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高校在线教育思考
2020-01-10刘新荣钟祖良
李 鹏 刘新荣 钟祖良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5)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称“疫情”)致使全国各高校寒假后的新学期全部延期开学,给高校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保证疫情期间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成为唯一且必须的选择。为此,教育部先后下发相关通知和指导意见,[1,2]指出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成建制开展在线教育教学,是对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要求各高校要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类型特点,制定一校一策、一校多策的在线教学方案,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各高校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制定或修改了新学期教学计划,要求除在线教育无法满足需求的课程和环节(体育、现场实验、实践类课程等)之外的其他课程任课教师遵照教学计划,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认真开展责任课程的在线教学工作。
虽然目前各大在线教育平台、在线课程资源等对“疫情”期间基本维持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各高校在开展在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前期的重视程度和准备不足,技术力量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在线教学能力等的不足,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
1 “疫情”时期高校在线教育问题分析
在当今“互联网+”浪潮冲击的时代背景下,在线教育的孕育及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升级。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育而言,网路在线教育具有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学习的个性化与自主化等优势。[3-5]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尤其是从“疫情”时期高校在线教育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疫情”突发,应对仓促。由于“疫情”突发,波及范围广,高校各专业任课教师在开展相关课程的在线教学时大都仓促上阵。大多数教师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网络在线教学技能的专门培训;关于网络授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差异、注意事项等不了解、不熟悉,相关准备工作不到位(不适应网络在线教学,没有与之很好对应的教学课件、教学方法与技巧);关于在线直播教学过程中重点内容的展示形式、讲解速度的把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开展的前期,这些问题的表现尤为突出。
(2)教学平台与教学方式配合效果不佳。目前在线网络教育平台较多,但具体功能、服务器容量、网络稳定性等方面良莠不齐,大多数高校教师在“疫情”之前没有或很少接触和运用,导致大多数教师不熟悉目前的网络教学平台各自的优劣,甚至对学校自建的SPOC 平台(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缩写)也不甚了解,无法在短时间内确定与自己负责课程和自身教学方法相适应的教学平台,只能随机选用一、两种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3)无法实现在线教育的“自主性”。由于应对仓促,大多数课程没有事先录制相关的配套教学视频,对网络上已有的教学视频质量以及内容与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符合度等没有全面掌握,加之学生课程门数较多,教学进度安排有要求等原因。“疫情”期间高校大多数课程的在线教学形式基本上是按照学校教学大纲的时段安排,教师按时在线直播教学,学生按时学习听课、提交作业。没有真正体现在线教育为教、学双方提供的自主性和自由性。[6-8]
(4)教学方法与在线教育不相适应。由于之前缺乏必要的在线教学方法的系统培训和学习,并且没有准备与之配套的课件材料,多数课程的教学基本只是照搬原有的课堂教学课件、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大多数学生之前也很少接触并适应在线教学这一模式,学生普遍反映老师在讲解速度、重点难点展示与讲授方式、讲授的详细程度、互动交流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尤其是互动问题,学生反映较为集中。由于目前在线教学平台自身的限制以及教师对在线教育的不适应,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即时互动、课后答疑等环节在便利性和时效性等方面不及传统课堂教学,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5)特殊课程在线教学受限。目前的在线教育平台主要针对传统理论教学,提供网络教学的便利。但是对于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如专业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等)无法提供很好的支持。导致这些课程在“疫情”期间大多数处于停摆状态,即使有些课程利用当前的网络资源勉强可以开展,但相比传统面对面教学而言其具体实施效果不佳。
2 高校在线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1)充分认识网络在线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应认真全面总结“疫情”时期本单位在线教学开展情况的经验教训,回顾前期在线教育相关准备工作的得失,自上而下重新认识在线教育的重要性与优越性,革新教学理念,为后续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2)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全校教师的网络在线教育的相关技能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常用教学平台、教学内容编排、课件制作、教学方法与技巧等),组织相关教学竞赛;支持鼓励在线教育教学改革类的相关教改项目和教学实践活动;推进在线教学试点工作,限定试点课程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课时比例,甚至某些课程完全在线教学、学生在规定时限内自主完成相应教学内容的学习并通过考核。结合试点情况不断改进教学课件与教学方法、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适时全校推行。逐步培养教师、学生对网络在线教育的熟悉、适应能力;对于在线课程建设的责任教师,高校应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资源配置与技术设备支持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
(3)推进传统课堂教学课程的网络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公共课程(基础课和受众较广的专业课程)可以实行高校联盟在同一平台上共同制作,共同分享,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网络上同类教学资源众多、良莠不齐、甄别困难的现象;小众课程可以利用自建的SPOC 平台进行建设和发布。对于已建在线课程应通过组织专家评估、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反馈等多方面进行长期跟踪,并坚持定期修订完善。
(4)高校应加强自主实践类教学平台的建设,针对相关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借助常规计算机和普通网络能够完成的虚拟实验、制图、设计、数值建模等。加大对相关责任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鼓励自主构建和创新、完善平台教学、及时交流与课后答疑互动功能。
(5)关于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学生反馈较为集中的教学互动不能很好满足需求的问题,可以通过与主流在线教育平台联合打造更加适合高校教学特点的专业平台,充分考虑教学活动过程中互动交流的便利性和时效性,平台功能应包含文件资料、图片(可手绘编辑)、文字、语音等的实时传递和长期保存。
3 结语
目前全国各高校已逐步开始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学生返校复学工作,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疫情”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并且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各高校应结合前期在线教育的开展情况,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改善不足,踏实做好在线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复学后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确保今后类似“疫情”等突发状况时各类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