96* 38.14±1.98*$下肢 16.14±5.14 18.54±2.33* 23.54±1.36*$靳三针加康复组 50 上肢 21.14±1.36 39.52±6.48* 49.59±12.36*下肢 17.26±2.36 21.48±6.88* 28.98±4.34*

3 讨论

脑梗死,也就是缺血性脑卒中,是指临床中患者由于脑补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缓则的脑补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使得脑补出现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的情况[9-10]。如果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出现一定担忧与抑郁情绪,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活动产生不信任感,降低治疗的欲望和信心,最后选择放弃治疗[11]。

脑梗死患者疾病发生后可以将患者分为早期的弛缓性瘫痪以及后期的痉挛性瘫痪,在不同的阶段之中患者的表现情况时不同的,因此本研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施针和康复训练,以求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12]。在本次研究中,无论是靳三针组患者、康复组患者,还是靳三针加康复组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治疗的进行,其疾病状况均出现的明显的改善,靳三针组、康复组与靳三针组加康复组治疗后14天上肢FMA对比,靳三针组加康复组患者的上肢FMA要高于另外两组;靳三针组、康复组与靳三针组加康复组治疗后14天下肢FMA对比,靳三针组加康复组患者的下肢FMA要高于另外两组;靳三针组、康复组与靳三针组加康复组治疗后28天上肢FMA对比,靳三针组加康复组患者的上肢FMA要高于另外两组;靳三针组、康复组与靳三针组加康复组治疗后28天下肢FMA对比,靳三针组加康复组患者的下肢FMA要高于另外两组;通过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FMA,可以发现三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14天和28天,患者的上下肢FMA均要高于治疗前,靳三针组和康复组患者治疗后28天上下肢FMA均要低于靳三针加康复组患者评分;显示使用靳三针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使用靳三针进行治疗或者单纯使用康复护理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纯使用靳三针或者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靳三针结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中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上下肢上肢康复训练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基本力量 上、下肢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跳绳运动提高小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的研究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